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業時有哪些壞習慣?
久隆模範中學預初年級英語老師唐瑞琳說,孩子在做作業時通常會有以下幾種壞習慣。
第一,邊看電視邊做作業。雖然有些孩子聲稱自己眼睛不看,但是可想而知這種做作業的方式效率極低。與這個類似的,還有孩子邊聽音樂邊做作業。
第二,邊玩邊做作業。孩子不能持續一段時間連續學習,需要玩一會才能保證接下來短時間的做作業。這樣的反反覆覆,孩子容易在原來就時間不長的學習中惦記著玩。
第三,做作業時發呆。這在孩子做作業時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這也是不少家長最頭疼的,雖然孩子長時間的在書桌旁,但是心思卻不知道飄到了哪裡。
第四,有些孩子回家後,先要玩一會,才肯做作業。這樣一來做完作業就很晚了。
第五,邊吃東西邊做作業。這一點其實家長也有責任,有時媽媽會隔一會進房間看看孩子在幹什麼,順便送一些零食或水果給孩子。孩子在這個時候,肯定要分散些注意力。雖然媽媽是想關心下孩子,看看孩子需要點什麼,但是有時這樣也會導致孩子在做作業時的不專心。
工具/原料
製作時間表
創造安靜的氛圍
低年級生學習習慣養成尤為重要
在這裡提醒低年級生的家長,對學習習慣的養成要尤為重視,因為低年級孩子的一些學習習慣將影響他們未來的漫漫學習生涯。一旦孩子養成了某些壞習慣,要改正是有難度的。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商量個時間表,每天要持續做多久的作業,什麼時候又該休息,休息的時間有多久,休息時可以幹什麼,每天的睡覺時間在幾點。如果將這些細節與孩子明確,並督促孩子執行,相信他們會慢慢改正做作業的壞習慣,並提升學習效率的。
高年級生應以引導和勸說為主
也提醒家長,有些高年級的學生已經養成了某種做作業的壞習慣,讓他們一下子改掉也是有些難度的。這就需要家長與孩子溝通,讓他們知道如果在做作業時全身心的投入,那學習時間會縮短,屬於他們的時間就會變得更多。注意事項
在家中,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較安靜的學習氛圍,能讓他有條件靜得下心來對一天的學習來個梳理和回顧。
有時家長遇到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時也不能讓步,不能一味地順著孩子。
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也要特別注意方式和語氣,不能對孩子採用強硬的命令式,不能一看到孩子做作業不用心就一頓臭罵。這種“欲速則不達”的做法,反而讓孩子更厭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