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不受重用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解放後陳賡為何不受重用

他乃十位大將之一,解放後主要擔任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副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

1961年去世,年僅58歲。

其實,副總參謀長本身就與大軍區司令員平級,加之他去世較早,不能簡單的說不被重用。

但是,十位大將無一人進入過政.治.局。

反倒是57位開國上將中有很多人進入了政.治.局。

就軍內資歷而言似乎不太正常。

但就老.毛.的用人理念而言,似乎不無道理。

因為如果有資歷、有戰功僅能體現在戰爭時期,則不打仗時就無用武之地,繼而只能享受較高待遇、擔任一些虛職。

陳賡建國後不受重用

胡說陳賡大將軍建國後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後來調回國內穿建立了哈軍工

主管中國軍事工業發展,是重要的軍工領頭羊咋能說不受重用呢

請採納

陳賡建國後負總長為何不能扶正

一個資歷問題,建國後的總長依次是徐向前(1949.10-1954.10)聶榮臻(代:1950.初-1954.10)粟裕(1954.10-1958.10)黃克誠(1958.10-1959.09)羅瑞卿(1959.09-1965.12)。陳賡大將是1954年擔任副總長的,這個時候總長是粟裕大將,他肯定比不來粟裕啊。到58年陳被升任為國防部副部長,這是個實權職位肯定比副總長好些。

為什麼陳賡不追隨蔣介石?

蔣介石的救命恩人陳賡為何棄蔣而去

陳賡是黃埔一期畢業的。當時有“黃埔三傑”之說,比較公認的說法是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陳賡在黃埔畢業後一直受到蔣介石的賞識。因為陳賡在東征作戰中戰績卓著,擔任連長的時候就攻無不克。當時蔣介石把陳賡這個連調為總司令部的警衛連,陳賡擔任連長。

1925年10月第二次東征期間,有一次第三師和廣東軍閥林虎的隊伍相遇,在華陽附近被圍,情況危急。蔣介石命連長陳賡去傳令:不許撤退。幾個月前蔣介石與廖仲愷曾共同簽署連坐法令,規定“如一班同退,只殺班長。一排同退,只殺排長。一連同退,只殺連長。一營同退,只殺營長。一團同退,只殺團長。一師同退,只殺師長”。但第三師在敵人壓迫下已處於全線動搖之中,連想殺的人都找不著。

兵敗如山倒之時,蔣還站在那裡大聲叫喊,陳賡見狀上去背起蔣就跑,一直跑至河邊上船擺渡過了河,方才脫險。

蔣後來感慨道:“幸仗總理在天之靈,出奇制勝,轉危為安。”話雖這麼說,卻也知道是陳賡實實在在救了他一命。

但陳賡從內心看不起蔣,為什麼看不起蔣呢?

1949年退到臺灣的一位國民黨軍人――一位退役後的老將領――曾經給陳賡的家裡來了一封信,他說,我的老班長當年就看不起蔣,就嫌蔣介石在作戰指揮間隙打開收音機聽上海的股市,認為蔣不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

“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當年的陳賡是一門心思革命,進入黃埔軍校。進入軍校就是革命,就是解放,就是救亡。但當他看見蔣校長在一邊指揮作戰,一邊聽上海的股市時,就知道蔣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不是他要跟的人,所以最後棄蔣而去。

陳賡離蔣而去時編了一個什麼理由?就像我們慣常的理由一樣,老母病重,需要照顧。蔣微微一笑,批准了陳賡離開。實際上蔣也知道陳賡要離開了,要走了,但是蔣沒攔陳賡,知道攔也攔不住,陳賡就這樣走了。

