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的重要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05-27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重要性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全局高度,深刻闡述了事關宣傳思想工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一步明確了今後工作的方向目標、重點任務和基本遵循。講話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要求我們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鬆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

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意識形態屬於觀念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工作關係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立什麼制等重大政治方向問題。在我國,居於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些系統化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規定著我們的國家性質、政權性質,指引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方向,必須毫不動搖地加以堅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的。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生產力和綜合國力得到極大增強,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要不斷鞏固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就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從根本上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沒有紮紮實實的發展成果,沒有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空談理想信念,空談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空談思想道德建設,最終意識形態工作也難以取得好的成效。所以,只要國內外大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不能也不應該改變。這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100年不動搖的根本要求,也是解決當代中國一切問題的根本要求。

但是,這並不是說只要經濟工作搞好了就可以萬事大吉。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經濟工作搞不好會出大問題,意識形態工作搞不好同樣會出大問題;經濟工作搞好了,意識形態工作搞不好也會出大問題。世界上有些國家和地區成功領導了經濟起飛的執政黨,不僅沒能鞏固住自己的執政地位,反而在創造經濟奇蹟之後丟掉了政權。

所以說,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既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既要切實做好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為意識形態工作提供堅實物質基礎,又要切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為經濟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為中心工作而忽視意識形態工作,也不能使意識形態工作遊離於中心工作。鞏固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不能說只要群眾物質生活好就可以了,這個認識是不全面的。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精神上喪失群眾基礎,最後也要出問題。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

意識形態領域很不平靜

強調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絕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

國際上,圍繞發展模式和價值觀的競爭日益凸顯,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趨頻繁,意識形態領域滲......

如何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在今年8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了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長遠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標、重點任務和基本遵循。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深入學習、深刻領會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在講話中對宣傳思想工作、尤其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精闢、深刻的闡述,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從而明確了意識形態工作的定位。深刻領會講話精神,要求我們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

從歷史經驗看,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表明,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一個社會能否和諧穩定,一個政黨能否穩固自身的執政地位,既取決於國家的硬實力如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技術實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如民族精神感召力、民族凝聚力、意識形態的整合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等。意識形態建設是整個國家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意識形態領域內統一的指導思想,出現了意識形態的安全危機,整個社會就會陷入一盤散沙,國家自身的安全也就無法保障,黨的執政地位也無法鞏固。

如何認識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

應該說,這些年我們各個高校對意識形態工作是重視的,都做了許多事,也取得了不少成績。高校多年來一直保持穩定,這是很重要的因素。當然,高校和社會是密不可分的,當前社會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著太多問題,甚至很突出、很尖銳,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這些年一些高校意識形態問題時有發生,在座的高校幾乎都發生過,有的還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挑戰隨時都在面對。有些是來自社會的挑戰,有些是來自校內的挑戰,在政治信仰方面有些情況並不樂觀。抓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我們高校責任和任務很重。

要進一步深化對意識形態工作的認識。意識形態關係方向、道路、思想、制度。在和平環境,作為執政者,反腐放鬆會鑄成大錯,意識形態失管同樣會鑄成大錯。前蘇聯就是慘痛教訓。回顧分析蘇聯解體,很大程度上是意識形態混亂,造成人們思想混亂,全面否定,最後政權垮臺。我們抓意識形態工作一定要看到意識形態在方向、道路、思想、制度上的影響,切實把我們的思想統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上來。要在深化認識中,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這應表現在領導責任的落實上。在對重點人、重點事的處置上。我們要求,在處理重點人、重點事上,學校黨政主要領導一定要靠前指揮,積極參與,亮明態度,提出辦法。

國家意識形態的概念與意義。

意識形態領域是意識形態方面、範疇、範圍內的精神層次的概念,屬上層建築,重點在意識形態,而意識形態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上形成的系統的思想觀念,代表了某一階級或社會集團(包括國家和國家集團)的利益,又反過來指導這一階級或集團的行動,依據這個定義,它有三個特徵: 第一是群體性,即不是個別人的思想觀念,而是已被某個群體(階級或社會集團)所接受的思想觀念,代表這個群體的利益並指導其行動;第二是系統性,即不是支離破碎的想法和觀念,而是形成了體系;第三是歷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上形成的。

為什麼中國政府總是強調意識形態重要性

指在統一思想

如何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一是堅持理論自覺。對於實踐之於社會主義的意義,列寧說過這樣的一段話:\\“根據書本爭論社會主義綱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深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天只能根據經驗來談論社會主義。\\”實踐自覺呼喚和要求理論自覺。所謂理論自覺,就是自覺主動地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主觀認識之間的矛盾,儘可能正確地反映它和解決它;所謂理論自覺,就是在探索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批判性反思和規範性矯正的狀態。在領導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鄧小平始終強調,我們現在做的事都是一個試驗,我們的辦法是不斷總結經驗,及時地、經常地總結經驗教訓。 \r\n  二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始終是理論創新需要回答的前提性問題。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每一次重大的理論創新,都蘊涵著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一次新的思考和理解。當前國際國內社會的複雜性,決定了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之於理論創新的極端重要性。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正當性的唯一道路,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的統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價值觀的統一。 \r\n  三是堅持意識形態性。理論創新具有多層次性,核心的內容是意識形態創新,由此決定了理論創新的實踐需要把握和統籌各層次的統一。改革開放以來,吸取歷史教訓,我們黨比較多地注重現實層面尤其是經濟方面的理論和政策的創新,用以指導全黨的工作實踐。這一努力在論證改革舉措的合法性推動改革進程,以及實現經濟增長方面卓有成效。比較而言,意識形態層面的創新雖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著值得繼續努力的理論空間。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意識形態創新需要長時期實踐的檢驗和時間的考驗,才能贏得全社會的廣泛認同;另一方面,由於當前市場、資本等因素之於信仰的銷蝕,意識形態的理論創新確實需要更加重視信仰層面的探索。

如何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意識形態是一個以人的思想為對象的陣地,似是無形卻有形。誰能夠搶佔這個高地,誰就掌控了人類的思想意識,這就好西方國家一直以來利用這方面的優勢,顛覆曾經在我們心裡無比高大的民族英雄的形象,使得我們認為這個佔全人類五分之一人口的中華民族還不如一個只有幾千萬人口的小國家,喪失了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相關問題答案
意識形態的重要意義?
新常態的重要意義政治?
主要的社會意識形態?
電影中的意識形態是指?
社會意識形態包括什麼?
大數據的重要意義在於?
品牌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七五普法的重要意義?
從嚴治黨的重要意義?
創業的重要意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