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物的採訪稿怎麼寫?

General 更新 2024-06-12

人物採訪稿怎麼寫?不是對話式的,最好有個例子

對父母進行的一次採訪

時間:

地點:採訪者:被採訪者:

採訪者:爸爸媽媽,現在我是採訪者,你們是被採訪者,我問你們答,可以嗎?

父母:可以.

採訪者:爸爸,我想請問一下,您最近的工作情況怎樣呢?

爸爸:現在還可以,不過09年的金融風暴還是有挺大影響的,現在正在慢慢恢復.

採訪者:媽媽,我想請問一下,您對子女教育的有什麼觀點或看法呢?

媽媽:現在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只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孩子過得舒服,玩得開心,而忽視了對孩子的培養,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孩子的依賴心理和厭惡勞動的思想.

採訪者:爸爸,請問您有什麼教育孩子的方法呢?

爸爸:我覺得應該讓保持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尊重的是孩子作為一個人而擁有的對於快樂、溫暖、安全、生存、愛、自由、交往、尊重、自我實現等等的需要.

採訪者:媽媽,現在很多家長為孩子請家教,請問您是怎麼看的?

媽媽:我覺得其實沒有什麼意義,最重要的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多思考,多做習題.不然請家教也是提高不了成績的.

採訪愛讀書的人的採訪稿怎麼寫

點:家裡

人物:爸爸

採訪記錄人:李蘊晗

採訪過程:

問:請問您愛讀書嗎?為什麼愛讀書?

爸爸:我愛讀書。書中有知識,書中有智慧,讀書可以知事明理,使自己成長、進步,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問:那麼請談一談您對“開卷有益”這一詞的說法。 爸爸:只要是書,去讀了去學了,抱著一個正確的態度去讀去學,對人都是有益處的。好的書,用積極的態度的去學習,吸收精華,不好的書用批判的眼光去讀去看它,從反面也能吸取教訓,獲得知識,這就是我對開卷有益的理解,這說明了只要是知識的東西你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去對待它,去學習它,去理解它,對人都是有用的。

問:那麼請問您一般喜歡讀些什麼書?

爸爸:從分類來講,我喜歡讀歷史、地理、人物傳記和科學一類的書。

問:讀完書後從書中得到了啟發嗎?這些啟發在生活和學習上有幫助麼?

爸爸:我讀譯本書,都受到一定的啟發。有寫啟發,直接用與我的生活供桌和學習,對我幫助很大,對我的能力提高很快,可以說讀書是我更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問:請問您有些什麼關於讀書的故事嗎?

爸爸:有。我小時,圖書不多,身邊的書籍也不多。有依次,我從別人那裡借來了葉永列的科普小說《未來世界》,在煤油燈下一口氣就讀完了,還不覺得過癮,一直讀到了天亮,這本書中提到的一些人類發展進步的設想,現在基本上都實現了,可以說是我讀的第一個科普啟蒙書,對我以後的學習幫助很大。

問:請問您一般是怎麼讀書的?能介紹一下讀書的方法嗎?

爸爸:我接觸一本書,首先看它的序,或者先看簡介,看完簡介以後再看看它的綱目,在閱讀前大致瞭解一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和故事梗概間架,然後根據時間安排,再去認真的仔細閱讀。

問:很多人讀書都常常會把一本書讀兩遍,請問您一般會麼?

爸爸:會的。有爭議的書,或者是寫得非常好的書,很感很有教育意義的書,我在第一遍閱讀的基礎上,都會更認真地讀第二遍,精彩的章節,甚至會讀第三遍,第四遍,有時還會做一些簡要的讀書記錄。所以,重要的觀點,精彩的故事情節,在我腦海裡都能記很久。

問: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請問你有這方面的經驗嗎?

爸爸:有,上面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每個人的知識積累和認識的水平是有限的,有些名著我們的能力還不足以讀一遍就能領會的這種程度,因此,我們必須要一遍,兩遍,三遍,多遍的去閱讀,去理解,甚至有些問題,讀更多遍仍然無法理解,這是閱讀的現實。但是有一點,每多讀一遍,多一次思考,就會多理解一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並不是說讀書讀一百遍你就會理解,而是說,讀書需要重複讀,讀多了,慢慢地你就領會了

採訪稿怎麼寫。

先時間地點人物。然後是兩個人的對話(前面有名字)給你一篇範文吧:

時間:1999年8月21 日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現在你是採訪者,我是被採訪者,你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

季羨林:那你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裡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閒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裡的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閒書。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後,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兒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讓看閒書。怎麼辦呢?我放學以後不回家,偷偷藏在一個地方看閒書。我看的閒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我是主張看閒書的,為什麼呢?苗苗你說說,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應該寫真事。

季羨林:是這樣。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裡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麵的大缸,叔父一來,我舞一趕緊把閒書藏到缸裡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學好數學。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一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一個文理貫通。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爺爺,有人耽我媽媽趕快給我找一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冷了。爺爺,您會那麼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學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係,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馬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書,鼓勵小孩背詩。我提個建議,應該再出一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裡選,加點兒注。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

求人物採訪稿範文一篇?

