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到最新鮮的食材市場找美食?

最能展現一個城市全貌的地方,不該是某個名勝、某個餐廳,但如果是某個熙熙攘攘的集市,也許會提煉出整個城市的縮影。她一定堆滿了這個城市最引以為傲的物產,臨山、靠海、還是大片平原牧場——幾乎在這裡就可以嗅出她的經度和緯度。
從最原始的耕作物產,到最現代的運輸方式帶來的進口食材,從人們討價還價的神情姿態到那些帶著當地人小小智慧的各式手工,展現著一個城市的歷史和現在,最迷人的美德和最不雅的秩序在這個最生活的地方毫無遮掩,你大可光明正大地偷窺一個城市的真性情,而這是追求原真體驗的遊客不可錯過的。

怎樣到最新鮮的食材市場找美食

怎樣到最新鮮的食材市場找美食

步驟/方法

歐洲菜籃子 巴塞羅那博克利亞市場 (La Boqueria)
儘管在巴塞羅那米其林星級餐廳遍地,Tapas小吃店在街頭巷尾無處不在,但海鮮飯、黑橡木火腿、手工芝士等當地名吃和特產,旅行者對其卻總是貪得無厭。觀光是旅行團的行程,資深旅人都要迫不及待地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所以,逛“歐洲的菜籃子”這種項目絕對不能錯過。西班牙的食材市場實在豐富多彩,各式各樣口味的調味料也一應俱全。
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有著名的蘭布拉(Rambla)大街,這條遊客雲集的街道上充滿了世俗的歡樂場景,以各種紀念品商店、潮流品牌店和街頭表演藝人聞名。拐進一條小路,便赫然可以看到號稱“歐洲的菜籃子”的博克利亞市場(Mercat de la Boqueria),這是巴塞羅那最古老、最地道的食品市場。這裡既是當地美食家的天堂,也擠滿了挎著相機的觀光客,現在已經成為體會西班牙生活的一個另類的觀光景點。
一份份精美的小食
西班牙的火腿當然全球聞名,只吃橡木子的被稱為伊比利亞黑腳豬的火腿是其中的極品,然而,平時如果想吃到正宗的西班牙火腿可是要費上一番周折,價格很貴不說,味道也難以得到保證,即便在西班牙本地的餐廳或市場裡價格也相當昂貴——沒關係,你可以選擇其他火腿或香腸。市場裡有數家專門經營西班牙火腿的商店,遊客們每每看見便流連忘返,非要帶上一塊藏在行李裡拿回家不可。
在市場門口,有幾家Tapas的小食店,食材全部來自市場中的新鮮產品,剛剛切開的火腿,清晨才運到的海鮮,早上才摘下來的蔬菜,直接變成了一份份精美的小食。旁邊的水果攤提供冰鎮的鮮榨果汁,走累了,坐在這裡吃吃喝喝,順便摸出相機拍攝下這鮮活的生活場景,感受一下當地人的生活狀態,這種經驗往往比參觀著名景點來得更寶貴。
事實上博克利亞市場就是當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場景。每日新鮮蔬菜、海鮮攤位上新鮮奇怪的水產品令人目不暇接,調料攤位極其豐富的品種看得遊客不禁眼花繚亂,手工奶酪的品種多到遊客們根本分辨不出都有什麼區別,那些普普通通的食材蔬菜攤位,攤主們都像賣藝術品一樣把它們陳列搭配得非常有美感。
像賣藝術品一樣把它們陳列搭配得非常有美感
這裡提供各種乾鮮產品;乾果類的食物從中東蜜棗到歐洲特製的烘焙杏仁等琳琅滿目,西班牙的蘑菇和菌類也是本地菜中的重要元素,當地人喜歡把他們放進各式菜餚裡。罐頭商店則是從油浸橄欖到無添加劑的海鮮種類多到沒法數清楚,
開幾個罐頭,搭配新出爐的麵包,分分鐘可以在自家擺滿一桌Tapas小吃和朋友們分享……這真是一個歡樂的世俗紅塵煙火所在,旅行者和本地人交織在一起,譜寫了一段新鮮的觀光探祕和日常的柴米油鹽和諧融合的輕快協奏小品。

怎樣到最新鮮的食材市場找美食

怎樣到最新鮮的食材市場找美食

一邊買一邊吃 悉尼魚市(Fish Market)
到澳大利亞,原本是為了尋訪各種酒莊,沒想到週末抵達悉尼,酒莊都在休息,擁有了兩天悉尼自由探索的行程。下榻的酒店位置相當不錯,從高層的客房望向窗外,就是著名的地標——白色船帆造型的悉尼歌劇院,碼頭上大小船隻進進出出。悉尼這個商業大城,市中心街道相當繁榮熱鬧,到處是遊客和商務人士。國際化程度很高,可見到各色人種,其中華人佔了很大比例。市中心幾條街,例如彼得街、喬治街和王街一帶是很好的百貨購物區,林立著高級購物中心,其中又以最有歷史感和英國皇室氣質的維多利亞女王購物中心 (Queen Victoria Building)最值得一逛,它被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 譽為“全世界最漂亮的購物中心”。
第二天,同行友人事先做了功課,建議前往悉尼魚市逛逛,由於本人一向喜歡逛魚市,同時又是個無可救藥的生蠔饕客,於是欣然同行,結果果然收穫不菲。這個魚市場離歌劇院所在的悉尼港不遠,在西南方向步行大約30分鐘距離,位於布萊克沃特爾灣(Blackwattle Bay)的碼頭邊。途中經過另一個港灣,名為達令港(Darling Harbour),當中停泊著一艘軍艦,本身就是座博物館,令我聯想起在愛丁堡參觀過的皇家遊輪博物館以及倫敦塔橋附近的軍艦博物館,這對於憧憬航海生活的人相當有吸引力。
日式刺身
一路走著,聞到濃濃魚腥味時就知道魚市到了。雖然陰陰的天空還飄著雨,但魚市依然有不少遊客。悉尼魚市以交易品項而言是南半球第一大的魚市,在全球則僅次於日本東京的築地魚市場。此處的規劃和建築造型比較偏市場功能性,不像舊金山漁人碼頭那麼有觀光的感覺,相對樸素許多。裡面的餐廳區人滿為患,每一家都是在攤位上堆滿形形色色的魚蝦蟹和貝類,依不同品種和體型大小而標價。我們的目標是生蠔,這裡主要分兩種,一是悉尼本地特產的巖蠔(Sydney Rock Oyster),另一是太平洋蠔(Pacific Oyster),價格大約介於14~16澳元一打,味道比市區餐廳新鮮,價格卻便宜許多,怪不得生意這麼好。
在這邊吃海鮮,最好的是可以配上新鮮未經過長途運輸的澳大利亞美酒。市場裡除了海鮮店,也有其他食品水果店和葡萄酒專賣店。挑款清新的乾白搭配鮮美的生蠔,只有一個“爽”字可以形容。這裡的龍蝦也能現買現吃,放肆盡享龍蝦饕餮的心情自然不必贅言,不過看到其他客人吃的龍蝦,不約而同地選擇佐以芝士,深感他們浪費了龍蝦的原真鮮味,暗自思忖這樣的吃法不如日式刺身或是中式蒜蓉清蒸,也因此讓我打消了勉強一試的念頭。後來聽到當地人說,二樓的一家廣式酒樓用這些海鮮做出的菜式深受老饕們的好評,至於真實與否,就有待下次造訪悉尼時再來好好印證一番了!

怎樣到最新鮮的食材市場找美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