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艾灸是以艾絨為材料,燒灼、薰熨體表部位或穴位,有防病保健、溫經散寒、扶助陽氣、行氣活血等作用。艾條灸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懸灸”,就是離開皮膚的灸法。因為一些灸法,比如直接在皮膚上進行灸,可能會留下瘢痕,這種灸法不適合在家裡自己操作,需要在正規醫療機構診斷治療,所以現在暫不贅述。

工具/原料

艾條

方法

溫和灸:點燃艾條一端,對應要灸的部位,距離皮膚2-3cm的地方進行燻烤,感覺溫熱就行。一般燻烤10-15分鐘,看到皮膚微微有點發紅就可以了。這種灸法一般適合慢性病,如灸關元穴、三陰交穴位治療痛經;灸足三裡治療胃腸疾病及強身健體。

艾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雀啄灸:也是點燃艾條,灸的時候不是像溫和灸那樣艾條離皮膚的位置不大變化,而是像鳥啄食一樣,一上一下的灸。時間大概5-10分鐘,也是看到皮膚微微發紅就好了。這種灸法就適合急性病。

艾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迴旋灸:顧名思義,艾條點燃的一端與皮膚保持一段距離,然後反覆旋轉或左右移動的在需要灸的部位灸。該方法適用於慢性病的保健治療。

艾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現下藥店也有艾灸盒和滾筒式的器械。同樣的,操作時間不宜過長,以皮膚溫熱,微微發紅為度。皮膚感知功能減退的要在家人的陪同下使用,家人可幫忙感知皮膚的熱度,謹防燙傷。

艾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艾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艾灸畢竟是用火熱來燻烤人體穴位,所以有燙傷的危險;皮膚感覺功能減退的熱要注意謹防燙傷。

孕婦的腹部和腰部不宜灸。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