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麼分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夫妻一方死亡房產遺產歸誰?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的財產是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歸雙方所有,但是,如果中途有一方不幸去世了,夫妻的共同財產該如何分割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配偶去世遺產財產分割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夫妻一方死亡後遺產如何分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智慧財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歸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繼承法》第三十條規定:“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

  根據上述規定,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雙方未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約定,一方死亡的,應當平分夫妻共同財產部分,注意此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與離婚時的分割辦法有所差異。離婚時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配應按當照顧無過錯方、照顧婦女、兒童一方等原則進行分割,因為離婚後,夫妻關係解除,雙方相互喪失對方的繼承權。而在夫妻一方死亡時,生存的一方配偶享有對方的繼承權,所以,分割遺產時,採取平分的原則並無不妥。遺產分割後,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轉化為個人的私有財產,即繼承權轉化為財產所有權,繼承人可以任意處分自己的財產,只要符合法律的程式,他人無權干涉。例如,寡婦繼承了丈夫的遺產後改嫁的,完全有權利帶走其繼承的財產。

  夫妻共同財產怎麼認定與分割

  1、夫妻共同財產中公司股權的認定與分割。

  在認定與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公司股權時,對於夫妻一方婚前取得的股權和婚後以個人財產出資取得的股權,應認定為個人財產,離婚時歸所有權人。夫妻雙方婚後以共同財產出資而取得的股權,屬於共同財產,離婚時要依法分割。

  2、對個人婚前財產的孳息及增值在婚後取得的應否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問題。

  對此,有三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孳息屬從物,根據物權法理論,從物的權利隨主物,主物是婚前財產,孳息也應認定為婚前財產,增值財產也一樣。第二種觀點認為,新婚姻法明確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孳息雖是從物,但屬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而且,許多孳息是婚後付出勞動才能取得的,如房屋租金的催收管理、存款利息的存取等勞動。第三種觀點認為,婚後所得孳息、增值應區分不同情況處理,對存款利息,未經炒作的股票增值等婚後完全未付出勞動的,應認定為婚前財產。而對婚後付出了勞動的租金、經炒作後增值的股票等則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對該問題的處理應區別對待,應以是否付出勞動為標準,來衡量婚前或婚後財產。

  3、在認定與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房屋歸屬時,法院應當根據房屋來源的不同在夫妻之間進行分割。

  對夫妻婚後購買的商品房,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但此類房屋大都是通過銀行貸款,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購買的,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權。根據《婚姻法》解釋的規定,法院不判決房屋的歸屬,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一方使用或雙方共同使用。對於夫妻一方或雙方的承租公房或通過房改取得產權的承租房,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總的來說,應由承租人繼續承租或判歸承租人所有,但如果一方因對方原因未能取得本可獲得的房屋承租權或所有權的,也可將房屋判歸由非承租方承租或所有。

  4、對涉及智慧財產權的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問題。

  由於智慧財產權權利本身的人身專屬性不可能由他人包括權利人的配偶行使,因此,它不屬於夫妻共同所得,只能歸屬權利人本人,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來分割。而作為知識成果所產生的經濟利益,是一種財產權,則應歸夫妻共有,既包括已得利益也包括期待得到的利益。所以在當前的離婚案件中,對所涉智慧財產權也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來分割。

  5、在認定與分割夫妻從事生產、經營所得收益時,對婚前就開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夫妻,一方婚後所得收益的歸屬問題。

  首先,應當考慮這類經營收益在時間上的特殊性,依據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將這種跨越婚前婚後兩個階段的經營收益定性為婚前個人財產與婚後夫妻共同財產的溶合。其次,應考慮經營在用途上的特殊性,夫妻通過經營所得的收益一部分用於維持和發展生產經營,對這部分經營收益,應根據經營者的情況而定。如果是由夫妻一方單獨經營,或由一方與他人經營的,則應允許由從事經營的夫妻一方在生產經營需要的範圍內擁有獨立支配的權利。

  法定夫妻共同財產的範圍

  日起至離婚登記或離婚判決生效。具體的應包括:

  ***一***夫妻雙方各自的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性的收益;

  ***三***智慧財產權的收益:是指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

  ***四***繼承或接受贈予所得的財產;

  ***五***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以夫妻婚姻關係存續年限乘以年平均值的所得額;

  ***六***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七***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八***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彩禮嫁妝是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一、彩禮是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1、如果所收的彩禮由一方個人接收或購置結婚物品的,應根據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關係存續期間一方受贈的財物無特殊約定,應為夫妻共同財產。

  2、如果男女雙方未共同生活的,可根據最高院1993年《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5條規定,考慮財產的來源予以合理分割。

  3、如果雙方婚姻持續時間短,並且給予彩禮的一方由此造成生活困難的,可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第8條規定精神處理,分割共同財產時給予生活困難的一方適當傾斜。

  二、嫁妝是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明確規定,只有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取得結婚證的,才視為確立夫妻關係。舉辦婚禮不能視作婚姻關係成立。

  嫁妝算婚前財產還是婚後財產要根據情況來判斷,如果是二人在領取結婚證之後購置並且雙方沒有對嫁妝的歸屬作出約定的,按照《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除了法定和約定的屬夫妻一方所有的外,都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如果是在領取結婚證之前購置並且雙方對該財產的歸屬沒有約定的,屬於一方婚前財產。因此離婚時嫁妝根據上述原則分割。

  但在司法實踐中,嫁妝一般視為女方的婚前財產,因此屬於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女方為結婚購置的嫁妝,雖然是在結婚登記以後,舉行結婚儀式之前購買,但夫妻雙方沒有實際生活在一起,沒有共同的勞動和收入。購買財產的資金大多是女方的父母或其他的近親屬,少數也有夫妻一方婚前個人的收入。

  在審判實踐中,離婚案件的當事人對該類財產的歸屬一般不持異議,認為女方陪嫁的財產就是其個人財產,男方購置財產就是男方的財產。這樣處理起來也比較符合風俗習慣,當事人容易接受,也可以避免矛盾激化,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
 

合同債權質押制度的法律效應是什麼
構成先佔須符合什麼條件
相關知識
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麼分割
彩禮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
如何保護離婚婦女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權?
離職補償金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共同財產的證明
什麼是夫妻共同財產的意思概念介紹範圍***2***
什麼是夫妻共同財產的意思概念介紹範圍***2***
夫妻共有財產的認定
夫妻吵架後的一封信要怎麼寫
夫妻婚前財產協議書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