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味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17

在室內設計中什麼叫禪味風格?

一段枯木,一塊石頭都是一種禪味。日式的建築中比較講究這方面的意境。建議可以翻閱一下日式庭院和京都的一些老建築的圖片,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的。

禪是什麼意思?

禪是梵語“禪那”的略稱,義譯為靜慮,是制心一處、思維觀修之義。禪,也是“禪定”的略稱。“禪定”一語是梵語“禪那”的略稱“禪”和梵語“三摩地”意譯(略譯“三昧”)的“定”的梵漢結合而成。“禪”是漢語中的外來語。禪那和三摩地都是印度各宗教所通用的術語。禪定還有瑜珈、止觀等異稱。

由禪引申出來相關聯的禪語是很多的,諸如:禪觀、禪定、禪心、禪意、禪味、禪風、禪機、禪悟,以至禪詩、禪畫,等等。

在印度,禪定可以說是最古老的一種修行的方法,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為基本三學,是每個佛教徒必須修持的根本法門。佛教傳入中國後,歷代祖師和各個宗派,無不以禪定或禪觀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關於禪,歷代禪師和古今研究禪的學者有關論述很多。很多論述對現今修習者的心理建設,有直接或間接的感染力。

臺灣耕雲先生講禪是“無念、無相、無住”。無念是心離好惡、取捨、憎愛,遠離一切來自“前塵緣影”的分別想念,而非捨棄正念、正思維、無相,並不是否定外在一切事相,而是心不被外在的事物牽制。無住,是不讓心停留在任何一個地方而產生執著,念起即覺,覺之即忘,活潑無染。

“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為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恭,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禪宗六祖如是說。

從現代意義上來理解,禪是一種“冥想”,並用冥想的方法達到入定的境界。禪的內容,則是很難用言語文字表達的,必須親身去體證。

對於沒有修過禪的人,很難理解禪的內容,就像一個從未看過、吃過椰子的人,無論你如何形容椰子的顏色、形狀、味道,他都無法領會,除非他親自去品嚐。

對於尚未進入禪門的人,禪是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的東西,也無法依靠語言文字的說明來了解它。但語言文字卻能引導或指示初學者如何去親自體驗它。因為禪的經驗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靠自己品味。

什麼是禪??佛教中的禪,是什麼意思?

凡是對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這個題目嚴格說來是有問題的,因為禪是不能講的。禪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與思維言說的層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為了把禪的境界介紹給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語來說明。

現在的社會到處煩亂,物質生活奢侈浮華;但是,有不少人卻感到生活空虛,精神焦慮,苦痛倍增。所以,這個能解決生命問題,提高生命境界的禪學,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識份子和社會人士的重視。

「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人們的智能,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禪合乎真善美的條件;雖然不容易談,可是要知道什麼是禪,那我們就不能不盡力弄清楚。現在我分成三個亥分來敘述,這三部分是禪的歷史、禪的內容與禪的修法。

一.禪的歷史 A

佛陀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浩瀚無涯,可是,這些無數的文字般若,與禪宗的起源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相傳有一天,佛陀在靈山會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眾,當時眾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葉微笑了一下,佛陀當時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佛陀於是將法門付囑大迦葉,禪宗就這樣開始傳承下來。

印度禪師代代相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到中國來,時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篤信佛法,曾經三次捨身同泰寺,佈施天下僧眾,造橋建廟,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無量。當達摩祖師見梁武帝時,梁武帝問他說:『我所做的這些佛教事業有無功德?』

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梁武帝被潑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勞,怎麼會毫無功德?所以,他對達摩祖師的回答,並不滿意。

其實,從深一層面來說,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報,應屬福德,並非功德。在禪的立場看,達摩祖師所說,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卻不得梁武帝的欣賞,因此,達摩乃轉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從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禪的高妙,確實不能以一般的見解去論斷的。像梁武帝的這種用心,只求為善得福,並不是禪宗的究竟目標,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報而已,在禪師的眼裡,是與開悟的道無關。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學,壯年在龍門香山出家,後入嵩山少林寺,拜謁達摩,要求開示,並請為入室弟子,達摩不准許,神光遂在門外佇候。時值風雪漫天,過了很久,雪深及腰。達摩見他確實真誠求法,允許入內。並問他:『汝究竟來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師安心。』

達摩喝道:『將心拿來,吾為汝安!』

神光愕然地說:『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這時居然說道:『吾與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煩惱本空,罪業無體,識心寂滅,無妄想動念處,是即正覺,就是佛道。若能會心,佛性當下開顯。

神秀博通三藏,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講經說法,教化四方,當時的人,莫不以其為五祖的傳人。這時卻從南方來了一個惠能,根性甚利,雖處南蠻猶獦獠之地,求法熱忱,並不落人之後。

當他見到五祖時,五祖曾試探他說:『南方人沒有佛性。』

當時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豈有南北?』

五祖經他這一反駁,知道這人是頓根種姓,非常人所及。為了考驗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暫避眾人耳目。

後來,五祖令眾人各舉一偈,以為傳法的依據,若是見性,即得衣鉢,成為五祖傳人。這時大眾都以為衣鉢非神秀莫屬,所以沒有人敢與他競爭。

當時,神秀日夜思量,終於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一偈子,五祖認為雖然不錯,但卻仍未能見性。所以衣鉢沒有傳給他。

惠能在柴房裡得悉此事,心想我也來呈一偈如......

