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是個怎樣的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石濤是清代時期著名的畫家,在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石濤,清代著名的畫家,出生於1642年,大約在1707年前後亡故。石濤年幼時出家為僧,他是明朝靖江王朱守謙的後世,他姓朱,叫若極,他的法號是原濟,人稱苦瓜和尚。石濤是紅塵之外的人,喜歡四處遊山玩水,徒步行走了大半個中國,從老家廣西,到過江西、北京、浙江、江蘇等地,遊覽過的地方中他最喜歡江蘇省揚州,晚年留在揚州。

  石濤是個矛盾體,他本是佛門弟子,安心於清淨,他卻喜歡熱鬧,他多次進京,想交結朝廷的權貴,朝廷中人礙於他的身份,都不敢和他親近。他是明朝後代,卻在康熙南下微服私訪時兩次接駕,清朝建立後,反清復明的人不少,石濤作為明朝後人,沒有參與反清。

  石濤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作畫,他作品中的很有張力,磅礴大氣、大起大合、氣勢非凡。他的題材很廣泛,山水、人物、花鳥、走獸都很擅長,山水中特別喜歡黃山,花鳥中鍾愛荷花,他的畫中幾乎都有題詩,畫中有詩意,詩情有畫意,將詩歌、書法、畫三者完美結合,同時他的作品不受教派的限制,融合百家畫法,終成一代大畫家。

  石濤早年的作品多是模仿董其昌的作畫風格,中年的作品多是創新和融合各家之長,晚年的作品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認為作畫要講究整體,不要糾結於細節,他“一畫”思想對後世作畫有很大的影響。

  石濤的繪畫理論

  石濤的繪畫理論記載在《苦瓜和尚畫語錄》中,為避禍端,石濤自小出家,自稱苦瓜和尚,本書簡稱《畫語錄》,他在揚州居住時,曾將這本語錄親自刻錄成書,取名為《畫譜》,遺憾的是這本《畫譜》沒有流傳下來,流傳至今的是王繹晨的傳抄本,和石濤自己刻的版本存在不少差別。

  石濤畫論被稱為“一畫論”,認為一畫是萬事萬物的根本,是事物變化萬千的本源,不易被世人發現,需要人們去探索和發現。由於石濤對“一畫論”的表述很模糊,很神祕,研究石濤畫論的人各自有不同的見解,有的人看法很簡單,認為“一畫論”就是作畫的時候講究一氣呵成,重視整體性和統一性,不要過分在意旁枝末節。支援這個說法的人很多,石濤的畫確實也是這樣,畫中之景大氣磅礴、洋洋灑灑,畫中氣勢如萬馬奔騰,不受拘束。有的看法比較複雜,他們用儒、道、佛的觀點來分析石濤畫論,認為石濤是佛門中人,明清都是儒家思想統治的朝代,“一”是道家創始人老子的學說,其複雜程度不是普通人能夠了解的。

  石濤三歲的時候被送入佛門,進佛門不是他自己的選擇,但也是當時的無奈之舉。佛家弟子本來應該青燈古佛、無慾無求、清靜一生,他卻靜不下來,喜歡“動”,喜愛熱鬧。他曾經多次試圖和京城權貴結交,權貴們只把他當做一個會畫畫的和尚,不予理睬。他的“動”能只有在畫中排解,他的作品不受傳統畫法、畫風的拘束,任意妄為、酣暢淋漓,連他自己都嘲笑自己:“一下筆就收不住啊”。

  石濤的山水畫

  石濤一生大半的時間雲遊四海,得山水精髓和靈性,石濤山水畫是他畫作中的精品。石濤山水畫明顯不同於他所在的那個時期,石濤山水畫揮灑自如,自成韻味。他早期的山水畫,受梅清的薰陶和感染,畫中的風景峻奇秀麗,所作的山水畫筆法稚嫩青澀。後來,他四處遊歷,遍觀奇山峻石,高山流水,清泉青山,尋找大自然景物的美妙,因此他中期的畫作氣勢恢巨集。之後,他又吸收前人的繪畫精華,此後,他在風景畫方面的繪畫技巧愈發成熟。輕描、淡抹、勾勒等等沒有一處不讓人叫絕,他晚期的畫作突破了前人的禁錮,這時他在山水畫方面的典型畫作有《採石圖》等,《採石圖》中石頭峻峭奇麗,獨具一格。石濤石濤山水畫非常大膽新奇,他對景物的勾勒描繪靈活多變,意境高深,他人很難模仿,他筆下的景物有一種靈性和生命,是中國山水畫的珍品。

  石濤山水畫是石濤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山水畫有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分別,但無論哪個時期,他畫中的精髓都沒有變過。他的畫是中國古畫精華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上閻立本是誰
行書書法春聯作品
相關知識
石濤是個怎樣的人
天蠍座是個怎樣的人
季羨林是個怎樣的人
達爾文是個怎樣的人
馬克思其實是個怎樣的人
馬克思是個怎樣的人
加繆是個怎樣的人
文學家高爾基是個怎樣的人
曾國藩是個怎樣的人
東漢名將黃蓋是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