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為什麼最後被滅亡?

General 更新 2024-05-20

齊國是怎麼滅亡的?

公元前221年,在秦國“遠交近攻”分化瓦解的戰略攻勢下,在五國相繼被秦滅亡之後,初為春秋五霸之首,繼為戰國七雄之冠,立國長達845年的東方大國--齊國滅亡了。齊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訓是慘痛的。雖然以我們今天的歷史觀點事看,統一是有利於社會發展進步的。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齊國曾一度稱“東帝”,與秦分庭抗禮,政治經濟文化在列國中均佔優勢,是有條件統一全國的。蘇軾在《六國論》中分析六國滅亡的原因時說:“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但他也看到齊國不是因賂秦而亡,他的分析是:“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五國既滅,齊亦不免矣。”事災上也確實如他所說。

一、齊國衰亡的過程

齊國自太公封齊立國以來,尊賢上功發展經濟,便利農桑漁鹽,建立國本,後經管仲相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田氏代姜之後,威王、宣王勵精圖治,再振大國雄風,在戰國之七雄之中,首屈一指,居七雄之冠,孟子說齊宣王“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為了完成這一歷史重任,齊宣王進一步擴大了稷下學宮,經常躬聽有識之士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廣泛招賢納士,選賢任能,他以卓越的智慧和驚人的膽略伐魏,破燕,合縱抗秦,聯合韓、魏以攻楚,齊國的王業得到快速發展。

公元前301年,齊宣王死,子田地即位,是為齊國閔王。閔王即位之初,尚能承祖先餘烈,以兼併諸侯,統一天下為追求,以兼聽廣納,勵精圖治為要務,故齊國保持了強於天下的地位。他扶韓製楚,攻燕滅宋,合縱抗秦,使當時通過商鞅變法而崛起的強秦閉關多年“不敢窺兵于山東”。《史記·田完敬仲世家》記載:齊閔王三十六年,秦國派使者魏冉到齊國,傳秦王旨意,尊齊閔王為“東帝”,秦昭王稱“西帝”。當時的齊國地域廣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實力強大,齊閔王正猶豫不決,恰好這時蘇代從燕國來到齊國,在章華東門見到齊閔王。齊閔王就問他:“好啊,先生來了,我正有一個問題問您呢?秦國派魏冉讓我稱帝,您以為這事如何?”蘇代回答說:“這個問題問得太突然,希望大王接受秦使的請求,但不要準備真的稱帝。為什麼呢?秦國稱帝,天下會很安在地接受,大王如果稱帝,就會帶來很多麻煩。況且讓出帝號,以博取好的名聲,有好處沒有壞處。秦昭王稱帝,天下人厭惡他,大王您不稱帝,會受到天下人的擁戴,這是大的好處。試想天下兩帝,大王以為各國尊齊呢還是尊秦呢?閔王說:“尊秦”。蘇代又說:“如果大王放棄帝號,天下人愛齊呢,還是愛秦呢?”“閔王說:“當然是愛齊而憎秦了。”蘇代又說:“兩帝立約伐趙與伐桀宋,哪一個更有利?”閔王回答:“自然是伐桀宋。”蘇代又說:“與秦共為帝而天下獨尊秦而輕齊,放棄帝號則天下愛齊而憎秦,伐趙不如伐桀宋有好處,所以我勸大王放棄帝號來收取天下的信任。願大王仔細考慮一下。”在蘇代的分析勸說下,齊閔王放棄了“東帝”稱號。當時如果閔王能夠沿此思路繼續發揚威王、宣王遺風,積極進取,兼聽廣納,勵精圖治,保持好與五國的關係,一統天下的豐功偉業是有望得以實現的。

然而晚年的齊閔王,驕暴、好色、好樂、窮兵黷武,不聽諫言。《鹽鐵論·論儒》說他:“諸儒諫不從,各分散。慎到,捷子亡去。田駢如薛,而孫卿適楚。” 《戰國策·齊策六》則記載了齊閔王不聽諫言而殺死諫臣的事情:“齊負郭之民有孤?者,正議閔王,斬之檀衢,百姓不附。齊孫室子陳舉直言,殺之東閭,宗族離心。司馬穰苴為政者也,殺之,大臣不親。”可見,威、宣時代所形成的懸賞納諫、尊士貴士的良好政風,被閔王破壞殆盡。

晚年的齊閔王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致使國家破敗而百姓不堪。《大事記》雲:“齊之伐宋也,蘇代實啟之。秦......