茶禪一味是什麼意思?

茶禪一味

關於“茶禪一味”一詞的解釋,度娘給的答案是:“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裡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閒適,暗合禪意的放下,故謂之茶禪一味。

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詳、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眾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中國人與以茶為能事,清晨人坊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

茶,最早是一味藥有治病的作用,《神農本草經》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後茶漸為中國人的主要飲料,那麼,普通的一種茶,能升至茶文化,這裡是因為士大夫們參與茶事,賦予其一種文化理念,故而有種茶、製茶、烹茶、品茶等茶的成品工作。逐漸產生了一系列規則、制度、習慣、風俗與書法、繪畫、美文、詩詞、琴棋,互為表裡,融和成為綜合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內伸層面,又謂--茶道。《周易.繫辭上》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茶道的內涵,不僅指茶法茶器,更是指具象中的道德、美學、哲學的理念,所謂茶道即人道。茶事極重「德行」,陸羽的《茶經》說:「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茶事中體現為:「對己,簡樸自律;對客,待之以禮」。

古代的文人墨客記錄了茶所演繹的一幕幕世相,而畫家則用畫筆,描繪了品茶之趣。

初唐有「丹青神化」的閻立本,曾畫《蕭翼賺蘭亭圖》,此本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蕭翼賺蘭亭圖》一畫是根據唐何延之《蘭亭記》而作。作品反映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臺御史蕭翼往會稽(浙江紹興)向僧人辯才智取晉代書聖--王羲之所書《蘭亭集序》的故事。

明代畫家顧炳所摹繪唐代閻立本所繪《鬥茶圖》中,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民間的飲茶習俗,畫中將諸人端壺、沖茶、觀茶、品茶。其中提桶站立鬥茶者極有個性,頭裹巾、上身半袒、束腰、著芒鞋,右手提桶,左手正作品茶狀。

以煮茶人畫常常會帶有一種獨特的雅緻情趣。

明代畫家王紱作有《茅齋煮茶圖》,其詩云:「小結茅齋四五椽,蕭蕭竹樹帶秋?。呼童掃取空階葉,好向山廚煮三泉」。題詩與畫面相配,給人一種清寂的氛圍,主人在山野林下,幽然自得,遠離了喧鬧,展現的淋漓盡致。清鄭板橋亦有「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閉柴扉,掃竹徑,對芬蘭,啜苦茗,時有微風細雨,潤澤於蔬林窄徑之間」之雅事也。

古代畫家的「茶味沖淡平和,心悟自省,茶性與禪性相近」之追求,多少也表達出一些不得志者的無奈。

在當代畫家中展現同樣的題材,而別然不同。青年畫家馬海方先生所創作《納涼圖》畫面中描繪一位老者,心寬體胖,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態。其無拘無束,獨賞鶯哥的鳥啼,一個紫砂壺,概括了老者吃穿不愁,退休後的美好生活,似神仙一般,馬海方先生的畫作簡括,以生動繪畫語言表現了富足的百姓生活中的一角。其作品圖簡意豐,令人回味。

自古茶與文學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有關茶的文學數不勝舉。當代的趙樸初居士曾有一首著名的詩:「七碗受至味,一壼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七碗」的典故出自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見《全唐詩》卷388)。

「吃茶去」是禪門的一個著名公案。唐末趙州從諗禪師,用「吃茶去」接引後人的一種方便。禪師們認為平常心是......

佛家說的"禪"是什麼

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坐禪此一法,乃修行必經之路。何為禪?‘禪’不是中文,是梵文Dhyana之簡稱,此雲‘思惟修’,亦云‘靜慮’。由於中國人喜歡省略,而謂之‘禪’,故有‘坐禪’或‘打坐’等名詞。顧名思義,‘打坐’是要坐,坐著為什麼?為攝心。一般人雖然坐在那裡,但心不在焉。心到何處去了?打妄想去了,忽然而東,忽然而西,忽然而南,忽然而北。不用花錢便坐上火箭各處跑,妄想紛飛,不容易控制。

