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器製造行業發展與投資環境分析方法?

制動器是使機械中的運動件停止或減速的機械零件。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制動器製造歸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國統局代碼37)中的汽車製造(C372),其統計4級碼為C3725。

工具/原料

2014-2018年中國製動器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

方法/步驟

制動器製造行業定義及分類

(一)制動器製造行業定義

制動器是使機械中的運動件停止或減速的機械零件。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國把制動器製造歸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國統局代碼37)中的汽車製造(C372),其統計4級碼為C3725。

(二)制動器製造產品分類

(1)制動器可以分為摩擦式和非摩擦式兩大類。

①摩擦式制動器。靠制動件與運動件之間的摩擦力制動。

②非摩擦式制動器。制動器的結構形式主要有磁粉制動器(利用磁粉磁化所產生的剪力來制動)、磁渦流制動器(通過調節勵磁電流來調節制動力矩的大小)以及水渦流制動器等。

(2)按制動件的結構形式又可分為外抱塊式制動器、內張蹄式制動器、帶式制動器、盤式制動器等;

(3)按制動件所處工作狀態還可分為常閉式制動器(常處於緊閘狀態,需施加外力方可解除制動)和常開式制動器(常處於鬆閘狀態,需施加外力方可制動);

(4)按操縱方式也可分為人力、液壓、氣壓和電磁力操縱的制動器。

制動器製造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一)制動器製造行業監管體制

制動器製造行業屬汽車工業產業中的汽車零部件行業。目前行業宏觀管理職能部門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要負責制定產業政策,指導技術改造,以及審批和管理投資項目。2004年5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佈了《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按照有利於企業自主發展和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原則,改革政府對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的審批管理制度,實行備案和核準兩種方式。其中,對投資生產汽車零部件的項目實行備案方式,由企業直接報送省級政府投資管理部門備案。

汽車零部件行業作為汽車工業的上游行業,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根據中國2004年《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對零部件及相關產業要求:"汽車零部件企業要適應國際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參與主機廠的產品開發工作,制定零部件專項發展規劃,對汽車零部件產品進行分類指導和支持,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汽車零部件生產領域,促使有比較優勢的零部件企業形成專業化、大批量生產和模塊化供貨能力,與汽車工業同步發展"。汽車零部件行業是中國優先發展和重點支持的產業。

2005年4月,商務部等四部委正式頒佈實施了《構成整車特徵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嚴格規定了構成整車特徵和構成總成(系統)特徵的汽車零部件的進口管理程序,有利於提高汽車零部件的國產化率。

2006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指出:"支持零部件工業加快發展,打破不利於汽車零部件配套的地區之間或企業集團之間的封鎖,逐步建立起開放的、有競爭性的、不同技術層次的零部件配套體系。國家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鼓勵汽車生產企業與零部件企業聯合開發整車產品;引導零部件排頭兵企業上規模上水平,進行跨地區兼併、聯合、重組,形成大型零部件企業集團,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制定切實有力的措施支持國內骨幹零部件企業提高產品研發能力"。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利於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有序發展。

2006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指出:"支持零部件工業加快發展,打破不利於汽車零部件配套的地區之間或企業集團之間的封鎖,逐步建立起開放的、有競爭性的、不同技術層次的零部件配套體系。國家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鼓勵汽車生產企業與零部件企業聯合開發整車產品;引導零部件排頭兵企業上規模上水平,進行跨地區兼併、聯合、重組,形成大型零部件企業集團,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制定切實有力的措施支持國內骨幹零部件企業提高產品研發能力"。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利於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有序發展。

2009年2月9日,國務院下發《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強調加快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實施積極的消費政策,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需求,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推進企業聯合重組,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加強自主創新,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二)制動器製造行業相關政策

◆ 《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管理辦法》

2008年3月,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管理辦法》,確定了首批14家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企業,同時將開展再製造試點的汽車零部件產品範圍暫定為發動機、變速器、發電機、啟動機、轉向器五類產品。《辦法》規定,暫不允許再製造企業從報廢汽車拆解企業購買總成進行再製造;再製造產品原則上不得低於同類原產品新件的質量保修期;零部件再製造企業不得回收或再製造未獲得授權的其他企業產品;再製造產品應進入汽車生產企業售後服務體系進行流通,不得直接向社會零售市場銷售;再製造企業應獲得可再製造舊件的原生產企業的商標使用權。

