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許多患者會發生傷口不癒合的症狀,其中部分患者是由於脂肪液化的原因導致的傷口不癒合。那麼究竟是 什麼原因導致了脂肪液化?手術後脂肪液化怎麼辦?
手術後脂肪液化的原因
其發生機制可能是由於電刀所產生的高溫造成皮下脂肪組織的淺表性燒傷及部分脂肪細 胞因熱損傷發生變性,同時脂肪組織內毛細血管由於熱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運較差的肥厚脂肪組織血液供應進 一步發生障,術後脂肪組織發生無菌性壞形成較多滲出液,影響切口癒合。另外,切口暴露時間較長,在機械作用如 擠壓、鉗夾等刺激下很易發生氧化分解反應引起無菌性炎症反應,使脂肪組織發生液化。
手術後脂肪液化怎麼辦
對於手術後脂肪液化我們應該根據患者切口癒合的情況以及切口滲出液的多少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根據切口癒合情況及滲液的多少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滲液較少,切口大部分癒合良好,只需剪去1~2針縫線, 置鹽水紗布條引流,通過換藥就可使切口癒合,不必敞開全部切口,否則反而使癒合時間延長;滲液較多,切口不愈 合時,儘早完全敞開切口,以慶大黴素鹽水紗條或黃紗條溼敷,待肉芽組織新鮮後及時二期縫合,以縮短癒合時間。
擠壓排液法加微波儀治療:切口換藥時,如發現敷料有黃色滲液,不必急於拆除縫線,可反覆擠壓切口排出滲液 ,待滲液擠盡後無菌紗布覆蓋切口,微波照射,輸出功率30w,輻射探頭距切口3-4cm,每日2次,每次30分鐘,直至 切口癒合。並常規使用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有感染傾向者靜點抗生素3~5天。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不需拆除縫線, 切口合併感染的機會低,療效確切,使脂肪液化的治療過程明顯縮短,平均不到4天,其原因是擠壓法排出了滲液, 而微波具有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作用,對創傷的癒合均起到加速修復的作用,局部組織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組織細胞 通透性增高,改善局部組織營養代謝而促進組織再生。
早期去除切口敷料可使切口接觸有氧環境更充分,並有利於切口滲液的流出。若切口發生脂肪液化滲液後,仍使 用敷料包紮,易使敷料浸溼,透氣性差,從而導致創面組織缺氧而影響癒合。烤燈照射可起到改善血液循環,加強組 織營養,減少創口分泌物,促進癒合的作用。切口局部使用紫外線照射,可促進局部血液循壞,使營養及代謝改善, 水腫,滲出易於吸收消散,具有殺菌消炎作用,可促進肉芽組織和上皮組織的生長,促進創口癒合。烤燈及紫外線照 射切口後敷以無菌敷料,防止切口汙染。
滲液較少,創口放置3mm多孔皮管接皮球引流。滲液較多的創口放置多孔皮管接吸引治療儀持續吸引,同時腹部 創口加壓包紮。皮管引流24小時少於5ml予以拔除。同時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
如果患者傷口脂肪液化較為嚴重,引流後效果不甚良好,可搭配使用於丶氏收口方溼敷瘡面進行治療,刺激肉芽生長,很短時間內創面即變為新鮮肉芽組織,且有很好的局部抗炎能力,抑制細菌生長,加速創口癒合。
溫馨提醒
治療固然重要,關鍵是預防其發生。術中止血徹底;逐層縫合組織不留死腔;損傷的脂肪組織一定要清理乾淨; 皮下脂肪組織過厚者最好行皮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