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特色的“中華十玩”,你玩了哪些?
中華十玩,分上五玩和下五玩。上五玩由核桃,葫蘆,佛珠,菩提,和田玉組成。玩的是,毅力,耐心,悟性,智慧,品德。下五玩由紫砂,摺扇,菸斗,籠鳥,蛐蛐組成。玩的是和氣,雅緻,風度,樂天,知足。
【上五玩分別是:】
第一是核桃,作為把玩起源於漢隋,流行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寓意吉祥。在玩賞過程中健腦、修煉毅力,達到胸懷天下的境界。
第二為葫蘆,寓意“福祿”,作為把玩源於明清。在玩賞的過程中修身淨心、修煉耐性、接納天地之真氣,去除陋習。
第三為佛珠,溯其本源,佛珠並非佛教所創用。作為佛珠進入中國始於東晉,延至唐後各代,盛行於朝野上下、僧俗之間,材質以檀木最佳。其主要修煉人的性情,調整心態。
第四為菩提手串,因六祖慧能大師一句“菩提本無樹”而使“菩提”家喻戶曉,令中國人傳誦千餘年,實來源於釋迦牟尼在畢鉢羅樹下入定開悟獲得無上智慧,所以後人為了紀念就改稱為“菩提樹”。菩提籽的天然果核在把玩時散發出的天然植物油脂,能起到滋養皮膚的奇效。
第五是和闐真玉,在玩賞過程中修煉,體會和闐真玉天呈的品德。
【下五玩分別是:】
第六玩是紫砂壺,“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紫砂壺,曾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它是能將水火在壺中相融,包含了陶、瓷器的文化。把玩中領略中華和諧韻味。
第七玩為摺扇,南北朝時代就已開始出現,北宋進入市井。明清盛行至今,包含了書畫藝術的全部,是雅緻的體現。
第八為菸斗,關於菸斗的起源有種種說法,有哥倫布1492年發現新大陸後將菸草傳入歐洲的產物,也有是英國探險家沃爾特佩利爵士根據美洲印第安人抽菸的啟示而製成,再有菸斗是從中國人開始流行起來的等等。體現著一種“紳士風度”的探索。
第九玩是鳥,鳥為禽先於獸,比獸先是能上天。養鳥不僅能夠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增添樂趣,而且還能美化環境、消除疲勞、增進心身健康。所以養鳥是一項情趣高雅、老少皆宜的活動。
第十玩蛐蛐,蛐蛐是蟲之靈,好鬥能鳴會入地。
上五玩玩的是:毅力、耐心、悟性、智慧、品德。下五玩玩的是:和氣、雅緻、風度、樂天、知足。您又好哪一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