在節能、減排、降耗成為汽車行業主旋律的大背景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也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從幕後走到前臺。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能有效節約能源和成本及減少環境汙染,與目前國家倡導的建設節能、減排、降耗的循環經濟社會完全一致。2009中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技術交流與應用國際研討會將於9月15-16日在北京召開。今後我國將鼓勵消費者和公共機構優先使用汽車再製造產品,通過2-3年的試點,探索推進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業發展的政策、管理制度和監管體系。可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具有很大發展潛力。

◆《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穩定汽車消費,加快結構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促進我國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國務院制定了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作為汽車產業綜合性應對措施的行動方案。規劃期為2009-2011年。

(一)規劃目標

1、汽車產銷實現穩定增長。2009年汽車產銷量力爭超過1000萬輛,三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0%。

2、汽車消費環境明顯改善。建立完整的汽車消費政策法規框架體系、科學合理的汽車稅費制度、現代化的汽車服務體系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立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配套體系,為汽車市場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3、市場需求結構得到優化。1.5升以下排量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40%以上,其中1.0升以下小排量車市場份額達到15%以上。重型貨車佔載貨車的比例達到25%以上。

4、兼併重組取得重大進展。通過兼併重組,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產銷規模佔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

5、自主品牌汽車市場比例擴大。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內市場份額超過40%,其中轎車超過30%。自主品牌汽車出口佔產銷量的比例接近10%。

6、電動汽車產銷形成規模。改造現有生產能力,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車生產企業應具有通過認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7、整車研發水平大幅提高。自主研發整車產品尤其是小排量轎車的節能、環保和安全指標力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要轎車產品滿足發達國家法規要求,重型貨車、大型客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接近國際水平,新能源汽車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8、關鍵零部件技術實現自主化。發動機、變速器、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傳動系統、懸掛系統、汽車總線控制系統中的關鍵零部件技術實現自主化,新能源汽車專用零部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產業調整和振興的主要任務

1、培育汽車消費市場

採取有力措施,遏制汽車產銷下滑勢頭,確保2009年穩定增長。在汽車購買、使用、報廢更新等環節,調整和出臺鼓勵汽車消費、恢復市場信心的政策措施。清理取消各種不利於小排量汽車發展的規定,通過稅收等經濟手段引導增加小排量汽車消費。

2、推進汽車產業重組。

鼓勵一汽、東風、上汽、長安等大型汽車企業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兼併重組。支持北汽、廣汽、奇瑞、重汽等汽車企業實施區域性兼併重組。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幹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擴大規模,提高國內外汽車配套市場份額。

3、支持企業自主創新。

以企業為主體,加強產品開發能力建設。一是建立整車設計開發流程,掌握車身、底盤開發技術及整車、發動機、變速器的匹配技術和排氣淨化技術;突破碰撞安全性、NVH(振動、噪聲、平順性)等關鍵技術;控制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和製造成本。二是提高傳統乘用車的節能、環保和安全技術水平。重點支持排量1.5升以下、滿足國IV排放標準的車用直噴汽油機和排量3升以下、升功率達到45千瓦以上柴油機的研製。突破重型商用車底盤集成關鍵技術,提高整車駕駛舒適性和操控穩定性。重點支持大功率柴油機及其高壓燃油噴射電控系統、後處理系統和商用車自動換擋機械變速器(AMT)等關鍵技術研發。三是建立汽車產業戰略聯盟,形成產、學、研長效合作機制。

4、實施技術改造專項。

制訂《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項目及產品目錄》,支持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動力模塊產業化、內燃機技術升級、先進變速器產業化、關鍵零部件產業化以及獨立公共檢測機構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中心建設。

發展提升整車性能的關鍵零部件。重點支持研發車身穩定、懸架控制、驅動防滑控制、電子液壓制動、車身總線、數字化儀表等電子控制系統,以及六檔以上的手動和自動變速器、雙離合器式自動變速器和無級自動變速器、商用車自動控制機械變速器等產品。

5、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

推動純電動汽車、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掌握新能源汽車的專用發動機和動力模塊(電機、電池及管理系統等)的優化設計技術、規模生產工藝和成本控制技術。建立動力模塊生產體系,形成10億安時(Ah)車用高性能單體動力電池生產能力。發展普通型混合動力汽車和新燃料汽車專用部件。

