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中秋節的地位?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那麼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呢?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亮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風俗有吃月餅、賞月、看望親人、吃團圓飯等。有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別稱:中秋節,又稱祭月節、仲秋節、月夕、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月光誕、團圓節等。

2、來歷: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3、風俗:中秋節的風俗一般有祭月、燃燈、賞月、吃月餅、吃團圓飯、猜謎、拜祖先等等。

4、中秋節的日期:一開始中秋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的地位


通過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那麼中秋節在我國眾多的節日中地位如何?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相關問題答案
春節的風俗是什麼?
亞的結構和部首是什麼?
歷史風塵是什麼意思?
咕的聲旁和形旁是什麼?
斥的拼音和意思是什麼?
欣的意思和含義是什麼?
具的結構和部首是什麼?
在的結構和部首是什麼?
蒙的拼音和意思是什麼?
羽的結構和部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