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空白的經典散文作品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留白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生活中留一點空白給自己。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留一點空白

  留白,指在藝術創作中故意留下的空缺,它給予了欣賞者想象的空間,也給予了舒展的空間。人生何嘗不應該留白?時刻留一步退路,同樣給予了自己靈活舒展的空間。留一點空白,是一種做事技巧,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我們應該學會留一點空白。

  留一點空白究竟代表著什麼意義?它是指為人處世時,話不能說的輕易,事不能做的絕對。它有時代表著一條後路,一個空間。

  給自己留一點空白,人生路上迂迴更簡單。新聞媒體,我們時常能夠了解到一些賭徒傾家蕩產的故事。這便是不給自己留一點空白,將所有的資本全部投入其中,一旦失敗再無退路可言,從此一蹶不振。不留一點空白,失去了靈活性,將一條路走到底,往往只有碰壁。人生路上曲折不斷,磨難不斷,所以我們更需要迂迴的人生路。走之前,給自己留一條能夠放心後退的路,往往能夠靈活的迂迴,往往能夠走的順利。

  給別人留一點空白,同樣也是給自己留了一點空白。中國古代就有言“殺人不過點頭地,得饒人處且饒人”。如此可見,從那遙遠的時代中,給別人留一點空白的理論就已經得到了認同。在自然界中,這個道理同樣也得到了完美的詮釋。狼永遠不會將羊吃完,是為什麼?就是為了給羊留一條生存之路,同樣也給了自己一條生存之路。現實生活中,我們同樣也要做到,不能盯著眼前的而忽視長遠的,給別人留一點空白,就是為自己留一點空白。

  會留一點空白固然重要,會在恰當之時留一點空白更重要,要有著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價值觀。做事不絕對,做事不絕對,如果事事都不絕對了,難道不同樣也是一種絕對嗎?留白本來就是一種讓自己更靈活的處事方式,但是若因此而丟失了原則和本心,那我寧願不留一絲空白。看清事實,用辯證的眼光看待留一點空白。

  留一點空白,有時候需要給自己留白,有時候需要給別人留白,它幫助我們巧妙的走一場人生。在注意留一點空白的同時,同樣也要保持清醒和原則,留一點空白固然好,但是也要給留一點空白留一點空白。

  :遇見空白

  滿眼白色的牆壁。透過玻璃看出去,一直慢慢抬頭,可以看到窗外聳立的白色的高樓,真的很高很高,望不到頂。也因這高樓,沒有一點陽光能斜斜地灑落進來。

  放眼望去,白色的病房,白色的病床,白色的被子,白色的病號服,白色的衛生紙,一切都是白色的。白色的液體一點點從針頭抽出,白色的液體一滴滴從輸液瓶中流入人的體內。都是白色的。視線從輸液瓶中落下,看見床頭櫃上放著一個不知被誰咬了一口的白色楊桃。眼睛,似乎已不會分辨出其他顏色,只有白色。

  這是第幾天了。百無聊賴地翻弄著白色的書頁,看著一本叫做收納空白的書。許久視線只停留在一行?不,恰巧相反,不多時,書已翻過了一半,然而內容,半點也沒有印象。一片空白。

  這是第幾次了。從中醫院,到北京協和醫院,再到區醫院。奶奶在病床上半夢半醒著,日復一日。醫院外,老家的床上,還躺著已經臥床許久不起的爺爺。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走路,甚至已經不能站立。只是送去一包包白色的尿不溼,心裡湧出白色的淚水。人老了,和出生不足月的小孩,有什麼分別。

  當年的爺爺奶奶,是這麼照顧我的父母的麼。一日三餐送飯,白天守液,晚上守夜。聊天洗漱擦拭清理排洩物。貌似,盡職盡責。可是,兄弟與兄妹之間,是不應該有抱怨有爭吵的吧。哪個父母,又抱怨過自己剛生出來的什麼都不能自理的嬰孩兒呢。

  我掙錢了,白花花的,為數不多的幾百元。花去一半,為父親買了一箱廣告上說的天花亂墜的黃金酒。是父親一直想要嚐嚐的酒,是我一直想買給他的酒。他很高興。眼睛眨啊眨,明黃色的液體,怎麼變成白色了呢。

  當父母垂垂老矣,躺在白色的病床上,我會悉心伺候,沒有半點埋怨並心存感激麼。作為獨生女的我,自然是不會和兄弟姐妹們爭吵怎麼輪值,由誰出錢的問題。可自己一個人,會不會更怨呢。我不想變成那樣的人。如果我也嫌棄父母事情太多,躺在病床上的父母會不會忽然想到曾經的他們對父母的態度呢,他們會不會後悔,他們會不會忽然瞭解理解老人的思想與感受呢。

