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夏至到來,當天因為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所以這是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是烤爐的起始,卻還未到巔峰。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才是最熱的天氣。然我們來看看吃貨們是怎麼過夏至的!
夏至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
夏至習俗
時至今日,各地仍然保留有各種趣味盎然的夏至節日食俗。在北京,“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在山東,“冬至餃子夏至面”;在江蘇,夏令有三鮮:地三鮮是莧菜、蠶豆和杏仁,樹三鮮是櫻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鮮是海絲、鯽魚和鹹鴨蛋等。
北京:冬至餃子夏至面
“冬至餃子夏至面”,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江蘇無錫: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秤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山東: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煮好的麵條要用笊籬打進預先盛好涼水的泥盆裡,這樣麵條被冷水激過後變得更有勁道,口感更佳。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大人則專挑些青麥穂煮熟,涼透以後,搓去外皮,慢慢咀嚼麥粒,細細品味新麥的清香。
注意養生
看了這麼這麼多好吃的東西,看到小編口水直流,天氣雖熱,肚子不負卿,要把流出去的汗水都加倍化作食量吃回來。天氣炎熱,各位親要注意防暑哦。夏季也要多多注意身體的健康。補充空氣維生素,生態級負離子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防衰老、降低血液粘稠度、通常心腦血 管、恢復鹼性體質、改善睡眠等功效。小粒徑負離子也叫輕離子或小離子 ,是一種等同於大自然的空氣負離子,也有資料稱其為生態級負離子。具有遷移距離遠、活性高的特點。把健康美食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