據陳賡後來回憶,以蔣介石那麼聰明的腦瓜子,我編這個理由,他是不相信的,是騙不住他的。

1931年陳賡在鄂豫皖蘇區作戰,身負重傷,鄂豫皖蘇區沒有辦法治好他的傷,只好把他祕密轉移到上海,在一個跟我們黨有關係的醫院裡治療。

可是非常不巧,也非常倒黴,正好趕上了顧順章叛變,顧順章把陳賡給指認了,陳賡在上海被捕。

蔣介石一聽說把陳賡抓了,大喜過望,下令給陳賡好好治傷,另外把他勸過來,不要跟著共產黨幹了,陳賡絲毫不為所動。

一天,蔣身邊的人興奮地跟陳賡說,校長要來看你。陳賡堅持不見。來人說,委員長已經走到門口了,你不見也得見。蔣介石進來後,陳賡在病房裡抓起一張報紙擋住臉。蔣介石見陳賡有意擋住臉不想見他,便走到陳賡的右面,陳賡把報紙移到右邊,蔣介石又走到陳賡的左邊,陳賡又轉過來把報紙移到左邊。

蔣明白了,陳賡不想見他。蔣只有離開,跟身邊人說了一句,好好給他治傷。

陳賡最終能從上海脫逃,今天,我們比較公正地審視那段歷史,可以看見,是蔣介石放了陳賡一馬。如果蔣介石不放陳賡,陳賡是無法脫逃的。蔣介石殺共產黨人無數,連與蔣長期共事,先後任黃埔軍校教育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的鄧演達,本不是共產黨人,只是什麼“第三黨”,且還有陳誠在一邊說情也不能倖免,堅決殺掉。如此騰騰殺氣,對被捕的共產黨人來說,他的電報就是斬立決,唯獨放了陳賡,為什麼?

當然,一個原因是陳賡當年救過他的命,蔣還是念這個舊情的;第二就是陳賡不僅在共產黨軍隊中影響很大,他在黃埔一期,包括二期、三期的學員中,也具有重大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是不得不顧忌的,如果他把陳賡殺了,他在整個黃埔系中的威望都要受影響。

我們從這些歷史來看,......

陳賡建國後不受重用

他乃十位大將之一,解放後主要擔任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副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

1961年去世,年僅58歲。

其實,副總參謀長本身就與大軍區司令員平級,加之他去世較早,不能簡單的說不被重用。

但是,十位大將無一人進入過政.治.局。

反倒是57位開國上將中有很多人進入了政.治.局。

就軍內資歷而言似乎不太正常。

但就老.毛.的用人理念而言,似乎不無道理。

因為如果有資歷、有戰功僅能體現在戰爭時期,則不打仗時就無用武之地,繼而只能享受較高待遇、擔任一些虛職

陳庚建國後為啥沒有被重用

陳庚是國民黨官員。

陳賡是共產黨大將。

聶榮臻建國後不受重用

建國後,歷任中央軍委祕書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國防科委主任,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發明協會名譽會長。1966年在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上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77年、1982年當選為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80年辭去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職務)。是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屆中央委員。

聶榮臻和陳賡 有比性嗎

955年授銜時,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在十大將中排第四位。那麼,陳賡為什麼沒能授元帥呢?他有授元帥的可能嗎?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首先論資歷,陳賡是沒問題的。先說黨內資歷,陳賡早在1922年就入黨了,當時全國也只有區區200多名黨員。到1955年時,這200多人死的死,叛的叛,退的退,留在黨內的連十分之一都沒有了,除了毛劉周朱四大領袖外,也就剩下董必武林伯渠李維漢李富春李立三肖勁光寥寥數人了,而陳賡就是這寥寥數人中的一位。再論軍隊資歷,人們都知道陳賡是黃埔一期的,而且是一期的佼佼者,三傑之一。徐帥是陳賡同期同學,但徐在學校時籍籍無名;至於林帥,則是低陳賡三期的小師弟。此外,徐林是入校才入伍的,而陳賡入校前就有多年行伍生涯了。他1916年和彭帥一起參加湘軍,同屬魯滌平部下,同團不同營罷了。如果這麼算軍齡的話,十大元帥十大將中只有朱帥、劉帥和張雲逸早於他,彭帥、賀帥和他同年,(賀帥是這一年開始兩把菜刀鬧革命的,)其他人則都晚得很。到1927年,陳賡已經先後在唐生智、賀龍部隊當了營長,營級職務雖不算高(如果陳賡追隨蔣介石的話,至少能混到團長一級),但在十大元帥中也就排在朱、劉、賀、葉、聶、陳之後,和彭、徐平級,高於林、羅。

