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樹種子的如何採收、儲藏、育苗?

對於種植桂花來說、種子的採收、儲藏、育苗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方法不對的話可能對給你帶來很嚴重的損失,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正確的對桂花輸種子進行採收、儲藏和育苗的方法:

方法/步驟

種子採收:桂花種子為核果,長橢圓形,有稜,一般4~5月份成熟。成熟時,外要皮由綠色變為紫黑色,並從樹上脫落。種子可以從樹上採摘,也可以在地上拾撿,但要做到隨落隨拾,否則春季氣候乾燥,種子容易失水而失去播種價值。

種子調製:桂花種子採回後,要立即進行調製。成熟的果實外種皮較軟,可以立即用水沖洗,洗淨果皮,除去漂浮在水面上的空粒和小粒種子,揀除雜質,然後放在室內陰乾。注意不要在太陽下晾晒,因為桂花種子種皮上沒有蠟質層,很容易失水而乾癟,從而失去生理活性。

種子貯藏:桂花種子具有生理後熟的特性,必須經過適當的貯藏催芽才能播種育苗。桂花種子貯藏一般有沙藏和水藏兩種方式:沙藏就是用溼沙層層覆蓋;水藏就是把種子用透氣而又不容易漚爛的袋子盛裝,紮緊袋口,放入冷水中,最好是流水中。經常檢查,看種子是否失水或黴爛變質。沙藏種子的地點最好先在陰涼通風處,並堆放在土地或沙土地上,不要堆放在水泥地上。水藏的種子袋不要露出水面,夏天種子袋要遠離水面的高溫水層,以免種子發芽,受熱腐爛。

種子的檢驗和消毒:

檢驗: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檢驗,剔除空殼種子和變質種子。然後用小刀隨機切開若干飽滿種子,觀察種仁是否新鮮,有無生活能力。一般良好種子的種仁為乳白色。

消毒:先將種子用清水洗淨,然後放入0.5%高錳酸鉀或1%的漂白粉溶液中浸15~20分鐘,然後濾去消毒藥液餘渣,種子用清水沖洗後晾乾播種;或者用0.5%福爾馬林溶液浸種15分鐘,倒去藥液,密封悶種半小時,再用清水沖洗晾乾後播種。

催芽:為了使種子能迅速而整齊地發芽,可將消毒後的種子放入50℃左右的溫水中浸4小時,然後取出放入籮筐內,用溼布或稻草覆蓋,置於18~24℃的溫度條件下催芽。待有半數種子鍾殼開裂或稍露胚根時,就可以進行播種。在催芽的過程中,要經常翻動種子,使上層和下層的溫度和溼度保持一致,以使出芽整齊。

播種:在次年2~4月初,當種子裂口露白時方可進行播種育苗。一般採用條播法,即在苗床上作橫向或縱向的條溝,溝寬12釐米、溝深3釐米;在溝內每隔6~8釐米播1粒催芽後的種子。播種時要將種臍側放,以免胚根和幼莖彎曲,影響幼苗的生長。在桂林地區,通常用寬幅條播,行距20~25釐米、幅寬10~12釐米,每畝播種20千克,可產苗木25000~30000株。

播種後要隨即覆蓋細土,蓋土厚度以不超過種子橫徑的2~3倍為宜;蓋土後整平畦面,以免積水;再蓋上薄層稻草,以不見泥土為度,並張繩壓緊,防止蓋草被風吹走;然後用細眼噴壺充分噴水,至土壤溼透為止。蓋草和噴水可保持土壤溼潤,避免土壤板結,促使種子早發芽和早出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