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飲食安全小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那麼冬季如何保持飲食安全呢?小編在此整理了,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介紹

  1、食物要足量,能量應平衡。

  冬季,天寒地凍。生活在北方的居民,有供暖設施,雖然在室外活動倍感寒冷,但室內溫暖如春。但在南方,室內沒有集中供暖設施,室內室外溫度一個樣,甚至室內還比室外冷,人體對能量的需要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應。保證足夠量的主食,建議每天吃半斤-八兩的穀類食物,除了饅頭、米飯、窩頭等,可以“軟硬兼施”,經常喝粥。

  動物性食物不僅含蛋白質豐富,還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增強身體免疫力,提高抗寒防病能力。每天應該有3兩-半斤的動物性食物,可以包括瘦肉、蛋、禽、魚或奶等,經常變換種類。

  2、少食生冷,多喝粥湯。

  冬季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腸胃,造成腹痛、腹瀉等。因此,注意選擇適宜的烹調方式也很重要。建議在加工冬季食物時,儘量多采用燉、煮、蒸、燴等烹調方式,這樣更易儲存食物營養,有利健康。

  3、多吃蔬果,強體抗病。

  冬季乾燥,特別是北方地區,由於吃肉較多,容易出現大便乾燥。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祕。因此,應注意蔬菜水果的補充。蔬菜可選擇胡蘿蔔、白蘿蔔、大白菜、土豆、山藥、蓮藕、菠菜、油菜、芹菜、香菇、冬筍、娃娃菜等,水果可選擇蘋果、梨、獼猴桃、香蕉、柚子、柑橘等。

  4、適量補充,點到為止。

  冬季寒冷,日照時間縮短,人們的戶外活動減少,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注意經常吃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奶類、豆製品、海產品、動物肝臟等。冬季可供選擇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如夏秋季節豐富,容易出現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不足。因此,可以選擇營養素補充劑,補充膳食中的不足,如維生素C、維生素D等。但是不應該作為營養素的主要來源,原則是適量、不過量!

  冬季飲食禁忌

  吃黑斑紅薯會中毒

  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點的紅薯,是受到了黑斑病菌的汙染。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使番薯變硬,發苦,對人體的肝臟不劇毒。這種毒素用水煮、蒸和火烤,其生物活性均不能破壞,故生吃或熟吃有黑斑病的紅薯均能引起中毒。

  牛奶的飲食禁忌

  冬天喝一杯溫熱的牛奶,暖胃又好睡眠。談到牛奶似乎總不能忘記巧克力,但是喝牛奶同時吃巧克力是很不科學的。因為牛奶含有豐富的鈣和蛋白質,而巧克力中含有草酸,牛奶和巧克力一起吃時,牛奶中的鈣易和巧克力中的草酸形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物———草酸鈣。人不但無法吸收,時間長了,還會出現頭髮乾枯、腹瀉、缺鈣和生長髮育遲緩等現象。所以,喝牛奶與吃巧克力的時間要分開。

  不宜與牛奶同吃的食物:橘子與牛奶--在喝牛奶前後1小時左右,不宜吃橘子。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一旦與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會發生凝固,從而影響牛奶的消化與吸收,在這個時間段裡也不宜進食其他酸性水果。果汁與牛奶--牛奶在果汁酸性的環境裡凝集 牛奶中的蛋白質80%為酪蛋白,牛奶的酸鹼度在4.6以下時,大量的酪蛋白便會發生凝集、沉澱,難以消化吸收,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所以牛奶中不宜新增果汁等酸性飲料。牛奶與糖--牛奶與糖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有害物 牛奶中含有的賴氨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果糖反應,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賴氨酸,有害於人體。鮮牛奶在煮沸時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涼些後再加糖不遲。

  吃火鍋不當易得病

  火鍋是人們冬天最喜愛的美食之一,但是吃火鍋也有許多飲食禁忌,稍微不當,就很有可能出現腸胃不適甚至中毒事項。第一,吃涮羊肉,不宜單純講究肉“嫩”。很多人吃火鍋認為七八分熟的羊肉片吃起來才有味,但是這樣做容易感染上旋毛蟲病。第二,吃炭火火鍋的時間不宜過長。因為,吃鍋時往往是人多房間小,室內溫度高、空氣不流通,室內缺氧,木炭燃燒不透,就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

  火鍋的配料多是肉類、海鮮和青菜等,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煮後所形成的濃湯汁中,含有一種濃度極高的叫“卟啉”的物質,經肝臟代謝生成尿酸,可使腎功能減退,排洩受阻,致使過多的尿酸沉積在血液和組織中,而引發痛風病。

  不宜過多食用橘子

  橘子是含熱量較大的水果,一次性過多食用,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導致“上火”,出現口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因此,橘子不宜食用過多,若已“上火”,可用海帶50克,洗滌後切碎,煎水代茶飲,可“去火”。

  忌食未醃透的酸菜

  未醃透的酸菜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血液迴圈中,將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為高鐵血紅蛋白,使紅細胞失去攜氧功能。導致全身缺氧,出現胸悶、氣促、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此外。亞硝酸胺類化合物還是致癌物質。

  不宜經常食用砂鍋燉菜

  使用砂鍋燉制的菜餚,由於加熱時間過長,動物性食用原料蛋白質降解,水的化解能力減弱,凝膠液體大量析出,使其韌性增加,食用時口感差,不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且用砂鍋燉菜,原料中的礦物質、維生素損失率高。另外,由於密封較嚴,原料中異味物質也難逸出,部分戊酸及低脂肪還存於原料及湯汁中,在熱反應中,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冬季飲食安全知識
冬季飲食安全教育
相關知識
冬季飲食安全小常識
夏季飲食安全小知識
冬季飲食養生小常識
冬季飲食健康小常識和注意事項
飲食安全小常識
冬季飲食健康小常識
冬季飲食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小學生冬季飲食安全知識
小學生冬季飲食安全教育
幼兒冬季飲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