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反腐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隨著高校科研專案和經費的日益增加,高校科研領域出現了一些嚴重的違法違紀案件,不僅嚴重違背了教師 立德樹人 的使命,也損害了科研事業的健康發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2012年2月13日10時30分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段振豪等待候審,緊隨其後的是本案的另一名被告人車春蘭,案發前,她是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計算機地球化學學科組祕書。

  檢方起訴書顯示,2002年至2011年7月間,段振豪擔任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計算地球化學及其應用學科組組長,負責科研專案的立項申請、專案執行直至結題驗收全過程。而他的祕書車春蘭為學科組提供輔助性工作。

  篇2:

  2012年6月28日,浙江大學水環境研究院院長陳英旭已被西湖區人民檢察院刑事拘留,7月12日被依法逮捕。陳英旭的代理律師戴夢華稱,此次事發,是例行審計到浙江大學時,陳英旭自覺經費使用存在問題,將違規的款項退回,之後被立案偵查。

  2013年3月19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陳英旭涉嫌貪汙案,杭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陳英旭授意其博士生陸續以開具虛假髮票、編造虛假合同、編制虛假賬目等手段,將1022.6646萬元專項科研經費套取或者變現非法佔為己有。

  篇3:

  2012年4月,審計署審計發現5所大學的7名教授存在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的問題,其中就有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的身影。

  李寧等人承擔了由農業部牽頭組織實施的“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有關課題。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科技部立即停止了李寧等人承擔的所有專案經費,並責成其法人單位進行整改,加強管理,同時,積極協助中央紀委、教育部、審計署和司法機關等進行認真查處。

  篇4:

  近年來,隨著科研投入的增加,尤其是國家、省市佈置的縱向課題經費增加,養肥了不少科研“蛀蟲”。

  2013年,浙江大學教授陳英旭被指控,授意博士生陸續以開具虛假髮票、編造虛假合同、編制虛假賬目等手段,將1022.6646萬元專項科研經費套取或者變現,非法佔為己有。重新整理了貪汙科研經費的新紀錄。

  審計署2013年通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沛清將190萬元科研專案經費轉入個人賬戶存放、並通過簽訂不實合同套取其他科研專案經費33萬元。

  從這幾年曝光的科研腐敗的案例中可見,***套取科研經費的手段“五花八門”:包括用學生身份證冒領勞務費、以差旅費、辦公經費等的名義開具虛假髮票、編造虛假合同、編制虛假賬目等。

企業***案例
合作社***案例
相關知識
高校科研反腐案例
高校教師反腐倡廉心得體會
反腐案例心得體會
高校教師反腐倡廉心得體會_高校教師反腐倡廉個人感悟
從審計的角度看高校科研經費的管理
高校科研工作總結範文
高校科研祕書職責
高校科研祕書工作職責
高校科研祕書崗位職責
高校科研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