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拖鞋,清人徐珂認為:“拖,曳也。拖鞋,鞋之無後跟者也。任意曳之,取其輕便也。”這種“任意曳之”的定義,正反映出拖鞋無拘無束極其休閒的精神
關於拖鞋,清人徐珂認為:“拖,曳也。拖鞋,鞋之無後跟者也。任意曳之,取其輕便也。”這種“任意曳之”的定義,正反映出拖鞋無拘無束極其休閒的精神。就拖鞋本身來說,無遮無攔的,往腳上一套就行了,無疑是對腳的解放;鞋再怎麼合腳,對腳都是一種壓迫、一種限制,一不小心還會逼出“腳臭”來。在現實生活中,拖鞋不光能使人的腳擺脫桎梏,似乎更能將人們的精神從極度緊張的工作和生活中解放出來。
最初的拖鞋,木製的多,木製拖鞋也稱為“木屐”、“趿拉板兒”或“呱噠板兒”。“呱噠板兒”一般以質地堅硬的木板做成,多用帆布帶、革帶或塑料帶做腳襻。穿著走路時會發出“呱噠、呱噠”的聲響。隨著時代的發展,再加上穿著不太舒適,故現在市區的家庭中這種木屐已經見不到了。據東方朔《瑣語》載:“春秋時介之推逃祿自隱,抱樹而死,文公撫木哀嘆,遂以為屐。”可見,當初載入史書的“拖鞋”,只是出於對死者的悼念,與休閒無關。“呱噠板兒”最早盛行於我國南北朝時期,謝靈運曾經對其進行過改造,故也稱“謝公屐”。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有一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說的就是這種木屐。《紅樓夢》裡的多情公子賈寶玉經常穿的也是這種木質拖鞋。至於木屐如何流落民間又漂洋過海到了日本,則不得其詳。有野史從平民角度出發,說木屐“各處皆雨時所用,閩人亦然。粵人則不論晴雨,不論男女,皆躡之”,到了清“光緒、宣統年間,滬之男女,夏日輒喜曳之”,已經是近現代的事情了。
20世紀50年代,第一雙塑料拖鞋在法國問世,是拖鞋史上的一次革命運動。我國在1960年也生產出塑料拖鞋。時至今日,塑料泡沫乃是製造拖鞋的主要材料。泡沫拖鞋,廉價而且耐用,讓拖鞋更加“平易近人”。
近年來,在崇尚自然和環保風氣推動下,以皮、木、竹、麥稈等天然材料製造的拖鞋,開始在我國大行其道。眼下的拖鞋更以涼爽、保健、安全、時髦為特點,湧現出空調拖鞋、沐浴拖鞋、沙灘拖鞋、保健拖鞋、時裝拖鞋、居室拖鞋等概念。這些形形色色、五彩紛呈的拖鞋,如一道道閒暇自如、優雅瀟灑的休閒風景,營造出浪漫多情的夏日情趣。
或許正是廉價和輕便造成了拖鞋無法出席正規場合、無法走上臺面的不良印象。如今,拖鞋已開始“進軍”寫字樓,只是不知道,我們能不能打破拖鞋與散漫作風的聯想,大家都能自由自在、輕輕鬆鬆地穿拖鞋上班。如果大家都在辦公室門口備好拖鞋,進門時換上,不是更加輕鬆時尚嗎?
Let us answer it!
拖鞋的來歷 ?
群裡發紅包怎麼平分 ?
如何強制取消列印任務 ?
瑜伽適合天天練嗎 ?
體溫計的量程 ?
qq螢幕分享沒有聲音 ?
查詢我的iphone怎麼新增裝置 ?
電飯鍋怎樣燜米飯好吃+電飯鍋燜米飯的步驟 ?
老麻抄手的做法 ?
kbi是什麼意思 ?
行李箱怎麼放衣服才能節省空間 ?
“紅衣”運動員易獲勝,有心理學道理 ?
oppo手機微信清除快取在哪裡 ?
遊戲開發培訓出來能找到工作嗎 ?
安利皇后鍋具材質+它怎麼樣 ?
怎樣分辨真皮鞋真假 ?
壓力罐防晒噴霧可以帶上飛機嗎 ?
晚上煮的雞蛋第二天早上可以吃嗎 ?
貫徹思路與收集資訊是什麼的階段 ?
通著語音睡覺代表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