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知道的投資四步驟?

前一兩個月,投資股市的朋友可能賺到了不少錢,有賺得多的已經重新開始買房了,也有投資者看到股市目前是一個階段的高點,風險較大,因此也開始部分轉戰其他投資。如果是轉戰其他投資,我們應該如何考慮和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呢,理財師指出,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步驟:

方法/步驟

步驟一:瞭解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理財師指出,不同的投資者,個人財富、家庭背景、年齡層次以及理財需求都不一樣,應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例如國人很多都愛炒股,但其實炒股對於某部分群體來說可能並不適合。比如抗風險能力較低的老年人群體,如果是僅依賴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群體的話,恐怕要儘量避免去碰股市這種高風險的投資市場。瑞錢寶理財師又提出,對於年輕人來說,一般來說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反而可以配置部分高風險性的投資,以博取潛在高額收益。對於他們,即使是投資失敗,也可以迅速的東山再起,通過其他方式補回資金。總之,投資理財選擇第一步,需要根據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來選擇投資工具。

步驟二:合理的配置產品比例

  認清風險承受能力之後,其次還要進行合理的資金分配。理財師建議:一個人並不一定只適合一種投資工具。從綜合的盈利考慮,可採取分比例的配置投資產品。比如高風險性偏好的投資,佔比20%-40%;較穩健型偏好的投資,佔比40%-60%等。而剩下的,比如幾萬元左右,則可進行一些理財等。

步驟三:瞭解你投資的產品

  瞭解你投資的產品,這似乎聽起來很簡單,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看投資的表面收益率大小的問題。瑞錢寶理財師舉例說,像通常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有貨幣型產品也有結構型產品,一般貨幣型產品可以保本,收益率在4.5%-5.5%左右;而結構型理財產品,則可能不保本,儘管其預期收益要比貨幣型的收益率要高。投資前,投資者需要詳細瞭解好是哪種類型,對於結構型理財產品,還有了解其掛鉤的產品對象,比如是大宗商品還是股票、黃金等。

  此外像一些基金產品,理財師提到:在投資中有優先和劣後級的區分,比如穩利精選基金,優先級的6個月的投資收益率是9%,如果選劣後級的話,可能有潛在的高額收益,但卻沒有優先級拿的固定9%的年化收益。因此對於不同的風險偏好的投資人來說,即使一種產品,也可能有不同的投資選擇。

  另外,理財師還建議投資者,選擇理財產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收益率,如果是遠高出行業平均水平的投資產品,可能本身存在相當大的經營風險或合同履約風險。對於P2P類投資來說尤為如此。如果一味的追求高收益,發生違約,平臺跑路之類的事,對投資者的傷害則是“致命”的,可能就是血本無歸,而不僅僅是這個產品拿得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的問題了。

步驟四:估計好資金的流動性

  投資有長期、中期、短期投資之分。短期投資,投資快,回報快,資金可以快速回籠,流轉用做它用。而對於中長期投資,投資可能要半年、一年以上時間,甚至二年、三年。一般而言,中長期的投資收益要比短期投資的收益率要高一些。瑞錢寶理財師建議,想獲得投資收益的最大化,需要對資金的流動性用途做好區分,儘量在獲得高收益的同時也讓資金具有流動性,以備不時之需。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