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到一些不好的生活行為,可能這種不好的習慣在短期內副作用沒有呈現出來,久而久之,我們就會深受其害。接下來,小編就羅列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希望朋友們能引以為戒。
工具/原料
毅力 生活習慣
方法/步驟
餓了才吃
許多朋友在生活中不能按時就餐,或者是不到餓的時候不吃飯,理由就是“不餓”。食物在胃內的停留只有4-5小時,等我們感到飢餓時,胃口早就排空了。這時,胃粘膜就會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者消化性潰瘍,還能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
渴了才喝
有的朋友平時沒有喝水的習慣,一定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其實,在我們感到渴了的時候體內已經是嚴重缺水了。這時候再補充水分,已經是為時晚矣。水是生命之源,在人體的代謝過程中比食物還要重要。生理學家告訴我們,每個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早晨起床後,或者飯前一小時,喝上一杯水,對身體是大有好處的。
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從老祖先那裡傳下來的,有許多朋友一生都是這樣做的。這些朋友以為只有感到累了,才應該去休息。其實,在感到累了的時候已經是身體相當疲勞了。過度的疲勞容易積勞成疾,使人體免疫能力降低,使疾病乘虛而入。不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在連續工作一段時間以後,都要進行適當的休息。
困了才睡
有些朋友以為只有在感到困了的時候,才應該去睡覺。事實上,睏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這時再去睡覺,按時就寢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非常容易入睡,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的發生。保證定時睡覺,保證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7小時,才能維持睡眠生物鐘的正常運轉。
急了才便
很多朋友只有在大小便感覺非常明顯了,才去上廁所。甚至有便也不解,寧願憋著。這樣做,對健康是極為不利的。大小便在體內停留的時間長了,非常容易引起便祕,或者使膀胱過度充盈。
胖了才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肥胖傾向的朋友是越來越多了。許多朋友在肥胖之後,花掉了許多錢,花費了許多時間去減肥,這是非常不合算的。實際上,目前的任何減肥手段都是十分有限的。因為事後減肥不如事前預防,我們完全可以在體重超標之前就加以預防。
病了才治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健康醫學也是把預防作為第一道防線。等到疾病已經上了身,就已經對身體造成了危害,這時再去治療,花費的成本可能是巨大的。其實,疾病在形成之前都是有信號的,我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就是信號。一旦進入亞健康狀態,就要引起注意。有相當一部分朋友,平時自以為沒有病,到醫院一檢查就發現了毛病。一些肝炎、肺結核、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包括許多癌症在常規的檢查中也能及早發現。可見,無病也求醫,堅持定期去醫院體檢對中年朋友是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