----對愛瑪客實習生郭**的採訪隨著暑假的到來,愛瑪客實習生已經分批上崗。那些已經上崗了的同學,他們的實習生活怎樣呢?這次,我們採訪了一位已經開始實習生活的同學,他是**學院**系06級的學生—郭**。郭**向我們介紹,他所做的工作是runner,即跑菜員。大家也許覺得這工作只是跟體力活差不多吧,其實不是這樣的。他在前臺工作,需要有快速的觀察能力,沒有的菜要及時補上,觀察要有準確及時性,換菜要有速度。我覺得,這對於一個人的反應能力還是埂很大要求的。同時,實習中郭**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對愛瑪客提出自己的幾點意見。工作方面:工作時間喝水不太方便。餐飲方面:準備的食物不太符合中國大眾的口味和飲食習慣。例如早飯中有米飯和咖喱雞,而中國人一般的早飯不會吃這些;同時,中國人經常吃的卻沒有,午飯的那些菜都是不常見的菜,中國的家常菜更是一道都沒有。也許,這反映了實習生的普遍感觸吧。愛瑪客畢竟是一個國際性的食品企業。主管基本上都是外國人。所以,提供的飲食等會偏向於西方人的口味。然而,既然今年在北京提供奧運餐飲服務,適當的增加一些適合東方人口味的食物,還是有必要的。對於自己所做的工作,郭**深有感觸的覺得,學到了很多。雖然是第一次打工,雖然才做了一天,但也深切感覺到了掙錢的不容易。大部分的大學實習生應該都有類似感觸吧。其中,郭**尤其提出,從工作中,學到最多的就是,工作要有協作性,和在場的每個人都要協作,只有這樣才能互相照應,做好工作。這和愛瑪客所倡導的團結協作精神相呼應。謝謝郭**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實習生活。希望他所介紹的能夠給大家一種啟迪,使大家在美好的2008,有個精彩充實的暑假。

採訪稿的格式是什麼?

先時間地點人物。然後是兩個人的對話(前面有名字)給你一篇範文吧:

時間:1999年8月21 日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現在你是採訪者,我是被採訪者,你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

季羨林:那你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裡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閒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裡的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閒書。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後,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兒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讓看閒書。怎麼辦呢?我放學以後不回家,偷偷藏在一個地方看閒書。我看的閒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我是主張看閒書的,為什麼呢?苗苗你說說,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應該寫真事。

季羨林:是這樣。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裡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麵的大缸,叔父一來,我舞一趕緊把閒書藏到缸裡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學好數學。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一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一個文理貫通。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爺爺,有人讓我媽媽趕快給我找一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冷了。爺爺,您會那麼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學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係,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馬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書,鼓勵小孩背詩。我提個建議,應該再出一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裡選,加點兒注。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

怎樣寫採訪稿的題目

其實非常簡單,第一原則就是“抓心”,具體的做法分四步:

海、把採訪稿先一條一條整理成條理分明的一個篇章;

2、 提煉每一條的核心關鍵點;

3、思考你的受眾群是誰;

4、把提煉出的關鍵點,逐一思考哪個更能抓這個受眾群的心

採訪稿怎麼寫?

怎樣寫好採訪稿

一、學會對採訪的材料進行剪裁。

我們採訪後,做了記錄,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並不等於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還得對布料進行剪裁,加工。同樣我們要想將採訪所得整理成一篇採訪稿,也得學會對材料進行剪裁,加工。

怎樣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據你的採訪目的,確定哪些內容應放在前面?哪些內容應放在後面?確定哪些是採訪稿的重點?重點內容應詳寫,次要內容可省去,或略寫。當然即便是重點內容,也未必要將被採訪者的語言全部寫進去,可以適當地摘其主要的寫出來,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斷章取義,斷章取義會曲解被採訪者的意圖的。

