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元數據?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就是用來定義數據的數據閥比如,有一條學生信息記錄,其中包括字段姓名(name)、年齡(age)、性別(male)、班級(class)等,那麼name、age、male、class就是元數據。通過它們的描述,一條關於學生信息的數據記錄就產生;

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Metadata),又稱中介數據、中繼數據,為描述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主要是描述數據屬性(property)的信息,用來支持如指示存儲位置、歷史數據、資源查找、文件記錄等功能。元數據算是一種電子式目錄,為了達到編制目錄的目的,必須在描述並收藏數據的內容或特色,進而達成協助數據檢索的目的。

什麼是元數據

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組織、數據域及其關係的信息,簡言之,元數據就是關於數據的數據。 [編輯]元數據的特點[1] ①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結構化的數據,它不一定是數字形式的,可來自不同的資源。 ②元數據是與對象相關的數據,此數據使其潛在的用戶不必先具備對這些對象的存在和特徵的完整認識。 ③元數據是對信息包裹(Information Package)的編碼的描述。 ④元數據包含用於描述信息對象的內容和位置的數據元素集,促進了網絡環境中信息對象的發現和檢索。 ⑤元數據不僅對信息對象進行描述,還能夠描述資源的使用環境、管理、加工、保存和使用等方面的情況。 ⑥在信息對象或系統的生命週期中自然增加元數據。 ⑦元數據常規定義中的“數據”是表示事務性質的符號,是進行各種統計、計算、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所依據的數值,或是說數字化、公式化、代碼化、圖表化的信息。 [編輯]元數據的類型[1] 根據功能可將元數據劃分為管理型元數據、描述型元數據、保存型元數據、技術型元數據、使用型元數據。根據結構和語境可將元數據劃分為三組:第一組為全文索引;第二組為簡單結構化的普通格式,如DC、RFCl807、Template等;第三組為結構複雜的特殊領域內的格式,如FGDC、GILS、TEI、EAD等。 根據元數據的應用範圍,可分為通用性元數據、專業性元數據、Web元數據、多媒體元數據。 [編輯]元數據的結構[1] ①內容結構。包括描述性元素、技術性元素、管理性元素、複用性元素。 ②句法結構。包括元素的分區分層分段組織結構、元素結構描述方法、DTD描述語言、元數據複用方式、與被描述對象的捆綁方式。 ③語義結構。包括元素內容編碼規則定義、元素定義、元素語義概念關係、元數據版本管理。 [編輯]元數據的作用[2] 元數據是網絡信息資源描述的重要工具,可以用於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信息資源的建立、發佈、轉換、使用、共享等。元數據在網絡信息資源組織方面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描述、定位、搜尋、評估和選擇。 (1)描述作用:根據元數據的定義,它最基本的功能就在於對信息對象的內容和位置進行描述,從而為信息對象的存取與利用奠定必要的基礎。 (2)定位作用:由於網絡信息資源沒有具體的實體存在,因此,明確它的定位至關重要。元數據包含有關網絡信息資源位置方面的信息,因而由此便可確定資源的位置之所在,促進了網絡環境中信息對象的發現和檢索。此外,在信息對象的元數據確定以後,信息對象在數據庫或其他集合體中的位置也就確定了,這是定位的另一層含義。 (3)搜尋作用:元數據提供搜尋的基礎,在著錄的過程中,將信息對象中的重要信息抽出並加以組織,賦予語意,並建立關係,使檢索結果更加準確,從而有利於用戶識別資源的價值,發現其真正需要的資源。 (4)評估作用:元數據提供有關信息對象的名稱、內容、年代、格式、製作者等基本屬性,使用戶在無需瀏覽信息對象本身的情況下,就能夠對信息對象具備基本瞭解和認識,參照有關標準即可對其價值進行必要的評估,作為存取利用的參考。 (5)選擇作用:根據元數據所提供的描述信息,參照相應的評估標準,結合使用環境,用戶便能夠做出對信息對象取捨的決定,選擇適合用戶使用的資源。

十六、什麼是元數據?