為什麼齊國是最後一個被滅

秦國實行的策略是遠交近攻。齊國在東方,實力強而且距離秦國最遠,故最後遭到秦國的吞併。

齊國最後一個皇帝是誰怎麼死的

齊王田建,在位44年。

秦滅韓、趙、魏、楚等國時,他非但拒絕發兵幫助被滅的國家,反而向秦軍道賀。秦軍滅亡燕國後,齊國東部、南部和北部已經直接暴露在秦軍的兵鋒之下,但是他仍然不思抵抗,覺得秦國和齊國是盟友,秦軍不會來襲。結果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率兵從北方進攻齊國。齊國軍隊雖寡不敵眾,但是仍然孤軍奮戰。秦王告訴齊王,只要他投降,就封他做貴族,給他幾百裡的封地。於是齊王田建命令全國放棄抵抗。齊國滅亡後,秦王沒有兌現諾言,而是把田建放逐在松樹林裡,田建最後餓死了

齊國被誰滅掉的?

戰國晚期,齊仍保持著強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齊聯合韓、魏攻楚, 齊國文物大敗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齊聯合韓、魏連年攻秦,入函谷關,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骸、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次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攻秦,罷於成皋。又次年,齊滅宋。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餘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齊愍王逃入莒,被淖齒殺死。王孫賈與莒人殺淖齒,立愍王子法章為齊襄王。燕引兵東圍即墨,城中推舉田單為將。雙方相持達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單組織反攻,用“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滅韓、魏、楚、燕、趙後,使將軍王賁從燕地南攻齊國,俘虜齊王建,齊國滅亡。

為什麼齊國會滅亡?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國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秦滅六國時,齊國為何不戰而降

1、範睢提出的遠交近攻之計,秦國一直與齊國交好,所以秦攻五國而齊不救。

2、齊國四十年無戰爭,軍隊數量不少,戰鬥力卻不行(樂毅滅齊也嚴重打擊了齊國)。實戰很重要,臨武君荀卿論兵時就講到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齊國的技擊之士是亡國之兵。

3、史料:《資治通鑑》卷七始皇帝下二十五年:“初,齊君王后賢,事秦謹,與諸侯信;齊亦東邊海上。秦日夜攻三晉、燕、楚,五國各自救,以故齊王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君王后死,後勝相齊,多受秦間金。賓客入秦,秦又多與金。客皆為反間,勸王朝秦,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

齊國不是秦始皇滅的嗎,怎麼羋月那時候齊國已經滅了, 15分

前265年,齊襄王死後由其子田建即位,由母親君王后輔政。前249年,君王后逝世後,王后的族弟後勝執政。後勝為人貪婪,在秦國不斷賄賂之下,齊王建聽信了後勝的主張,對其餘五國袖手旁觀,也不加強戰備[39]。終於到五國滅亡後,齊王才頓感到秦國的威脅,慌忙將軍隊集結到西部邊境,準備抵禦秦軍的進攻。前221年,秦王在滅亡韓、趙、魏、楚、燕之後,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率領秦軍伐齊,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原來的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齊軍面對秦軍突然從北面來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秦國統一天下,在齊地設置齊郡和琅邪郡。自此秦國統一天下,並建立秦朝。 孫臏,生卒年不詳,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孫臏原名不詳,因受過臏刑故稱孫臏。 孫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谷縣阿城鎮、菏澤市鄄城縣北一帶),是孫武的後代。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明末清初有以孫臏、龐涓生平為原型的歷史小說《孫龐鬥志演義》,使孫龐鬥智的故事廣為流傳。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六國論 是齊國最後滅亡還是燕國

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後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後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

原文: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相關問題答案
齊國為什麼最後被滅亡?
賈寶玉為什麼最後當和尚不當道士? ?
趙國為什麼被秦國滅?
《道路自信 中國為什麼能》讀後感 ?
《中國為什麼有前途》讀後感 ?
泰國為什麼是東南亞唯一沒被殖民的國家 ?
趙國為什麼被秦國滅亡了呢? ?
為什麼成都被稱為天府之國? ?
中國為什麼不去收復南海的被佔領的群島 ?
中國為什麼不能多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