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為什麼要私有化?

General 更新 2024-05-27

為什麼國有企業一定要改成私有化企業

利潤是伴隨風險的。國企底子大,追求的是穩定不是高利潤,所以不論是企業經營思路還是員工個人打算都不會冒進。私有化不但意味著賺錢盈利的私有,同時意味著經營風險的私有,對經營者而言,盈利願景及主動性更加強烈,所以成功的機率也就更高。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國企畢竟佔有政府支持、稅收扶持等各方面的特殊資源,私企是不對等的。

為什麼最近好多公司都在私有化

對於控股股東有較大好處,往往是好公司才私有化。 1、私有化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裡的股份全部(或絕大部分)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使該公司股東很少,分散度不夠,不再滿足上市流通性的要求,從而使得該公司退市。 2、私有化的前...

上市公司為什麼要私有化?有什麼好處嗎?

似有化做決策就沒有那麼多程序 簡化流程 提高決策效率

上市公司為什麼要私有化退出股市?

股市最大的作用就是融資,退出的話就說明這個公司不缺錢,但上市公司中好像沒有,退出的都是虧損股,順便問下你知道那隻退出了嗎?

公司私有化是什麼意思?麻煩介紹清楚點。謝謝!

私有化是由一兩個最大的股東以某個議定的價錢收購其他所有股東手裡的股票,然後這些股票就不需要在市場上交易了,所以“在聯交所上市地位將被撤銷”,由上市公司變成為私有公司。其他股東拿了錢走人,從此跟公司沒有關係。 一般是大股東提出私有化建議,然後全體股東投票,有一些條件,好像是超過90%的股數同意,並且少於10%的股東(按人數而不是股數)反對,具體記不得了,大概是這樣,私有化建議才得以通過。通過的話就少數服從多數,不想賣的也得賣(給大股東)了。如果不通過,大股東可能提高出價,再投票。有的最後也沒通過,那就作罷,什麼也不改變。不管私有化成功或不成功,散戶手裡的股票顯然都不會是廢紙。 大股東一般不可能已經持有90%以上股份,聯交所規定在交易的上市公司散戶手裡必須有25%以上的股份。 一般大股東提出的私有化價格肯定比現在市場價格高(否則誰答應賣給你?還不如在市場上賣),所以私有化建議公佈後股價會大漲一下,漲到不超過私有化價格的位置,如果私有化未獲通過,又會跌回。

什麼是上市公司私有化?

什麼是上市公司私有化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指由上市公司大股東作為收購建議者所發動的收購活動,目的是要全數買回小股東手上的股份,買回後撤銷這家公司的上市資格,變為大股東本身的私有公司,即退市。這是資本市場一類特殊的併購操作,它與其他併購操作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目標是使被收購上市公司下市,由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分類上市公司私有化根據不同的依據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具體而言,按照私有化手段的不同,上市公司私有化可以分為通過要約收購實現的私有化、通過吸收合併實現的私有化、通過賣殼實現的私有化。其中,通過要約收購實現私有化是指控制權股東或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向目標公司的全體獨立股東發出收購要約,將上市公司私有化。控制權股東或其一致行動人還可以通過吸收合併目標公司實現該公司的私有化,即與目標公司(被合併方)簽署公司合併協議進行私有化。通過賣殼實現的私有化,是指將上市公司的資產置換出來,同時將殼資源出售的一種私有化方式。依據實施者的不同,上市公司私有化可分為控股股東私有化、外部接管者私有化以及管理層私有化。從私有化的意圖來說,上市公司私有化又可以分為主動私有化和被動私有化。其中被動私有化又稱為強制退市,是指上市公司因經營不善、業績不佳,不再滿足《證券法》和《公司法》中相關的上市條件時被迫退市。而主動私有化作為資本運營的一種手段,有利於企業更好地整合資源,提升公司價值,實現戰略目標。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前提條件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前提條件有兩個:一是因股票價格過低,市場估值偏低,而公司的大股東和管理層卻對公司的長期發展看好,從而使得控股股東認為把上市公司變為私有公司更有利於其長期發展。二是大股東與上市公司存在關聯或同業競爭,並且股權關係相對簡單,大股東有絕對控股的地位,實施私有化可為資本運作提供足夠的空間。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渠道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力量通常來自於兩大渠道:一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自己掏錢收購唬眾股東的股份;二是上市公司自己掏錢收購公眾股東的股份,簡稱“股份回購”。

私有化是什麼意思

私有化是由一兩個最大的股東以某個議定的價錢收購其他所有股東手裡的股票,然後這些股票就不需要在市場上交易了,所以“在聯交所上市地位將被撤銷”,由上市公司變成為私有公司。其他股東拿了錢走人,從此跟公司沒有關係。 一般是大股東提出私有化建議,然後全體股東投票,有一些條件,好像是超過90%的股數同意,並且少於10%的股東(按人數而不是股數)反對,具體記不得了,大概是這樣,私有化建議才得以通過。通過的話就少數服從多數,不想賣的也得賣(給大股東)了。如果不通過,大股東可能提高出價,再投票。有的最後也沒通過,那就作罷,什麼也不改變。不管私有化成功或不成功,散戶手裡的股票顯然都不會是廢紙。 大股東一般不可能已經持有90%以上股份,聯交所規定在交易的上市公司散戶手裡必須有25%以上的股份。 一般大股東提出的私有化價格肯定比現在市場價格高(否則誰答應賣給你?還不如在市場上賣),所以私有化建議公佈後股價會大漲一下,漲到不超過私有化價格的位置,如果私有化未獲通過,又會跌回。

我看財經新聞上說“xx公司宣佈私有化”是什麼意思?公司本來不就是私有的嗎?