謝海洋 王素娟 元數據,英文拼寫為Metadata,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信息資源的管理領域中。在檔案界,最早使用“元數據”的是美國的電子文件管理專家戴維?比爾曼,他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表的有關電子文件管理方面的論文中首先使用了元數據這一術語。 元數據的概念目前在檔案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描述有: 1.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其中,後一個Data是指被描述的信息資源,前一個Data則是指為理解該信息資源而存儲的有關信息,即元數據。這是元數據目前公認最為經典、通俗和簡潔的定義。 2.國際檔案理事會《電子文件管理指南》(1997)認為“元數據是關於文件的背景信息和結構的數據,是有關電子文件的技術性信息。” 3.《澳大利亞聯邦機構電子文件保管元數據標準》(1999)認為“文件保管元數據是關於電子文件背景的描述信息。” 4.英國國家檔案館《電子文件管理指南》(1999)認為“元數據是關於文件和文件集合的背景及其相互關係的結構化描述和編目數據。” 5.馮惠玲主編的《電子文件管理教程》認為元數據是“由電子文件系統自動記錄的關於文件形成時間、地點、人員、活動、文件系統、結構及內容方面的具體數據。” 6.“元數據可以理解為用來描述資源的屬性與特徵的信息。”-劉家真《電子文件管理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7.“元數據是對數據對象規範描述所形成的數據集合,通過計算機可讀的開放語言來標記元數據,就能在系統間發現、交換、轉換和理解相應的數字對象,支持系統間互操作。”-張曉林《開放元數據機制:理念與原則》,《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年3期。 以上描述雖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即元數據主要是動態地描述電子文檔各種特徵的信息數據集合,並且它能為分散的、由多種數字化資源有機構成的檔案信息體系提供整合的工具與紐帶。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元數據的認識在逐步深化。 檔案工作人員為便於理解,可以簡單把電子文檔的元數據視為兩方面:一是“著錄信息或著錄數據”。其中,“元數據元素就是著錄項目,元數據格式就是著錄項目之間關係的結構化表示,元數據編碼就是著錄信息的編制。”(劉越南《對電子文件管理元數據的再認識》,《檔案學通訊》2005年2期);二是電子文檔的內容、背景和結構等方面的信息。 國外學者將元數據喻為電子文件管理系統中的“血液”,足見元數據在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管理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元數據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元數據能協助數字檔案館構建信息檢索機制。元數據具有動態跟蹤功能,能夠即時動態地獲取電子文件管理的各項信息。在數字檔案館的海量信息庫中,藉助元數據,可以快速發現並獲取特定的信息單元。 2.元數據能維護信息的識別與讀取。電子文件所攜帶的元數據信息可以完整地記錄電子文件的原始狀態,能夠系統地映射出電子文件的信息內容、背景和結構等;還能夠映射出電子文件的生成環境和行政管理環境。只有在獲取數據對象的同時也獲取這些元數據信息,被檢索到的數據單元才是可理解的、可讀的。 3.元數據能保障電子文件的真實性與憑證性。元數據系統能夠跟蹤記錄電子文件從產生那一刻起的載體、設備及所用技術的變遷史以及使用干預該文件的整個歷史過程,即不論載體、設備、技術如何更新換代,不論使用者、使用人數的多少都全部作為歷史數據保存下來,記錄備案。這些為數字信息單元真實性和憑證性提供了重要的佐證。

元數據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

元數據的作用和意義: 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描述性數據信息,說明數據內容、質量、狀況和其他有關特徵的背景信息。其目的是促進數據集的高效利用,併為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服務。 幫助數據生產單位有效的維護和管理數據; 提供有關數據生產單位的各種有關信息供用戶查詢; 幫助用戶瞭解數據; 提供有關信息,以便用戶處理和轉換有用數據。 採用元數據可以便於數據共享。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C#中的元數據是什麼意思?

blog.csdn.net/...554681

“元數據”是什麼意思,能簡單解釋下嗎

一件事下出的定義 也叫概念

什麼是元數據檢索

是從元數據終結點(如 WS-MetadataExchange (MEX) 元數據終結點或 HTTP/GET 元數據終結點)請求和檢索元數據的過程

什麼是元數據管理及其作用?

