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肉怎麼做好吃 吃它有什麼好處嗎?
五花肉怎麼做好吃?五花肉,即是在豬肋排上的肉。五花肉的結構是一層瘦肉一層肥肉的間隔著,而它的肥肉遇熱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做紅燒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屬。那麼五花肉的家常做法有哪些呢?
五花肉的營養價值
肉類含蛋白質豐富,一般在10-20%之間。瘦肉比肥肉含蛋白質多。肉類食品含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不僅含有的必需氮基酸全面、數量多,而且比例恰當,接近於人體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
肉類中脂肪含量平均在10-30%左右,主要是各種脂肪酸和甘油三脂。還有少量卵磷脂、膽固醇、遊離脂肪酸及脂溶性色素。肉類脂肪可提供較多的熱量,如100克肥豬肉可提供熱量830千卡。
肉類約含有1%左右無機鹽,瘦肉中較多,特別是臟器內含量很豐富。如100克豬肝中含鐵為25毫克,牛肝含5毫克。
肉類還有較多的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如豬肉(肥瘦)每100克含維生素B1 0.53毫克、B2 0.12毫克、尼克酸4.2毫克。臟器含量更高,尤其是肝臟,每100克豬肝約含維生素B2 2.11毫克,比肌肉中多15-20倍,尼克酸含故為16.2毫克,比肌肉多4-5倍。牛、羊肝中的維生素B1含量也比肌肉組織中多5-6倍。此外肝臟中還含有葉酸和維生素B1B2及維生素A和D,比如每100克豬肝含維生素A8700國際單位、羊肝為29900國際單位。
肉類中含糖量較低,平均只有1-5%。按照中醫的理論,豬肉效能微寒、有解熱功能,補腎氣虛弱。
肉類經烹調後,可製成多種多樣的美味佳餚,又有濃郁的香味和鮮美的味道,可大大提高食慾。
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吃五花肉的好處
一、補腎養血
五花肉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滋陰潤燥,補腎養血;
二、潤燥
五花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祕和難產;
三、補充蛋白質
五花肉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四、美容養膚
五花肉可以食療熱病傷津、產後血虛、消渴羸瘦、便祕、補虛、腎虛體弱、潤燥、滋肝陰,燥咳、潤肌膚,滋陰、利二便和止消渴。
五花肉怎麼做好吃
五花肉本身已經有足夠的油脂,口感通常不會太乾澀,燉煮時新增一兩滴黑醋,可以讓瘦肉部分肉質軟嫩一點。此方式適用於五花絞肉,用力將絞肉團甩打,增加肉質的彈性,讓做出來的肉餡吃起來味道更美。
1、加蛋白。適用於五花絞肉,加上蛋白一起攪拌,吃起來的口感更滑嫩,同時亦可留住肉汁的美味。
2、新增色拉油或香油 在醃五花肉時,新增一點色拉油或是香油,可以增添肉質的嫩度,不過由於五花肉已經有相當多的油脂了,要適量新增,以免過於油膩,而且對健康不利。
3、氽燙。經過沸水氽燙,可以去除五花肉上的血水、黏液、雜質、腥味,也可以將五花肉多餘的油脂一併去除,這樣的五花肉吃起來會比較不油膩。
4、加入瘦肉一起燉煮。由於五花肉本身已經有一定量的瘦肉,若用燉煮的方式料理,應將油脂吸收。若覺得還是過於油膩,可再新增一些去皮瘦肉,以吸收一些油脂。
5、爆炒。料理前經過大火爆炒,作用如同油炸一樣,會將五花肉的表皮油脂逼出,使五花肉吃起來更香。當然爆炒後要用廚房紙巾吸去表面油脂,否則爆炒時加入的油,反而讓五花肉更油膩。
6、火烤。利用火烤的方式,除了可以將五花肉表皮的細毛燒除外,也可以讓皮質更酥,亦可去除五花肉部分的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