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月子餐之謎?

很多月子期的女性問看很多的書籍,也會在網絡上尋求各種各樣的“土方”,更是有很多的長輩用自己的“經驗”進行指導。這些方式方法到底對不對?如果對,為什麼是對的;如果不對,那究竟應該怎樣去糾正。關於這些問題,我們來一一分析,破開月子期飲食迷霧。

湯比肉有營養

【誤區】湯水是每個月子期女性必須要補充的營養物質之一,傳統的觀念認為,很多的營養物質經過燉煮後會流入水中,因此湯的味道鮮美,可口。因此月子期女性可以不吃肉,但是一定要多喝湯,最為常見的就是:雞湯、排骨湯、黑魚湯、豬蹄湯等。

【事實】首先乳母每天攝入的水量與乳汁分泌量密切相關。因此每天稍微多喝點湯水對於乳汁來說也是一種促進。同時月子期的女性身體也容易較熱,身體流汗較多,因此喝湯還能補充一定量體液的散失。但是不代表說湯就比肉有營養。湯水中含有一定量可溶性的維生素和氨基酸及少量的礦物質。而更多的營養物質和成份還是在燉湯的材料(肉)中。比如說蛋白質,大部分不溶性的蛋白質遇熱凝固後都在我們的食材中,因此想通過喝湯來補充,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水果不能吃

【誤區】這個說法更多的是從中醫的角度考慮,中醫認為所有的食材都有自己的寒熱屬性。而大多數的水果都是涼性甚至是寒性的。對於剛剛生完孩子的月子期女性來說如果吃了水果就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預知的損害。甚至會造成一些疾病。

【事實】這裡要說的是,從營養學的角度建議是不要吃生冷食物,而此處的生冷更多的指的冷食、冷飲,比如冰棒,冰水,生的不能直接進食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不利於消化,而且冷食有促進血凝作用,導致女性惡露(女性分娩後子宮中的附著物脫落,主要是部分的血液,壞死的虹膜等組織等排除體外的物質。一般三週左右排盡。)不下或不盡的情況發生。水果則不能完全化至“生、冷”中,因此適量的補充還是可以的。從營養學角度水果中含有豐富的果膠等水溶性的膳食纖維,和其它礦物質及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對於產後傷口的癒合有著很好的作用。因此不僅補充了營養素還能起到一定預防便祕的作用。

蔥薑蒜不能吃

【誤區】這些都是刺激性的食物,會不消化,甚至會刺激胃腸道系統,造成疾病,也會對母乳產生一定的影響。

【事實】中醫的角度,產後可以選用一些溫熱的食物,因為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比如月子期間人體中惡露的排除需要排除體外,產傷會有淤血的停留,因此這個時候加入一定量溫熱屬性的食材比如蔥、姜、蒜就可以很好的促進其排除,幫助身體恢復。除此之外,少量的加入花椒、辣椒除了上述功效外還可以起到促進食慾,改善食物的味道。當然這些食材只是一種輔料,不要將其當作主料進行烹飪。

鹽之過

【誤區】鹽不能用,這條和不能吃刺激性食物很相似,認為不能吃重口味的食物。飲食要清淡。

【事實】人們都知道了鹽可以升高血壓,很多孕婦期間的應激性的血壓升高也會歸結於口味太重。因此“聞鹽色變”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當然更多的人還是認為月子期還是要清淡。鹽可以少放,但是不能不放。各種調味品除了有對食物的增味作用及對胃部促進消化的功效外,對於身體的康復也是有這一定的作用。比如上文中提到了,月子期間女性因為基礎代謝較高,出汗較多,體液中鈉的丟失,我們就必須要補充上。過度限鹽也會使部分月子期間很多女性還會感到沒有力氣,因為鹽中的鈉離子對於可以增強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說白點就是鈉可以進行神經的傳輸作用,當缺少後,傳輸作用就會阻斷,自然指令無法到達肌肉,也就會有感覺“沒有力氣”了。

多吃雞蛋,多喝紅糖

【誤區】這個相對現代社會來說稍微好點了,但是依舊可以在病房中看到很多年輕的媽媽抱著雞蛋使勁去吃。而喝紅糖老人的說法就是生完孩子後身體大量的出血,因此需要進行補血。

【事實】這些食物可以食用,但是不能作為主要的方式,尤其不能作為補鐵的重要來源。

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同時含有卵磷脂和一定量的膽固醇。但是不宜過多,過多容易造成胃腸道的負擔,難以消化,白白浪費。每日控制在2-3枚之間,其形式也不要拘於煮蛋,比如蛋花湯、蒸雞蛋、煎蛋、炒蛋等都可以。同時要記住雞蛋不是補鐵的食物,更不要認為紅雞蛋可以補鐵。如果見到紅色就是補鐵,不如喝點紅墨水。

紅糖也不是補鐵很好的食物,同樣不要多喝,畢竟是糖水,喝多了不僅僅會造成能量過剩,還會引起血糖的波動。喝紅糖的目的還是從中醫溫潤食物的角度,可以起到活血,祛瘀的作用尤其是對於自然分泌的女性易產生多虛多瘀的情況,紅糖就是很好的滋潤食物了。對於補血,還是建議通過動物的瘦肉、動物的血塊。用這樣的來源進行補充,效果要比雞蛋、紅糖好的多。

生活中一定還有其它很多的例子,只是我們遇見的較少,但是無論哪種,我們都要抱有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對也好,不對亦罷,要學會理性對待,科學認知。溝通更是重中之重。都是出於對子女的呵護。不能因為自己是對的就得理不饒人,傷了一家人的心。循序漸進,慢慢勸說,用合理的方式去闡述科學,相信你們一定會取得成功。

原作者: 尹錫馥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