人為什麼沒有智慧?就因為心到處跑。人為什麼一天比一天老?因為心各處馳逐。比如一部新車子,你亂去駕駛,必定用很多汽油,且又浪費很多汽油,結果車身及件都產生很多毛病,把車子弄壞。人的身體亦同此理,你若不懂好好管它,讓它任意到各處跑,也必定浪費很多汽油。什麼是汽油?就是你寶貴的精神。不管你添多少汽油,也把它耗費了。像人天天吃補品,說有營養能補助身體,可是你若不懂珍惜自己的精神,到處外馳,則吃多少補品也補不了所丟掉的精神。所以諺雲‘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必要把心收攝回來,使他定在一處,才不致浪費精神、透支精神。比如你懂得開車,不使它橫衝亥撞,則不會遇到意外,而車子也能用很久。同理,人的身體若懂得修養,則身不會老,且不會死。

拈花示眾以心印心

參禪,乃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所傳之微妙心印法門。迦葉祖師當時明白佛的意旨,遂破顏微笑,自此佛祖心印法門便有得傳承。本來迦葉祖師已一百多歲,且他修頭陀行,常抖擻精神用功,不會隨便笑,這次微笑,是因為他得到佛陀‘以心印心’之表示。

靜慮才能夠有禪

禪,翻譯為靜慮,因為你靜慮才能夠有禪,你若不靜慮就沒有禪。定,就是不動的意思,不動就是定,你若動了就不定。

‘禪悅為食’,‘禪定現前’。你修道打坐,坐禪,坐禪,禪要坐;你坐,才能功夫現前。不是一打坐就睡覺,這不是坐禪,是睡禪。睡不是禪,睡也不是定,禪不可睡。禪定樂,在一入定的時候就和睡覺不同。睡覺時,已經失去你的靈知靈覺,沒有知覺性,糊糊塗塗睡著了,什麼事情也不知道了。入定就是端然正坐,他坐得腰非常的直,頭也是直的,不會低頭,不會歪歪脖子。

怎麼叫定力呢?定有個力量,這個力量就支持你的身體不歪不斜,不前俯,不後仰,這是得到禪定了。定裡邊就有一種快樂,這一種快樂是說不出來,沒有法子形容,就是超過思慮,超過你心所思慮的,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得到這一種禪定的樂。這種樂,也是繼續繼續不斷的快樂。

你有了禪定的樂,就生出了一種勇猛精進心。這不是普通的勇猛精進心,是一種大的勇猛精進心,當中有大的禪定快樂。這一種勇猛精進是很堅固,很有力量。這一種力量是沒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擋得住它。

思惟修減少妄想

坐禪又叫‘思惟修’。從此三個字觀之,坐禪不可能沒妄想,一定會有妄想,如水波浪。為什麼水裡有波浪?因為有風之緣故。我們坐禪,為什麼打妄想?因為自性裡猶存虛妄,虛妄如風,妄想就如水中波浪。

現在打坐要‘靜慮’,就是要停止妄風。‘思惟修’,即是要減少妄想,停止心裡之波浪。‘靜’,即是令它不動,‘慮’,即念慮;念慮不起,能生定力。定力生出,久而智慧現前;有了智慧,能照了諸法實相,即‘一念不生全體現’。靜慮到極點,一絲妄想也無,便能入定,而本有智慧現前,才真能明白做人之根本道理,不被外物所動搖,外面的萬事萬物不能動搖你的心,才算‘如如不動,了了常明。’此時,稱譏苦樂利衰譭譽,這八風皆不能動搖你的心。

人稱讚你、譏諷你;你若遇著苦(逆)或樂(順)境,仍然保存著「順逆皆精進,苦樂不動心。’的態度。利,是利益自己的事;衰,令你損減之事;毀,是毀謗;譽,是讚譽。能夠‘八風......

什麼是哀而不傷,禪味

哀而不傷,不是禪味。哀而不傷,是表面上有悲哀的樣子,心裡卻不傷心。過去,孝子喪親有形銷骨立,傷痛欲絕,哀毀---

禪味,是指有開悟的感覺,內心明白而安樂,堅定而有力。

有一種禪,我在,你也在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明白“禪”是什麼,就能理解這句話了。不過,許多人蔘了三四十年禪也沒有參透,所以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夠理解“禪”。

給你一段關於“禪”的文字吧,至少可能從頭腦層面想象一下禪。

禪是什麼?