二、學會將採訪現場的環境寫入文章中。

採訪稿如果只寫採訪的過程,文章可能會顯得有些單調,我們在採訪時,應學會觀察:觀察被採訪者的環境佈置,觀察被採訪者的外貌,觀察被採訪者的神態變化……這一切可以適當地在採訪稿中寫出來,這樣文章會更加豐富有趣。

三、採訪稿中可將直接引接引用與間接引用相結合。

採訪稿如果都是一問一答式的對話,文章讀了會讓讀者覺得厭倦。我們在寫文章時,可以將直接引用與間接引用相結合。如介紹人物的經歷時,可用間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時,若用直接引用,文章會顯得更加真實感人。

回答者: trueno_ae86- 經理 四級 10-3 10:14

查看用戶評論(1)>>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4個人評價

0% (0) 不好

100% (4)

相關內容

怎麼寫採訪稿

對人物的採訪稿怎麼寫啊?我是六年級的 急需

新聞稿採訪稿怎麼寫

怎麼寫通訊稿,新聞稿和採訪稿?這三種分別有哪些不同...

怎麼寫人物採訪稿?

其他回答 共 3條

我知道

用較多的時間尋找線索、收集資料,並擬訂一個完善的採訪提綱

一般的新聞報道也很重視採訪的前期工作,記者應該善於研究分析資料,並以此為據寫出採訪提綱。但這種資料分析是有限的,採訪提綱也是粗略的。因為一般新聞採訪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個相對獨立的事實。所以,只要記者精於提問,往往就會有收穫。然而,單個的、相對獨立事實的深度對於深度報道是不夠的。在Why(原因)和How(怎麼樣)上的探究,使背景資料的收集和研究成為深度報道採訪前期工作中新聞工作者耗費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過對社會現實狀態和發展變化的研究分析,找準受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能否準確、敏銳、富有遠見地選擇報道題材直接關係到深度報道的成功與否。這就要求記者對現實生活要有敏銳的嗅覺,對社會動態有明智的把握。《中國青年報》的“冰點”是以深度報道見長的專欄,那些看似冷點的新聞事件,卻正是一段時間內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冰山一角”,新聞記者通過艱苦的調查研究在凌亂瑣碎的線索中找到適宜的報道題材。

其次,作好背景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新聞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補充性的歷史資料、展示事物間相互關係的資料、提供人物必要經歷的資料、數據性的事實等,收集並分析這些背景材料對深度報道採訪的前期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對報道的全過程也有深遠的推動作用,包括幫助記者獲得採訪機會、迅速進入採訪角色和取得采訪對象的信任。中央電視臺記者水均益為了能獨家採訪基辛格博士,就在準備了大量相關背景材料的基礎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點,然後直接打電話同基辛格的辦公室聯繫採訪事宜,還當面向辦公室工作人員闡述了基辛格接受採訪的種種好處,最終使基辛格接受了獨家訪問。

最後,擬訂一個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採訪提綱。採訪提綱是記者邏輯思維和思考問題層次的體現,一個好的採訪提綱,能夠幫助記者堅定信心,臨陣不亂、掌握採訪的主動權......

那天,鄰居的孩子說想採訪一個人,問我採訪稿怎麼寫

關於採訪稿,才放的人群需要明確,比如老人,病人,或者小孩子等等,相關的人群,就需要詢問對應的問題,這樣才能夠達到採訪的目的了。

人物採訪稿範文

地球變暖的採訪稿

親愛的爸爸:

1.您知道地球變暖是怎麼造成的嗎?

2.您知道地球變暖有什麼危害嗎?

3.你知道我們供該怎麼制止地球變暖呢?

4.地球變暖人類參與破壞了嗎?

謝謝您的支持與參與。再見!

獲得個人先進的採訪稿怎麼寫

。再詢問他選擇教育行業的原因,以及他對教育的見解。第二,你應該列舉一些熱點話題,詢問他一下對於當今熱點問題的看法,(關於學生的),有時最好在他回答後沉默3至4秒,會使他有些窘而再補充許多,這樣你會更容易的獲得想要的信息。你還可以以一個初一代表的身份,讓他說出對你們的期望。最後,要感謝他的配合,送上祝福。(事先你要做好充分準備,看一些關於教育的書,如果採訪人不理解被採訪人的意思,那就糗大了),希望你採訪順利!

相關問題答案
對人物的採訪稿怎麼寫?
被採訪稿怎麼寫?
人物新聞報道怎麼寫?
對公司的感謝信怎麼寫?
活動的新聞稿怎麼寫?
運動會的加油稿怎麼寫?
人物小傳範文怎麼寫?
人物小傳開頭怎麼寫?
人物形象介紹怎麼寫?
人字的繁體字怎麼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