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說明文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說明文的寫作必須具備科學性、客觀性的特點。這是寫說明文的兩個基本點和根本點,也是寫作的難點。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小學說明文作文加評語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學說明文作文加評語一

  我家有一本很重要的書籍:族譜。

  它是我們家的一本歷史書。上面記載的內容我都看不懂,經過爸爸的解說,還是一知半解,我想要全部瞭解族譜,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本珍貴的族譜,是祖父費盡千辛萬苦製作出來的。爸爸說,族譜的功用是讓後代子孫瞭解世代祖先的來龍去脈,留給子孫一部“傳家之寶”,增進宗族、親戚之間的情感交流。

  從族譜裡,我發現家族成員好多;名字排行及各代順序,均按字輩份,一代又一代的排列出來,讓我知道自已的輩份外,更知道我們家族人丁興旺,世代的子孫眾多,源遠流長,這本書真是意義深遠。

  為了傳承祖父的心意,我會好好保護這本“族譜”。把它傳給後代的子孫,讓他們瞭解自己祖先的歷史。

  簡評:這是一篇說明文,開篇即點明“我家有一本很重要的書籍:族譜”。運用空間順序組材,說明語言生動形象,有文采。運用舉例子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進行介紹,清晰明瞭,印象深刻。

  小學說明文作文加評語二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大家一定熟悉這句詩吧!對,這就是清朝詩人高鼎寫的《村居》中的詩句。今天,我就要向大家介紹我喜歡的中華傳統文化——風箏。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中國古代風箏,因用木頭製作叫木鳶。後來用紙糊做稱紙鳶,後五代定名風箏,至今民間仍有鳶、鷂的稱呼。在北方叫紙鳶,在南方稱鷂子,因此有南鷂、北鳶的說法。

  風箏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大約在五代時期,風箏就進入了民間,成為人們娛樂遊戲的玩具。中國北方風箏藝人通常稱風箏是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的飛行器,這個體現了風箏的娛樂性。同時,它還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鍛煉運動。到了明清時期,清明放風箏就成為了一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

  在我國到處都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它們風格各異,有的粗獷豪放,有的活潑精巧,有的色彩絢麗。我家就有硬骨架的美人魚風箏。每當春風輕拂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帶我到市政府廣場放風箏。風箏給我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簡評:這篇狀物的散文,以“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開篇,借風箏表達了自己追求和志向。文中多處運用襯托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對風箏的喜愛之情。語言多用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小學說明文作文加評語三

  在眾多傳統文化中,我最喜歡景泰藍。因為它很高貴,是從宮裡傳來的。最好的景泰藍是明代景泰藍,因為那時的景泰藍雖不如清代的精細,花紋樣式多,但釉底較厚,鍍金線條飽滿,更加生動。所以明代的景泰藍最好。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琅”,景泰藍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製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製胎,接著,工藝師在上面作畫,再用銅絲在銅胎上根據所畫圖案粘出相應的花紋,然後用不同色彩的琺琅釉料鑲嵌在圖案中,最後再經反覆燒結磨光鍍金而成。景泰藍的製作既運用了青銅和瓷器工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大整合者,這種銅的琺琅器創始於明代景泰年間,因初創時只有藍色,故名景泰藍。

  有一次,我在中央二套的《鑑寶》欄目中,看見了一個深藍色的明代景泰藍,上面花紋不多,但畫的栩栩如生,像真的有花和樹長在上面似的。鍍金線條都鼓了出來,非常漂亮。我便喜歡上了景泰藍。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真聰明,造出了景泰藍這種既漂亮又不失高貴的工藝品。

  簡評:這是一篇關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景泰藍的說明文。文章運用了舉例子、摹狀貌、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用形象生動而又不失準確的語言為了我們展現了景泰藍工藝品的製作過程。
 

小學四年級學生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小學四年級寫景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相關知識
小學說明文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小學書信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寫母愛的小學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小學讀後感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小學導遊詞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小學四年級學生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小學四年級寫景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小學詩歌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小學生語文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
三年級小學生語文作文加評語_初中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