股份被大股東100%收購

上市公司私有化有什麼好處 是不是做的不好私有化

對於控股股東有較大好處,往往是好公司才私有化。

1、私有化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裡的股份全部(或絕大部分)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使該公司股東很少,分散度不夠,不再滿足上市流通性的要求,從而使得該公司退市。

2、私有化的前提,往往是公司前景良好,而控股股東認為當前公司股價明顯被低估,所以此時股價很便宜,大量買回股票,有利可圖。私有化後,控股股東極大地減少了讓其他股東分享公司受益的損失,增強了對公司掌控力,受投資機構、監管機構的制約也少,並且不再有上市時的強制性信息披露要求,也節省了很多信息維護成本...有不少好處。

主動私有化的公司往往是有前景的好公司(只有好東西,才不願與人分享),跟被迫退市的爛公司不一樣。

360為什麼私有化

6月17日,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360董事長周鴻禕發出內部信,宣佈360將從納斯達克私有化退市。據瞭解,360董事會已收到公司董事長和CEO周鴻禕、中信證券或其子公司、GoldenBrickCapitalPrivateEquityFund、華興資本或其子公司和紅杉資本中國公司或其子公司的初步非約束性收購函,收購該公司所有他們或他們的子公司不持有的已發行A類和B類普通股。

周鴻禕在內部郵件中透露,私有化是360在反覆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後的審慎決定,更是加速業務全面升級、拓展業務發展空間的重要一步。為此,360公司董事會將成立一個由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來評估該要約,而該特別委員會將聘請獨立的財務和法律顧問來幫助評估。

消息公佈後,奇虎360股價盤前大漲12.13%,報收於74.06美元。

值得玩味的是,周鴻禕在內部信中有這麼一段話,“這些發展,離不開國際資本市場的支持,360人也秉持感恩之心,以我們特有的奮鬥精神,持續創新,以高速的業績增長回報了國際資本市場。然而,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認為,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並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

很明顯,雖然從2014年開始,360動作頻頻——4億美元投資酷派,2億人民幣入股磊砢,但仍然沒有喚起被腰斬的股價迴歸。要知道,在2014年之前,360以每年100%的盈利突破了100億美元的估值,那時候,排名第三位(阿里還未上市)。

所以,在360宣佈私有化之後,有人在朋友圈調侃,“在360不惜一切的努力之後,私有化或許是喚醒股價的唯一機會了。”截止到目前,受到私有化的影響,360股價大漲11%,而這僅僅是開始。

朋友圈的調侃固然缺乏善意,但周鴻禕的確值得憤怒。因為無論是跟對手小米,還是跟如今A股的寵兒樂視、暴風影音相比,在360的心裡,從來不會想,“他們究竟強在哪兒”,因為他們壓根就不相信,小米、樂視、暴風影音比他們強。

關於私有化,周鴻禕最早曾在2011年時做過表態。當時正值做空機構Citron(香椽)多次發佈對360的做空報告。當時的周鴻禕對記者表示,對中概股私有化現象不理解。他認為,上市公司有較大透明度,在 享受國外資本市場和股民巨大回報之外,就應該接受資本市場的考核,也應該承擔市值的上下波動。周鴻禕強調稱,奇虎360將會堅持上市之路。

但如今,奇虎360對於私有化的態度已經發生巨大的轉變。此外,奇虎董事會提醒公司股東和其他考慮交易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公司目前只是接到了這份非約束性私有化提議,尚未作出任何決定。不能保證買家會給出最終的正式報價,也不能確保將來會達成任何交易。

周鴻禕說,360在2014年營業收入摺合人民幣超過86億元,淨利潤超過21億元。2014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06億元,現金超過100億元,財務總體非常健康。私有化是實現360公司價值最大化的必然選擇。

但現在,中概股私有化並非孤例,除了近期在A股受到熱捧的暴風科技之外,在美國上市的邁瑞醫療、世紀佳緣、人人等也相繼選擇私有化。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也曾表示,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迴歸A股是必然,有四種互聯網公司更適合選擇在國外上市:一是國外有非常牛的對標公司,比如滴滴、快的有對標公司Uber;二是市值足夠大,比如像阿里巴巴這樣千億市值的公司,在今天市場環境下,到了一定體量選擇去美國上市;明確國家產業政策導致不能在中國上市的公司,比如博彩類,雖然到了美國也可能因為國內相關政策的不確定性而“生不如死”,但起碼在國外有機會上市;第四種是出於個人原因作出的判斷。

“......

相關問題答案
公司為什麼要私有化?
公司為什麼要標準化?
公司為什麼要培訓?
公司為什麼要註冊商標?
公司為什麼要融資?
公司為什麼要發票?
公司為什麼要上市 ?
一個大公司為什麼要開設許多的子公司? ?
新公司為什麼要離職證明! ?
公司為什麼要進行績效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