初二物理物態變化複習課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物態變化是初二物理學習中比較基礎的章節,同學們應該要好好掌握這種基礎類的知識,然後複習備考。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要點辨析】

  1 .如何理解物質“固”“液”' ,氣”三態的轉變

  “固”“液”“氣”三態的轉變看起來很複雜,其實,我們只要搞清轉變的原因,就可掌握它們.其轉變關係歸納如下:

  2 .正確認識露、霧、霜、雪、雨

  自然界中常見的露、霧、霜、雪、雨都是由水蒸氣經過某種物態變化形成的,具體情況簡要如下:

  3 .水的沸騰實驗現象觀察

  通過現象觀察和資料分析,得出沸騰進行的條件:

  *** l ***沸騰只在一定的溫度下發生,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 2 ***液體沸騰需要有熱.以上兩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液體都不會沸騰.

  【疑點辨析】

  1 .溫度、熱量、內能的區別與聯絡

  溫度、熱量、內能是熱學的三個基本概念,但很多同學對這三個概念混淆不清,現將它們的區別與聯絡作如下對比.

  三者的區別:

  *** l ***概念不同

  從巨集觀上講,溫度表示的是物體的冷熱程度;從微觀上講,溫度是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誌.

  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

  *** 2 ***單位不同

  在國際單位制中,溫度的單位是開爾文***簡稱開***,內能和熱量的單位都是焦耳***簡稱焦***.

  *** 3 ***影響三者大小的因素不同

  由於溫度是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誌,所以,物體內部分子運動越劇烈,溫度越高;反之,分子運動越慢,溫度越低.內能包括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由於分子的動能跟溫度有關.對於一個給定的物體,其溫度、體積一定時,如果狀態未發生變化,則其內能也就未發生改變.熱量只是反映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是物體內能改變的量度,而不是物體內能的量度,因此,我們不能用“含有”, “具有”, “有”,等詞說明熱量,而只能說“吸收”或“放出”熱量.

  三者的聯絡:

  *** l ***一個物體的溫度發生改變,其內能一定發生改變,但不一定吸收或放出熱量.因為做功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 2 ***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其內能一定發生變化,但溫度不一定改變.例如晶體的熔化和凝固過程.

  *** 3 ***物體內能發生改變,不一定吸收或放出熱量,

  溫度也不一定發生變化.如兩塊0℃ 的冰相互摩擦,冰的

  內能增加,但沒有吸收熱量,溫度也未改變.

  綜合三者之間的聯絡,我們用“一定”和“不一定”對其

  變化情況綜合如圖:

  從表中可以看出,三者之間只有兩個“一定”,其餘都是“不一定”.

  2 .燕發和沸騰的異同點

  3.影響燕發快慢的因素

  4.生活中的“汽”

  水蒸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在空氣中就含有大量的水蒸氣.“白汽”是我們用肉眼能看到的一團***或一片***白色的物質.“白汽”既然能夠看到,很顯然,它不是水蒸氣,它實際上是水蒸氣遇冷液化的小水珠或小液滴.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許多“白汽”“白霧”“白煙”等現象,要把它們區別開來,就必須弄明白它們的成因.

  *** l ***鍋中的水沸騰後,水面上方將出現“白汽”.將火熄滅,“白汽”會更多. 當鍋中的水沸騰後,有大量的水變成水蒸氣,水面上方的溫度比鍋內水的溫度要低,所以水蒸氣在水面上方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懸浮在空氣中.當火熄滅後,周圍溫度降低,使更多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白汽”也就更多.

  *** 2 ***盛夏,開啟冰箱門,看到“白汽”冒出.開啟冰箱門時,冷氣會從中冒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便是人們看到的“白汽”現象.

  *** 3 ***炎熱的夏天,冰棍冒“白汽”. 冰棍從周圍空氣中吸收熱量,逐漸熔化成液態,使周圍空氣的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因溫度降低而液化成了無數很細的小水滴,看上去就像有一股股白色的汽附在冰棍周圍.

  *** 4 ***深秋的早晨,會看到漫天“霧氣”. 深秋的早晨氣溫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大量小水珠懸浮在空中,就形成了“霧”.

  *** 5 ***文藝演出時,舞臺上往往用瀰漫的白色煙霧營造若隱若現的視覺效果.

  如果向舞臺噴射真實的煙氣,演出不能正常進行.舞臺上施放的白霧,是乾冰昇華時吸收大量熱量,使空氣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的結果.

  *** 6 ***製造金屬工具時,為增大工件的硬度,將燒紅的工件放人冷水中進行淬火,此時會發出“吱吱”的聲音,並在水面上冒出“白汽”. 燒紅的工件溫度遠大於100 ℃ ,放人冷水中,工件附近的水迅速達到沸點並汽化.水蒸氣升到水面上方,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而液化成小水滴.

  *** 7 ***北方的冬天,人在戶外撥出“白汽”. 這是因為戶外的溫度非常低,人嘴裡撥出的熱的水蒸氣遇到周圍冷的空氣,液化成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

  *** 8 ***戴眼鏡的人從寒冷的室外走進室內,眼鏡上會蒙上一層“白霧”.

  在寒冷的室外,眼鏡的溫度和室外的溫度一樣低,當人戴著眼鏡進人溫暖的室內時,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鏡片,便會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眼鏡片上,眼鏡就蒙上了一層“白霧”,使人無法看清室內的物體.

  *** 9 ***噴氣式飛機後面常拖著一股“白煙”,甚至還能以藍天為“紙”、飛機為“筆”,用白煙寫出大幅的標語來.

  飛機尾部的白煙並不是飛機噴出的煙.在天空中有許多無色透明的水蒸氣,當水蒸氣遇冷,且空氣中又混雜著一些細小的塵粒時,水蒸氣就會以這些塵粒為核心凝結成小小的水滴,這些成群的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雲.在晴朗的天空,水蒸氣的溫度很低,但沒有凝結核,所以無法形成小水滴,過冷的水蒸氣遇到這些小顆粒,就形成大量小水滴,它們就是飛機後面拖出的那條白白的、人們以為是煙的“長尾巴”.

物理光的傳播教學反思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初二物理物態變化複習課教案
初二語文複習課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課教案
北師大二年級語文複習課教案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複習課教案
初一蘇教版語文第一單元複習課教案
七年級地理複習課教案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複習課教案設計
初二物理期末考試複習計劃有哪些
初二物理描述運動的快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