信心銘是禪宗的法典。研究信心銘,首先應該知道禪宗的特色和禪究竟是什麼?否則信心銘就很不容易瞭解。

禪究竟是什麼?通俗地說,禪是法界的實相,是生命的共相、原態和不二法門的體現,也就是法的現量。

佛法有比量和現量。所謂比量,是理性的認知,是可以用邏輯的方法來理解的。現量則是絕慮忘緣、冷暖自知的法的親證,而活生生地展現出絕對獨立、絕對平等、絕對自由的無上涅盤境界。

禪的絕對自由,就是生命的究竟解脫;離開解脫,就沒有真正的自由。如何才能獲得大解脫的自由呢?這就必須通過頓悟,以恢復到原本解脫的絕對自由。

禪的另一特色是平等。事實上真實的是不二和絕對的,所以它也不得不絕對平等。倘使不能契入絕對的獨立、自由、平等,就不能契合禪的精神,就永遠品嚐不到真正的禪味。因為禪是理性、智性的造極,人性發皇的極限,可知那不是小根小器,憑藉小聰明所能相應和理解的。

禪也是人文精神的昇華,是人們向前、向上努力創造的最高成就。人們也必須到達這個境界,才能陶然於既存在又超越,自在、灑脫、離執的生活境界中。換句話說,也就是懷著宇宙心,過活現象界的正常人生。所以在生活的特色上,禪者的生活,便是既存在而又超越的。

禪表現在藝術上,固然是既具象又抽象;而表現於文學上的,更是既寫實而又超越的。綜合地說,不論是禪的文學、禪的藝術和禪的生活,都是既莊嚴又灑脫、既存

在又超越的。倘使不能超越,無疑將困縛於假象而不能自拔;如果否定存在,也將因脫離現實而沉空守寂,這樣就無裨於大眾的心靈救濟和人文精神的提升了。

就理性的認知來說,禪就是生命的基因、屬性和存在的實相。所謂實相,就是真相和永恆相。依靠常識和五官的感知,所得到的都只是假象和錯覺,只有依靠心靈的

眼(或說是法眼),才能發覺出真實相。須知真實的應該是原來如此的,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假象,卻只是緣會則現,緣散則滅的因緣組合體。佛說「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因是動機,緣是條件;靠條件組合的事物,一旦條件改變,它就不存在了,根本就沒有不變的實質。倘使執以為實,就無可避免要迷失在無常的幻象

之中,而難逃幻滅的苦果。只有灼然澈見到存在的真相、生命的原態,恢復本來的面目,保任本來的心態,然後才能瞭然於生佛平等之所以然。因為佛與眾生生命的

基因、屬性是全同的,在心的原態上眾生與佛是不二的。其所以每個人的氣質、造詣、境界不同,那並非原來如此,而是後天迷悟殊途的結果。

禪是什麼?禪是「佛佛唯傳本體」的「本體」,「師師密付本心」的「本心」。就本體而言:禪是佛的心印──法印,也是佛法的真血脈、真生命和大法幢。圭峰宗

密禪師講過:禪是佛教的通途。離開了禪的這一特質,就沒有真正的佛法,就喪失了佛法的真生命。所謂「禪是佛心,教是佛口」,教就是經教,經只是佛陀的言

教,而佛陀之所以為佛陀的特質,在於佛陀以禪為生命。如果人只有嘴巴而沒有心智的話,跟答錄機放音與鸚鵡學語又有什麼差別?所以唯有禪才是佛法的真生命、真血脈、真精神,才是不與外道共的特優殊勝的至高無上法門。因此進入禪境,既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不是看幾本有關禪的書籍,解幾段公案,就算是入禪。因為那些並不是真正的禪,充其量只是口頭禪、文字禪罷了。...

自在並帶有禪味的詩

蘇軾《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星雲大師的書(吃茶去)上寫,這首詩只是蘇東坡正在參禪時的境界。

未參禪前的境界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參禪後:忘了

但以上只是解悟,沒到證悟。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原文: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禪”是什麼意思?

若從其意義上來說,一個修行人,能攝受散亂心專注一境,即是所謂「定」;攝心繫念一種法門,能出生種種三昧,即是「思維修」;依於禪定能出生種種功德,即所謂「功德叢林」。總括起來說,禪定是修菩薩道者的一種調心方法,它的目的是淨化心理、鍛鍊智慧,以進入諸法真相的境界。由此看來,禪定是修菩薩行所必經過程的手段;禪味不可著,死水不藏龍,正是糾正認手段為目的的錯誤。

因禪定未必就是禪宗,所以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祕效驗的,無非是從禪定的工夫而來,不論他們是用持咒也好、祈禱也好、禮拜也好、誦經也好,所得的結果,多是禪定的作用。

日本人為什麼特別喜歡禪味

日本傳統文化深受漢文化影響,早期的漢文化是由隋唐時期的中國僧侶傳播到日本的,從飲食起居到思想文字。

相關問題答案
禪味是什麼意思?
銅壺臭味是什麼意思?
佛子禪心是什麼意思?
冗長乏味是什麼意思?
沒人情味是什麼意思?
叼你老味是什麼意思?
禪語是什麼意思?
禪韻是什麼意思?
醇味是什麼意思?
來不及回味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