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位於歐洲西北部,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個國家組成,是一個經濟發達國家,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也被稱為“霧都”和紳士的國家,所以英國旅遊景點也充滿了優雅的文化氣息。
景點概述
第一個要去的英國旅遊景點當然是其首都倫敦,倫敦著名的景點有泰晤士河上的倫敦大橋和倫敦塔、威廉王子大婚所在地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女王的住所白金漢宮,其他著名景點有倫敦眼、大本鐘和藏寶無數的大英博物館。
英國旅遊景點還有世界著名的兩個大學-牛津和劍橋,在牛津大學我們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哈里波特》中所出現的拍攝場景。
英國旅遊景點還有神祕而又著名的巨石陣、莎士比亞故居、杜莎夫人蠟像館和溫莎古堡。
英格蘭還有球迷嚮往的聖地曼切斯特市的老特拉福德球場。
除了英格蘭,蘇格蘭的愛丁堡和格拉斯哥也是遊覽的勝地。
旅遊景點推薦
英國旅遊景點: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Thames River)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發源於英格蘭西南部的科茨沃爾德希爾斯,全長402公里,橫貫英國首都倫敦與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積13000平方公里,在倫敦下游河面變寬,形成一個寬度為29千米的河口,注入北海。在倫敦上游,泰晤士河沿岸有許多名勝之地,諸如伊頓、牛津、亨利和溫莎等。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充滿了英國的繁忙商船,然而其上游的河道則以其靜態之美而著稱於世。在英國曆史上泰晤士河流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加拿大安大略省也有一條河流叫“泰晤士河”。
在泰晤士河是橫跨著一座橋,名叫倫敦塔橋(Tower Bridge of London)因為它在倫敦塔附近而得名。它有時也被誤稱為倫敦橋(London Bridge),但實際上真正的倫敦橋位於它的上游。
英國旅遊景點: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英國的王宮。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內,是一座四層樓的正方形圍院建築,宮內有典禮廳、音樂廳、宴會廳、畫廊等六百餘個房間。在宮前廣場有勝利女神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臺上,金光閃閃。正面的大門富麗堂皇,外柵欄的金色裝飾威嚴莊重,厚重鐵門的浮雕營造出與宮殿十分和諧的氛圍。圍牆裡面,可以看到那些著名的近衛軍士兵紋絲不動地佇立著。周圍佔地廣闊的御花園,為典型的英式風格園林。
白金漢宮建於1703年,最早稱白金漢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2年,王室將其買下,又不斷加以改裝、增建,最終形成了這座色調不盡一致,式樣五花八門的“補丁宮殿”。
當女王住在宮中時,王室旗幟會在宮殿中央高高飄揚。
英國旅遊景點:大本鐘
大笨鐘是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鐘樓,是倫敦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英國最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作為倫敦市的標誌以及英國的象徵,大本鐘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鐘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大本鐘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至今將近一個半世紀,儘管這期間大本鐘曾兩度裂開而重籌。現在大本鐘的鐘聲仍然清晰、動聽。
中國人給大本鐘起了一個可愛的外號叫做“大笨鐘”。大本鐘代表了英國古典文化,是倫敦的標誌,也是英國人的驕傲。在以倫敦為背景的電影中,幾乎無一例外會出現大本鐘的身影。電影《第三十九級臺階》中,男主角用雙手吊在大本鐘的時針上,跟製造爆炸的歹徒做著殊死搏鬥,分針每走一秒都讓人心驚膽戰。
負責鐘塔工程的人叫做本傑明·霍爾,人們便以他名字的愛稱尊稱這座時鐘塔樓為“大本鐘”。最初這個名字只是賦予塔中那座13噸重的大鐘,如今卻已成為整個塔樓的名字了。建造之初,英國皇家天文館就要求大鐘每個鐘點的第一響準確到誤差不超出一秒鐘,對於這個帶著笨重的機械敲擊裝置、指針暴露在風吹雨打之中的巨鍾來說,這個要求似乎是太苛刻了。不過,最終大本鐘還是按照要求建造完畢,並且表現良好。仿照劍橋的大聖瑪麗教堂,每個準點敲響的鐘聲,配合瞭如下的詞句:“願這個鐘頭的分分秒秒,上帝導我前行,以主之能,佑吾民平安。”
作為倫敦市的標誌以及英國的象徵,大本鐘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鐘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大本鐘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根據格林尼治時間每隔一小時敲響一次,至今將近一個半世紀,儘管這期間大本鐘曾兩度裂開而重鑄。現在大本鐘的鐘聲仍然清晰、動聽。自從1859年投入使用後,英國政府每隔五年就要對大本鐘實施維護,包括清洗鐘體、替換大本鐘的報時輪系和運轉輪系等。