一、系統簡介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GIS技術的發展,管理和訪問大型數據集的複雜性已成為數據生產者和用戶共同面臨的突出問題,數據生產者需要有效的辦法來組織、管理和維護海量數據。元數據作為描述數據的內容、質量、狀況和其他特性的信息的作用已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信息資源的有效管理和應用的重要手段。

二、系統功能

該系統具有新建元數據、打開元數據、導入文本文件、導入模板、打開質檢信息、批處理元數據等功能。

什麼是元數據

謝海洋 王素娟 元數據,英文拼寫為Metadata,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信息資源的管理領域中。在檔案界,最早使用“元數據”的是美國的電子文件管理專家戴維?比爾曼,他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表的有關電子文件管理方面的論文中首先使用了元數據這一術語。 元數據的概念目前在檔案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描述有: 1.元數據是“關於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其中,後一個Data是指被描述的信息資源,前一個Data則是指為理解該信息資源而存儲的有關信息,即元數據。這是元數據目前公認最為經典、通俗和簡潔的定義。 2.國際檔案理事會《電子文件管理指南》(1997)認為“元數據是關於文件的背景信息和結構的數據,是有關電子文件的技術性信息。” 3.《澳大利亞聯邦機構電子文件保管元數據標準》(1999)認為“文件保管元數據是關於電子文件背景的描述信息。” 4.英國國家檔案館《電子文件管理指南》(1999)認為“元數據是關於文件和文件集合的背景及其相互關係的結構化描述和編目數據。” 5.馮惠玲主編的《電子文件管理教程》認為元數據是“由電子文件系統自動記錄的關於文件形成時間、地點、人員、活動、文件系統、結構及內容方面的具體數據。” 6.“元數據可以理解為用來描述資源的屬性與特徵的信息。”-劉家真《電子文件管理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7.“元數據是對數據對象規範描述所形成的數據集合,通過計算機可讀的開放語言來標記元數據,就能在系統間發現、交換、轉換和理解相應的數字對象,支持系統間互操作。”-張曉林《開放元數據機制:理念與原則》,《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年3期。 以上描述雖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即元數據主要是動態地描述電子文檔各種特徵的信息數據集合,並且它能為分散的、由多種數字化資源有機構成的檔案信息體系提供整合的工具與紐帶。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元數據的認識在逐步深化。 檔案工作人員為便於理解,可以簡單把電子文檔的元數據視為兩方面:一是“著錄信息或著錄數據”。其中,“元數據元素就是著錄項目,元數據格式就是著錄項目之間關係的結構化表示,元數據編碼就是著錄信息的編制。”(劉越南《對電子文件管理元數據的再認識》,《檔案學通訊》2005年2期);二是電子文檔的內容、背景和結構等方面的信息。 國外學者將元數據喻為電子文件管理系統中的“血液”,足見元數據在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管理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元數據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元數據能協助數字檔案館構建信息檢索機制。元數據具有動態跟蹤功能,能夠即時動態地獲取電子文件管理的各項信息。在數字檔案館的海量信息庫中,藉助元數據,可以快速發現並獲取特定的信息單元。 2.元數據能維護信息的識別與讀取。電子文件所攜帶的元數據信息可以完整地記錄電子文件的原始狀態,能夠系統地映射出電子文件的信息內容、背景和結構等;還能夠映射出電子文件的生成環境和行政管理環境。只有在獲取數據對象的同時也獲取這些元數據信息,被檢索到的數據單元才是可理解的、可讀的。 3.元數據能保障電子文件的真實性與憑證性。元數據系統能夠跟蹤記錄電子文件從產生那一刻起的載體、設備及所用技術的變遷史以及使用干預該文件的整個歷史過程,即不論載體、設備、技術如何更新換代,不論使用者、使用人數的多少都全部作為歷史數據保存下來,記錄備案。這些為數字信息單元真實性和憑證性提供了重要的佐證。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叫元數據?
什麼叫大數據挖掘?
什麼叫年數總和法?
什麼叫倒數?
什麼形狀數據線耐用?
什麼叫倍數?
為什麼叫函數?
什麼叫代數式?
什麼叫元曲?
什麼樣的數據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