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通寶那個年代的?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開元通寶是唐代鑄造的一種銅質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的是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除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了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開元通寶那個年代的
一般的開元通寶每文重一錢,每十文重一兩,每貫(即一千文)重六斤四兩。每文重二銖四絫,摺合質量約4.2克。
由於唐玄宗開元年間處於盛世,因此開元通寶的銅料增加了一至二成,開元通寶質量約為4.5-5克。
樣式上,初唐的開元通寶光背無文,中唐起錢背開始有星、月及其它紋飾,晚唐會昌開元則在錢背面加上錢局所在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