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怎麼引起的?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所謂的“扁平足”是怎樣的?怎樣形成的?

扁平足俗稱「鴨母蹄」,指足部在站立或踩地時,內側縱弓塌陷或消失,足底因而變得扁平,甚至平貼近於地面。【扁平足與足常的關係】人類的腳底有三個足弓,形成一個拱形的結構,提供適度的彈力和扭力,在行走或跳躍時,可緩衝腳部所受的地面反作用力,達到吸震的效果。還有分散承重的功能,可將身體的重量平均分散到腳底各點,讓我們得以站立時保持平衡穩定,行走時重心能順利轉移到各正確位置,讓我們能隨意地進行各種跑、跳活動。其中的「內側縱弓」位於第一跖骨和後足跟之間,由五塊骨頭所形成(第一跖骨、第一楔狀骨、舟狀骨、距骨、踵骨)。所謂「扁平足」,就是指舟狀骨向下移位,造成內側縱弓塌陷,在踏地時內側縱弓消失,後足部也會呈現「外翻」的現象。足弓的成長過程從出生到兩歲的幼兒,腳底脂肪甚多,韌帶比較鬆弛,所以這個階段的足弓並不明顯。而在滿兩歲到八歲之間,隨著孩童運動量逐漸增加,足底壓力也跟著增加,再加上粗動作的發展、生活經驗及環境的刺激,肌肉力量會慢慢成熟,足底筋膜慢慢地呈現彎曲,形成所謂的「足弓」。【形成扁平足的原因】先天因素:先天性跗骨黏合、韌帶鬆弛、肌肉張力太低,或來自遺傳。後天因素: 1.在孩童時期足弓缺少刺激,腳部的肌肉、韌帶缺乏鍛鍊,力量不足,造成足弓發育不良。幼童太早穿鞋,或者長期穿著不合適或不正確的鞋子也容易造成扁平足。 2.後天性的成人扁平足是指足弓原本正常但是因為許多不同的因素而造成次發性足底足弓消失,這些因素包括後脛肌腱功能失調、類風溼性關節炎、中足關節炎、骨折、神經肌肉不平衡或腫瘤等造成,其中以後脛肌腱功能失調為最常見,它是後脛肌腱本身退化或斷裂造成足弓逐漸消失。或長時間站立、搬擡重物、過度的舉重和跳遠,及外傷、發炎、神經麻痺等,也都會造成足部生物力學異常,而形成扁平足症狀。【扁平足相關症狀】 1. 兒童時期:扁平足的小朋友多半沒有症狀,只是會出現足弓塌陷、走路容易跌倒、腳部容易疼痛疲勞、腳跟外翻、走路內八或外八、鞋跟內側比外側磨損快等。 2.青少年期:扁平足的併發症通常是在青春期以後才會發生。由於體重和活動量的急遽增加,使得足部的軟組織反覆地受到過量的負荷,同時因為足弓塌陷,易造成腳底的血管和神經受到壓迫,使足部產生疲勞感。足部韌帶的過份拉扯,經常會發生慢性足部肌肉拉傷、肌腱炎、足底筋膜炎、跖痛、小腿痛及膝蓋疼痛等併發症。另外不對稱的扁平足在站立時容易導致長短腳,因而造成骨盆不正,更會進一步惡化成為脊椎側彎。扁平足除了多會附帶患有腳踝及步姿的毛病,還容易造成足部有不正常的內旋動作,站立時感覺到身體的重量集中在雙腳的內側部位,腳後跟的跟骨往外傾斜等,同時後足部會呈現外翻的現象,而造成外翻足。 3.成年及中老年時期:足弓原本正常但是因為許多不同的因素而造成足弓消失,在糖尿病、高血壓、肥胖、足部內側曾受傷或手術等族群中比例較高。患者開始時在足踝內側疼痛、腫脹,尤其活動時明顯疼痛、無力,然後慢慢足弓開始消失,無法從事一些先前的運動。【扁平足的分類】柔軟性扁平足:絕大部份的扁平足在站立時內側縱弓塌陷,而懸空不負重時,腳弓又會重現,此屬於柔軟性扁平足。堅硬性扁平足:有些腳本身具有先天性異常,如跗骨黏合,或一些神經肌肉毛病,如腦性麻痺等,不管站立或懸空均呈扁平,屬於堅硬性扁平足。【如何避免扁平足發生】 1. 在幼兒發育成長階段,應該多給予鍛鍊足部肌肉、韌帶的機會。平時儘量減少穿鞋的時間,讓幼兒在家多打赤腳,如能光著腳ㄚ子在草地或砂石地上玩耍更好。 2.多做跑、跳的動作,如跳彈跳床、跳繩、跳房子等彈跳的遊戲。使肌肉和韌帶得到適度刺激,才可以使足弓得到良好......

造成扁平足的原因是什麼

扁平足由多種情況引起,包括先天遺傳,後天肌肉乏力,韌帶鬆弛以及肥胖等引起。

為什麼扁平足走不了長路,要科學原理,怎樣辨別是不是扁平足

扁平足是一種遺傳的病,因為腳後跟的一塊骨頭缺少,所以走遠路的時候會覺得很累。當然生活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是走路比較慢,不能進行長跑,速度比較慢,但是對一梗的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是當兵不行。

平足和扁平足有什麼區別麼

平足症(flatfoot)是指先天性或姿態性導致足弓低平,足部軟組織鬆弛,跟骨外翻等畸形。

病因

一、先天性平足症的致病因素有:

1、足副舟骨、足舟骨結節過大,脛後肌附著處軟弱。

2、第1跖骨較短,其他跖骨承受重力過多,促使足弓扁平。

3、足跗骨間軟骨性或纖維性聯合。

二、後天致病因素有:

1、雙足長期負重站立,體重增加,長途跋涉過度疲勞,維持足弓肌肉、韌帶、關節囊及腱膜等軟組織逐漸衰弱,足弓逐漸低平。

2、長期有病臥床,缺乏鍛鍊,肌萎縮,張力減弱,負重時足弓下陷。

3、穿鞋不當,鞋跟過高,長期體重前移,跟骨向前下傾斜,足縱弓遭到破壞。

4、足部骨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骨關節結核等。

5、脊髓灰質炎後遺平足症。

病理改變

平足症根據軟組織的病理改變程度不同,分為以下兩種:

1、易變性平足症(flexible flatfoot):即姿態性平足症。比較常見,軟組織雖然鬆弛,但仍保持一定彈性,負重時足扁平,除去承受重力,足可立即恢復正常,長期治療效果滿意。

2、僵硬性平足症(埂igid flatfoot):即痙攣性平足症。多數由於骨聯合(包括軟骨性及纖維性聯合)所致,手法不易矯正。往往合併腓骨肌痙攣。足跗關節間跖面突出,足弓消失,跟骨外翻,雙側跟腱呈八字形,距骨頭內移,呈半脫位,距骨內側突出,有時合併腓骨長、短肌及第3腓骨肌痙攣。嚴重者距骨極度下垂,縱軸幾乎與脛骨縱軸平行,足舟骨位於距骨頭上。足前部背伸,跟骰關節外側皮膚鬆弛,足外側形成皮膚皺褶。

相關問題答案
扁平足是怎麼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怎麼引起的?
腦出血是怎麼引起的?
胃熱是怎麼引起的?
神經炎是怎麼引起的?
結核病是怎麼引起的?
甲溝炎是怎麼引起的?
魚鱗病是怎麼引起的?
惡性腦瘤是怎麼引起的?
小兒腦炎是怎麼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