6、實施自主品牌戰略。

在技術開發、政府採購、融資渠道等方面制定相應政策,引導汽車生產企業將發展自主品牌作為企業戰略重點,支持汽車生產企業通過自主開發、聯合開發、國內外併購等多種方式發展自主品牌。

7、實施汽車產品出口戰略。

加快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建設汽車出口信息、產品認證、共性技術研發、試驗檢測、培訓等公共服務平臺。

8、發展現代汽車服務業。

加快發展汽車研發、生產性物流、汽車零售和售後服務、汽車租賃、二手車交易、汽車保險、消費信貸、停車服務、報廢回收等服務業,完善相關的法規、規章和管理制度。支持骨幹汽車生產企業加快建立汽車金融公司,開展汽車消費信貸等業務。

(三)政策措施

1、減徵乘用車購置稅。

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對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減按5%徵收車輛購置稅。

2、開展"汽車下鄉"。

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50億元資金,自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對農民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

3、加快老舊汽車報廢更新。

調整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財政補貼政策,加大補貼支持力度,提高補貼標準,加快淘汰老舊汽車。2009年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總額由2008年的6億元增加到10億元。

4、清理取消限購汽車的不合理規定。

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清理取消現行限制汽車購置的不合理規定,包括牌照註冊數量、車型限制、各種區域市場保護措施、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外地汽車進城收費,以及其他直接或間接影響汽車購置的措施,並於2009年3月底前將清理情況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對確需繼續保留的限購規定,自2009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應暫停執行,不能暫停執行的,應於2009年3月10日之前報國務院批准。

5、促進和規範汽車消費信貸。

修改和完善汽車消費信貸制度,抓緊制訂汽車消費信貸管理條例,使資信調查、信貸辦理、車輛抵押、貸款擔保、違約處置等汽車消費信貸全過程實現規範化、法制化。

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內骨幹汽車生產企業建立汽車金融公司。促進汽車消費信貸模式的多元化,推動信貸資產證券化規範發展,支持汽車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等。

6、規範和促進二手車市場發展。

建立二手車鑑定評估國家標準和臨時產權登記制度,調整二手車交易的增值稅徵收方式。大力發展專業的二手車經銷企業,倡導汽車品牌經銷商開展以舊換新、以舊換舊等汽車置換業務。取消二手車交易市場的不合理收費,降低交易成本。

加強二手車市場監管,嚴格經營主體市場準入,規範二手車交易行為,維護市場秩序。積極推廣二手車交易合同示範文本,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誠信經營。

7、加快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建設。

發展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高綜合管理效率和現代化水平。實施交通暢通工程,鼓勵加快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建設。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停車場建設,規範停車收費。交通換乘樞紐應建設大型停車場所,方便換乘公共交通工具,減輕交通擁堵壓力。

8、完善汽車企業重組政策。

制定支持汽車企業重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決富餘人員安置、企業資產劃轉、債務核定與處置、財稅利益分配等問題。支持汽車生產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整合產品資源,開發新產品;鼓勵汽車生產企業聯合開發和製造《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項目及產品目錄》內的汽車新產品和關鍵總成。新建汽車生產企業和異地設立分廠,必須在兼併現有汽車生產企業的基礎上進行。

9、加大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

今後三年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100億元作為技術進步、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汽車生產企業進行產品升級,提高節能、環保、安全等關鍵技術水平;開發填補國內空白的關鍵總成產品;建設汽車及零部件共性技術研製和檢測平臺;發展新能源汽車及專用零部件。

10、推廣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

啟動國家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範工程,由中央財政安排資金給予補貼,支持大中城市示範推廣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制訂規劃,優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務、環衛、郵政、機場等領域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建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加快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公用充電設施建設。

11、落實和完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抓緊制訂道路機動車輛管理條例,完善機動車輛管理法規體系。啟動對產業有重要提升和保護作用的標準的研究制訂工作,抓緊制修訂新能源汽車產品標準、試驗方法。落實汽車整車(含摩托車、三輪汽車、低速貨車)生產企業退出機制。制訂新能源汽車關鍵總成的准入標準。研究制訂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生產企業向相關產業轉型的鼓勵辦法。

制動器製造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製動器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34家,比上年增加24家。近些年來,我國制動器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12年行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556.6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8.09億元;行業銷售收入較上年增長12.58%,利潤總額較上年上升4.43%。整體看來,2012年制動器製造行業發展形勢較好。

制動器製造行業發展與投資環境分析方法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