  人老了思想是不是會變,很多年輕時懂的事情老了都不懂了。年輕的時候一點也不迷信,絕不會相信什麼耶穌什麼老天爺什麼養生堂什麼命運,可是老了,怕死了。明明知道是假的,是騙人的,是不能治病根的,可是無論花多少錢花多少時間都願意去試驗。可這樣的話,明明比較輕的病,一直折騰也會變中的。年輕的我們,不是都很清楚麼。老了,究竟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還是寧願用糊塗來自欺欺人。

  滿臉皺紋的我,半夢半醒地躺在白色的病床上。閉上眼,一片空白;睜開眼,滿眼白色。我看著窗外聳立的白色的高樓,看著坐在病榻前不時抬頭看看瓶內液體的孫女。她在看一本叫做收納空白的書。我老了,兒子雖然照顧著我,可我知道他對我的不滿,而孫女對我,就像我還是孫女的時候的想法差不多吧。

  一甲子,一輪迴,恍如一夢。其實,不過一片空白。

  :給人生留一點空白

  人生要留白,一絲淨土,卻趣味橫生。然此空白並非什麼都沒有,乾乾淨淨。就像文學,不著一字,言有盡而意無窮。

  中國畫多用“留白”,即所謂的“計白當黑”“以無為有”。通俗地說,就是匠心獨到地在畫面上留以空白。畫家的神來之筆、畫幅中最能引人冥思遐想玩賞不止的地方,往往是由於“留白”。我們常說“有心恰恰無”,“留白”即是“無”的表現。哲理中“道以無為大,大而無所容“,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金無赤金,人無完人。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中,給自己留一點空白,也給他人留一點空白,你會發現生活原來是那麼有滋有味、豐富多彩,在遺憾中體味人生的道理,明白人生的意義。

  美麗的維納斯雕像是一件藝術品,代表著缺陷之美,那麼有韻味、純潔,讓人陶醉。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追求一種完美,極其苛刻,使自己陷入困境,壓得喘不過氣來。任何的完美都是相對的,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絕對完美!

  給自己心靈留一點空白,讓自己有喘氣的時候,擺脫各種煩惱、壓力,不讓快樂、生氣過來侵蝕自己的靈魂,讓自己靜一下,什麼都不想,也許是最好的休息方法。

  給自己心靈留一點空白,人無完人,我們不必過於嚴格的要求自己,缺點也許對我們必不可少的,不必陷入苦惱之中,太完美的人,他人也許不會想接近你,盡情的歡笑,瀟灑的過走一回。

  我們幹任何事情都不能太過於絕對,留一點餘地給自己,留一點空白給自己,好讓自己有迴轉的餘地,在世事應酬中瀟灑自如。過於絕對,只有自己害了自己,自己想要退的時候那就比較難了,給他人留一點空白,我們人際交往中,如果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坦白給他人,那隻會傷了自己,傷了他人,留一點空白才是最真的選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留一點空白,學會保護自己。

  給他人留一點空白,別人有自己的個性,人格尊嚴,我們不必要求別人什麼,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強加於他人身上,才能愉快的跟人相處,欣賞對方的優缺點,創造一個融洽的人際環境。

  人生本來就是由酸甜苦辣組成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不必強求什麼,留給自己一點空白,平平淡淡才是真,在淡泊之中悟出人生的真諦。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給人生留一點空白吧。那空白其實很可愛。它像一段激昂樂曲中的幾個休止符,像一本寫滿字跡的稿紙中夾雜的幾張白紙,像現代化的樓群中裹挾的幾片綠地,像山雨飛濺中的那幾處能避雨的小涼亭……

  給人生留一點空白吧。那空白不是空缺,更不是蒼白。它以靜滋養著動,以無提攜著有。它給人的精氣神兒充電,給人的底氣打氣。它是智者故意製造的“人生短路”,而“短路”恰恰能幫助他們更好地上路、前行。

  給人生留一點空白吧。人應當像熊那樣到時候就冬眠,像湖水那樣到時候就冰封,像群山那樣到時候就光禿禿。人生本來暗藏玄機無限,許多時候,馬不停蹄、綿延不斷可能是一種愚蠢,而常走短歇、時斷時續才是一種智慧。

  留一點空白,這是人生的真理;留一點空白,這是生活的智慧。讓我們思考一下世界的一切,在留一點空白中得到發展,在失去中得到所要,在遺憾中得到圓滿,在哭聲中得到歡樂,揮揮手告別失去,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一切,微笑的對待空白。

  留一點空白,不要讓生命失去本色;留一點空白,讓生命煥發色彩。
 

有關空氣汙染的經典散文
精選空間留言散文作品
相關知識
描述空白的經典散文作品
描述鄉愁的經典散文作品
描述草原的經典散文作品
描述玩具的經典散文作品
描述書香的經典散文作品
描述芍藥的經典散文作品
描述努力的經典散文作品
描述努力的經典散文作品
描述婚禮的經典散文作品
描寫除夕的經典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