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秋節習俗 古代中秋節吃月餅嗎?
古代過中秋節的習俗有:祭月、賞月、追月、觀潮、扎燈籠、玩花燈等。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起源於上古時代,從宋朝開始盛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中秋節習俗大多數都是古代就有的。如果想了解更多與“古代中秋節習俗”相關的內容,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古代過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1、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中秋節在唐朝的時候就是全國性節日,十分流行,民間有祭月、賞月、吃月餅、飲桂花酒等習俗。
2、中秋節在古代也叫祭月節、拜月節等,是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的,祭月即是祭拜月亮,在古代是對月神的祭祀,古代人們在祭祀的時候會祈求月神降福人間。
3、古代在中秋節後一天晚上有追月的習俗,人們在中秋節的後一天會邀約朋友繼續賞月,清朝陳子厚的《嶺南雜事鈔》就有關於追月的記載。
4、觀潮主要流行在浙江地區,每年中秋節的時候錢塘江會漲潮,古代在中秋節的時候也有觀潮的習俗,漢代、明代均有關於中秋節觀潮的記載。
古代中秋節吃月餅嗎
古代中秋節吃月餅。古文中有不少關於月餅的記載,比如“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 “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等等均是描寫“月餅”的詩句,所以古人在中秋節也有吃月餅的習俗。
以上就是對“古代中秋節習俗”的回答,通過回答我們知道了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起源於上古時代,從宋朝開始盛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中秋節習俗大多數都是古代就有的祭月、賞月、追月、觀潮、吃月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