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態文明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生態文明,是我們全人類的大事,是調節我們與自然關係的一個重要鏈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重視生態文明,保護自然,從我們做起。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1

  生態文明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始終面臨的問題。當今,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出現了緊張對立,整個生態系統不斷受到破壞。由此,必須要建立人與自然和諧與共的新文明。為保障人與自然的和諧,保護生態平衡,除經濟和法律手段外,還必須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適應生態環境保護的道德規範,有利於人們形成堅定的內心信念,形成強大的社會感染力。

  生態環境道德是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係時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如果人人都沒有道德底線的話,地球的資源勢必在一個世紀內被人類消耗殆盡。那麼,生態環境道德的總體要求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熱愛自然,保護生態,改善環境。

  我們青少年既是生態環境道德的重點教育物件,更是生態環境道德建設的積極推動者。為了與和諧與共的人與自然關係相適應,生態環境道德要求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要首先做到:

  珍愛生靈。平等對待自然界中的每個生命體,保持生態系統平衡。不踐踏草木,不攀折花葉,不虐待小動物,不吃珍稀動植物等都是珍愛生靈。

  節約資源。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口正不斷增長,但資源有限。節約糧食、節約用水,使用可再生的資源、分類回收廢物,生活簡樸等等,都是節約資源。

  植綠護綠。沒有森林和植被,便沒有人類,更沒有地球上的生命。多植一棵樹、多養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綠色,都是青少年應盡的義務。

  抵制汙染。不當的生產生活行為,會帶來很大汙染。不亂扔垃圾、少用難降解和難再生的物品、不焚燒秸稈、制止汙染等都是抵制汙染。

  我們要把植樹造林等活動作為青少年傳播生態環境道德的舞臺。發揮我們身邊的一些公益行動的特性,動員人們宣傳生態環境道德,用手牽動社會這個大手。樹立生態環境道德的模範,鼓勵監督、抵制違背生態環境道德的行為。

  在我們的生活中,細節決定成敗。我們已經意識到生態環境在開始惡化,所以,我們要保護著生態環境。是的,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也無法做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蹟,但我們要從小培養生態文明從我做起的理念,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才是正確的。

  科學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為——科學能夠興國,科學能夠創造未來。

  那麼人們,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生態文明吧!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2

  時代的步伐在不停地加快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可是現在,清澈的小溪消失了,替換成渾濁的汙流;湛藍的天空也躲了起來,被一些化工廠冒出的滾滾濃煙給遮住了,天空中偶爾有一兩隻鳥兒驚恐地掠過,發出淒涼的叫聲。那一片片森林也在一天比一天減少,大地脫下了可愛的綠袍子,露出赤裸猙獰的土地……大自然是天然的資源。假如我們持續破壞、汙染環境,不再維護自然生態,一旦生態被破壞、自然資源即將殆盡,居住環境遭受到威脅、嚴重的惡化,就會如同我們的生命遭受威脅一般,這些現象會更嚴重蔓延至整個地球,地球上這麼多動植物都是因為人為的過度破壞,而導致生病、死亡。總有一天我們人類也會面臨資源耗盡和滅亡的命運。

  我們與大自然彼此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愛惜的心態,適度的使用自然資源,不再讓大自然遭到破壞,使生活環境美好。

  現在,一些強大的國家已經開始注重綠色生態環保了。我們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十分注重環保。我們應該更***的生態環境,更應該積極地,自覺地行動起來,快快加入到生態環境保行動中來。

  保護環境,建設綠色家園,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綠色衛士。在校儘量做到不使用塗改液;不購買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紙杯盒和餐巾紙;購買飲料儘可能選擇可回收再用的罐裝材料;攜帶自己的購物袋去購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節約用水、用電,用水後擰緊水龍頭,教室沒人時及時關燈;愛護綠化設施,不踐踏綠地,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園裡破壞花草樹木;不隨地亂扔紙屑;不隨地吐痰;不將廢電池故扔,廢電池如果被丟進水裡,這一節小小的電池就會使周圍的大片水域全被汙染,讓魚兒和許多生物死亡,設想一下,如果這些魚兒和生物換成我們人類,那你們又會怎麼想呢?你們肯定也怪那些亂扔垃圾的人類們。怪他們為什麼要傷害“我們”,肯定也會恨透這些可恨的人。因此,平時,我們少丟垃圾袋,應用布袋子或者是紙袋子。少扔一個塑料袋子,少用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少用一塊電池,少乘一次公交車,都會給子孫後代多留下一片乾淨的土地。照此下去,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是綠色,最環保的。

  愛小家,更應愛大家,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

  3

  在這不斷進步的社會中,對於生態文明,我早已耳熟能詳,然而某天,我突發奇想:“生態文明,到底在哪裡?”這一問,將我自己也問懵了,竟想不到答案。是啊,現在的生態文明,究竟在哪裡?

  公園裡廢棄的垃圾,地上時不時出現的一口痰,那些森林中光禿禿的樹樁,我的眼中,似乎看不到生態,更看不到文明,或許是我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或許這的確是現代社會的一大缺陷。報紙上無數的爆料,不也反應了這一點嗎:不良商家為了利益,無限制地開採地下水,使得地下水水量急劇減少;某些熱門景區免費開放過後,滿草坪都是垃圾。也許,人們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也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卻不得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

  仔細想想吧,生態文明不也在逐漸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嗎?曾看到這樣一條有趣的新聞:一名外國人跟隨中國朋友繞著上海跑步結果卻是,外國人得了重病,而那名中國人卻安然無恙。在我們將此作為笑料的同時,各位想過嗎,這不正是我們生態文明的問題所在?現在有沙塵暴,臭氧層空洞,以後將會有什麼,如果地球真的變成某些電影中的那樣,垃圾如山,如果空氣中時不時飄來一股惡臭,你還會忍受嗎?

  再來說說低碳!現在低碳可是生態的代名詞,低碳行動,其實我們隨時都可以做到,來看看這些資料吧:少用一個塑料袋,減排二氧化碳0。1克;5層以下,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每次平均可減排二氧化碳600克;選擇應季蔬菜水果,每千克減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空調調高1℃,平均每臺每天可以減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一棵樹,一年可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低碳生活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不求零碳,但是,在資源匱乏的當下,我們要做的,是把有限的資源用於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費。同時,養成“低碳生活”理念,在可選擇、可替換的條件下,首選自然、環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行動起來吧,朋友,少砍伐一棵樹木,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綠色出行,少開車,坐公交車,少排放尾氣,選用節能電器,多植樹造林……,這些微小的舉動,也許不能改變什麼,但是,如果人人都這麼做,那麼,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我國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從以往的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三位一體’到現在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最重要的就是生態文明,我相信,在國家領導人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生態環境一定會得到大幅的提高。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建設生態文明,一起享受健康生活,一起呵護我們的生命吧。讓生態環境不再陌生,讓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成長!

不忘初心的文章
不生氣的智慧的文章
相關知識
形勢與政策關於生態環境的論文
關於生態環境的散文
關於生財之道的文章
寫黎明的文章關於描寫黎明的文章
關於生命價值的文章
關於生命感悟的文章優美文章
關於生日祝福的文藝傷感句子
關於生命教育的文章
關於生命健康的文章
關於生命脆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