如果論戰功,陳賡也不遑多讓。紅軍時期就不說了。抗戰時期,他指揮的386旅被美國武官稱為中國最好的旅,打過很多漂亮仗,比如他獨立指揮的神頭嶺、長樂村、香城固伏擊戰,還有在劉伯承徐向前指揮下打的七亙村、響堂鋪等戰鬥,都戰績輝煌,把日寇打得很痛,氣的日寇叫囂要“專打386旅”。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陳賡所部直接受中央軍委指揮,獨立行動,在這期間又打了很多漂亮仗,最著名的就是殲滅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這可是蔣介石的起家部隊。解放戰爭頭三個月,陳賡一個縱隊殲滅敵軍的數量就佔全軍的五分之一!成績之大讓中央都坦陳出乎意料之外。後來,陳謝與劉鄧、陳粟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掀開了戰略大反攻的序幕。陳賡部屢打勝仗,建立了豫西根據地,而劉鄧在大別山打得不好,只能率中原軍區遷到陳賡地盤。淮海戰役時,劉鄧主力由於在大別山被打殘,打黃維兵團時除了華野配合外主要是靠陳賡所部完成的。此外,陳賡還參加了渡江戰役,南線大包抄,解放大西南,其間,就戰略方針問題與林彪發生過幾次異議,因為正確,最後都得到毛澤東的支持。建國後,又參加了抗法援越戰爭和抗美援朝,可以說是戰功顯赫。現在一般軍史愛好者都認為我軍有五大名帥: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其實陳賡的軍事水平並不亞於五大名帥甚至有過之,所立軍功也不遜於他們。

論個人素質,陳賡也是出類拔萃的,他既有膽略又有謀略,有戰略視野也懂軍政策略。陳賡給人印象是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好開玩笑,其實他的內心十分縝密,心細如髮。那時不興測智商,如果測的話,陳賡絕對高智商。

既然如此,陳賡為什麼沒當上元帥呢?

當年評定軍銜主要看四個因素:資歷、職務、軍功、山頭。陳賡沒能當上元帥主要是職務太低,僅僅是副總參謀長。那麼,他為什麼職務這麼低呢?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也是主要原因,陳賡太聰明太能幹了,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個聰明誤不是說陳賡自作聰明,而是說,由於他的聰明能幹導致了他命運的改變。現代社會,人擇業講究雙向選擇,而那個年代,陳賡作為一名黨員,只能服從組織安排,也就是說只能有單項選擇,這樣,命運就不能由自己做主了。第二個原因是他跟錯了人。

先說第一個。

陳賡13歲當兵,21歲上黃埔,本來應該一直從事軍事工作,就像徐向前林彪那樣,但1926年他卻被派到蘇聯學習特工,因為他聰明機警,適合這一行。這次學習使他的人生之路發生改變,可......

陳賡為什麼在徐向前之後

1.軍齡資歷耿徐向前雖然為陳賡學弟,但是陳賡的軍齡短。陳賡是在徐向前都當上紅四方面軍後才當上紅四方面軍的師長的37年抗戰,徐是八路軍129師副師長,陳是他手下的386旅旅長 2.元帥一般是紅軍時期的擔任軍團長以上職務,八路軍的師長、師政委以上 3.在內戰時期,陳賡有特殊經歷:救蔣介石,被俘四個月。雖然早就講明,但仍是敏感 4.新中國成立後二人職務 5.陳的綜合能力不如徐

陳賡要是投了國民黨是什麼軍銜

陸軍中將

因為有之前經歷,蔣曾註明其不能重用,但陳賡交際能力一流,留在國軍中混得也差不了,又有救過蔣的命,時間一久,必會重用。

相關問題答案
陳賡不受重用的原因?
詹才芳為什麼不受重用?
認為英語不重要的原因?
手機網絡不可用的原因?
傅秋濤為什麼不受重用?
無線網不能用的原因?怎麼辦? ?
郭汝瑰解放後為什麼不受重用 ?
韓劇受歡迎的原因作文?
不生二胎的原因調查?
突然不來月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