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殺傷T細胞和γδT細胞?

Tags: 醫療, 分子, 細胞, γδ,

自然殺傷T細胞

自然殺傷T(NK-T)細胞具有NK和T細胞的標誌。目前大多數發現表明NK-T細胞參與對細菌和寄生蟲的反應,而NK細胞在控制病毒性感染中也發揮作用。NK-T細胞是αβT細胞的一個亞群,是與表達抗原提呈分子CDld的DCs細胞相互作用的主要亞型(固定的自然殺傷細胞[iNK-T])。這些iNK-T細胞,本書將稱為NK-T細胞,具有保守的TCR(Vα24Jα18-Vβ11),能通過非特異的MHC-Ⅰ分子CDld識別合成糖脂如galactoceramide(a-Gal/Cer)的自身抗原或微生物的抗原。NK-T細胞的四個亞群可以通過CD4或CD8的表達或二者都不表達加以區分。大約半數的。NK-T細胞表達CD4,其中一些細胞表面具有CXCR4和CCR5。在人肝臟,脾臟和胃腸道存在大量的NK-T細胞,大約。100~1000個PBMC中具有1個NK-T細胞。它們通過分泌1型和2型細胞因子發揮免疫學效應。大約1O%的NK-T細胞表達CCR7並且運往二級淋巴結。

CD4+NK-T細胞產生IL-4和IL-13,而CD4-NK-T細胞具有工型免疫反應(IFN-γ和TNF-α)。在α-Gal/Cer刺激和CD4+細胞亞類的擴增之後,G-CSF能指導NK-T細胞的表達向Ⅱ型免疫反應(IL-4)發展。NK-T細胞具有與穿孔素和顆粒酶B以及Fas/Fas-L誘導的細胞凋亡有關的細胞毒特性。

CD4+Va2 4NK-T細胞主要能被使用CCR5輔助受體的R5型HIV感染;這種感染能致細胞病變。在HIV感染中這類細胞減少,並且HIV感染病人中CD4+NK-T細胞數量的最低點與病毒載量的最高點相關。這種丟失在感染後不久尤其明顯。一些研究顯示。Nef蛋白能減少感染細胞表面CDld的表達並且影響NK-T細胞的功能。然而,HIV感染NK-T細胞對臨床狀態的影響尚未被闡明。

γδT細胞

γδT細胞不同於通常的αβТ細胞,因為它們的TCR由不同的基因片段編碼γδT細胞δT細胞在胸腺內發育,主要通過δ亞型來分類。Vδ1+細胞遷移到身體組織,尤其是腸黏膜細胞、陰道和皮膚。V32細胞亞型存在於血液和淋巴結中,其他亞型很少。主要的循環細胞是Vγ2 Vδ2細胞,佔血液T細胞的1%~1O%,在淋巴結中更少。就像NK和NK-T細胞,這類細胞群具有效應細胞的功能,包括細胞毒性和產生細胞因子。

γδ細胞通過TCR與蛋白及其他類型的有機分子(如磷酸異戊二烯基)等抗原結合,抗原識別不依賴MHC分子不需要抗原提呈細胞。在人體內,上皮細胞γδΤ細胞的Vδ1+亞群受到非經典的MHC-Ⅰ類分子CD1c的限制性,後者可以呈遞微生物的糖脂和脂肽。Vγ2 Vδ2亞型(在替代的命名法中也稱為’Vγ9 Vδ2)也能識別熱休克蛋白60(hsp60)分子,並且能出現在抵抗一些病原體的第一線,尤其是分枝結核桿菌和瘧疾病原體。這兩種感染都能減少γδ細胞數目,並且能因此作為輔助因子增強HIV的致病性。腸上皮淋巴細胞含有大量的γδT細胞(高達5O%)。最近,已經發現它們能作為APC誘發獲得性免疫反應。

γδT細胞在激活後可以表達CCR7,並且遷移到HIV感染的淋巴結顯示出抗HIV活性。此外,Vδ2陽性的γδT細胞能夠作為CD8+T細胞的APC,活化後APC分子表達顯著上調。

一些報告指出,HIV感染中γδT細胞的Vδ2亞類減少而Vδ1亞群增多。這些減少是由於表達Vγ2-Jγ.2 Vδ2TCR的特定細胞丟失造成的。接受HAART治療後,特別是當病毒血症得到控制後,可以注意到Vδ2與Vδ1細胞的比例有顯著的恢復。HIV感染者的γδT細胞對腫瘤細胞和分枝桿菌蛋白反應功能降低。細胞因子產生能力(如IFN-γ)也會降低,但在HAART治療後恢復。此外,一些研究者指出,與病毒載量升高有關的細胞毒性γδVδ1細胞的擴增可能通過HIV病原消耗旁觀者CD4+T細胞。考慮到γδT細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這種可能性需要進一步評價。

最近的證據顯示,同時表達CD4、CCR5和CXCR4的γδT細胞亞群能被HIV-1感染。大多數γδ細胞不表達CD4或CD8。這些細胞直接通過細胞毒作用,包括穿孔素,顆粒酶或Fas/FasL誘導的細胞凋亡,在HIV感染時起一定作用。特別是,據報道γδT細胞可以產生β-趨化因子,可能還有一些其他可以抑制HIV X4和R5型病毒複製的抗HIV因子。它們也可以產生影響HIV致病力的IFN-γ和TNF-α。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