英國旅遊景點: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大英博物館和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始建於1753年,1759年對外開放。博物館正門的兩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羅馬式圓柱,每根圓柱上端是一個三角頂,上面刻著一幅巨大的浮雕。整個建築氣魄雄偉,蔚為壯觀。現有建築為19世紀中葉所建,共有IOO多個陳列室,面積六七萬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萬件。
大英博物館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埃及文物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陳列館之一,這裡展有大型的人獸石雕、廟宇建築、為數眾多的木乃伊、碑文壁畫、鐫石器皿及金五首飾,其展品的年代可上溯到 5000多年以前,藏品數量達7萬多件,其中包括19世紀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從法國國王拿破崙手中奪取的古埃及藝術品。
英國旅遊景點:牛津大學
牛津大學建立於13世紀,世界十大學府之一,以美麗的大學城聞名全世界,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即以此地為故事背景。在牛津處處都是優美的哥德式尖塔建築,因此有「尖塔之城」之稱。
牛津大學是英國第一所國立大學,培育出無數的頂尖傑出人士。該校包含36個學院,除了各自有不同的建築特色之外,每個學院為獨立自主的教學機構,提供學生課業及生活上的指導。該大學共有30多個學院,各具特色。牛津大學的課程,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可獲得文學學士學位或相應的榮譽學位,由導師自己挑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取得學士學位。近年來,牛津還設有兩種以上的科目結合在一起的科目,如哲學和數學、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等,充分體現了當今學術領域多角度、多邊緣,亟需資源共享的潮流和趨勢。
英國旅遊景點:劍橋大學
劍橋大學成立於1209年,是世界十大學府之一,73位諾貝爾獎得主出自此校。劍橋大學位於風景秀麗的劍橋鎮,著名的康河橫貫其間,近年來逐漸成為英國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劍橋大學有35個學院,有三個女子學院,兩個專門的研究生院,各學院歷史背景不同,實行獨特的學院制,風格各異的35所學院經濟上自負盈虧;劍橋大學負責生源規劃和教學工作,各學院內部錄取步驟各異,每個學院在某種程度上就像一個微型大學,有自己的校規校紀。
劍橋的許多地方保留著中世紀以來的風貌,到處可見幾百年來不斷按原樣精心維修的古城建築,許多校舍的門廊、牆壁上仍然裝飾著古樸莊嚴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麗的畫面。劍橋大學有教師(教授、副教授、講師)1,000餘名,另外還有1,000餘名訪問學者。劍橋大學共有學生16,900名,其中包括6,935名研究生,72%的研究生來自其它大學,研究生中42%是國外留學生,女生佔36%。大學校長為女王丈夫菲歷普親王(他同時兼任牛津大學校長),設一名常務副校長主持日常工作。
最佳遊玩時間
眾所周知,英國是一個島國,以大不列顛島為中心,周圍分佈著大小不等的島嶼。再加上愛爾蘭島的一部分,便構成了整個國家。國土分佈在北緯50度到北緯60度之間,倫敦位於北緯51度,相當於黑龍江北部的位置。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那裡緯度如此之高,冬季一定很冷了。其實不然,因為從墨西哥灣有股強大的暖流對英倫三島影響很大。即使在冬天,這裡也是溫暖多雨,特別是面對暖流的西海岸尤為明顯。
“3月風,4月雨,帶來5月的花。”
讀一讀這句頗具詩意的話,我們便可瞭解到,每到5月,漫長的冬季便為春天所取代,花兒也都開始露出笑臉。特別是到6月,大街小巷便會開滿了英國的國花——玫瑰。到了夏天,或許是高緯度的緣故,很少有酷暑襲來。據說拜倫曾下過這樣的結論:“英倫的冬季,終於7月,始於8月。”冬季到英國旅行當然要準備大衣之類的防寒物品,可夏天的時候,也最好帶上件毛衣。即使是8月,也不要認為那是盛夏而毫無準備。
由於處於高緯度,夏夜的八,九點種,天空仍然一片光明。相反,在冬天,每到下午3點,夕陽便要西斜了。
“晴時多雲偶陣雨,瞬即陽光普照。”
確實,英國的天氣可以用“難以預測”乃至“瘋狂”來形容。“陣雨”和“晴”常在一天的預報中攪成一團麻。
一年中英國最美的時間是5月和6月,萬紫千紅的各種花朵一齊開放,十分適合旅行。當然,每一個季節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這是毋庸置疑的。
英國旅遊景點氣候
英國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總體比較溫和,冬暖夏涼,雨水較充足,季節溫度變化不顯著,但天氣變幻無常,經常陰雲多雨。每年3月至8月比較乾燥,9月至次年2月多雨,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C,最低不低於-10°C。
一年中最美的時間是5月和6月,萬紫千紅的各種花草一齊綻放。這裡的春夏季(4-9月)天氣晴朗少雨,5月和6月之後,較為理想的日子是7月和8月。畢竟,一年中以這兩個月天氣最好,白晝長,晴天也多,十分適合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