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的一天,朋友說,快五一啦,怎麼安排好啊。我忽然意識到,恩~~~又是一年的五一,到處是人山人海的雞肋假日又來了。是呆在家裡,還是出去擠肉?算算自己想去的地兒,走到死也未必走的完,雞肋假日也是假日,乾脆挑個不怕人多又沒去過的城市去過吧~於是老貓廣州行就這麼定了。
因為我是大中午到的廣州,死黨又在上班,所以我決定把行李存到市區中心的火車站去,吃完逛完後取了行李再去死黨家。這樣就不耽誤人家事兒,自己也玩得輕鬆。具體怎麼走我都用百度地圖功能查的,然後記錄在攻略裡,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在廣州這幾天,我出門都不需要看地圖,有底氣。
①廣州火車站:傳說中最混亂的車站
話說當初決定要把行李存在這裡,老貓心裡很激動。都說這裡亂,到底有亂成神馬樣子呢?據說因為管轄區域劃分的問題,常常是下了幾級臺階就歸另外一個部門管。出了事部門間就相互扯皮,於是這裡就變成了三不管地帶,尤其是那個碩大的廣場,是坑蒙拐騙的高發地段。等存好行李,老貓就去廣場晃了一分鐘,果然看到有很多無所事事的人又不像旅客的人在晃悠,甚至有赤膊躺在廣場中央的。不過更多的是神情淡定趕路的行人。所以老貓覺得,亂可能是亂點,也不至於索馬里這樣了,但去哪裡都注意點,總是沒錯。
存行李的地方就在廣州火車站的正門處旁邊,很好找。出了地鐵往候車大廳這個出口一直走,上了樓,出大門往左一拐就到。一個行李存一天10元。一直可以存到晚上11點。過夜我沒問。存包的時候工作人員會讓你開包檢查下。不要放貴重物品。
這天氣、這場地兒是不是很搭配?
②陳家祠:又餓又冷的起點
從火車站到陳家祠坐地鐵最方便。陳家祠是廣州有名的宗祠建築。特色就是無處不在的雕刻,木雕、磚雕、石雕。尤其是屋頂上的那些琉璃瓦脊上的陶塑,不僅個子大,而且還上了好多色,一眼望過去,滿坑滿谷的,很有衝擊力。除了看屋內外的雕刻外,還可以看看裡面的民間工藝品,因為現在陳家祠同時也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但是在這裡,老貓的攻略犯了了一個錯誤。那就是,中飯。根據我在口碑網地圖上查的資料,陳家祠門口應該有一個沁芳園,可以吃芝麻糊、魚蓉粥、大戰糖水、姜撞奶神馬的,讓我吃飽了開逛,可是,附近小店老闆告訴我,這家店搬走了。坑爹的口碑網。除此之外這附近最便捷的就是麥當勞了,難道我的美食之旅居然是從麥當勞開始?不,要把寶貴的肚子留給純正的廣東美食,於是我咬著牙進了陳家祠。
陳家祠的門票很便宜,10塊。進去後,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我就開始慢慢逛,神馬雕塑作品展、陶瓷作品展一個個看過來,看到象牙作品時,一直陰沉沉的天終於憋不住猛地黑了下來,然後譁~~~傾盆大雨就下來了。恩~這就是我廣州行最開始的樣子,餓,而且還有點兒冷。並且天氣預報說,雨會一直下到我走的那一天5月1日。不過,沒關係,只要能出來玩,老貓怎麼樣都高興。
陳家祠就是這樣的,大家隨便看看,之後食物的圖片我會放大一點的。咱們詳略要得當。
③寶華路:小吃的天堂
從陳家祠出來,繼續地鐵前進。去寶華路,坐地鐵到長壽路站下,D出口出了恆寶廣場往北走5分鐘就是寶華路。什麼大名鼎鼎的寶華麵店、順記冰室、一心雞、陳添記魚皮都在這路上,而且前後都距離都很近。寶華路是一條很窄的馬路,路邊開滿了店鋪,大多是地攤貨,t恤便宜到3元一件。所有的店面都很小,所以很容易忽略。我就是看到了順記冰室才意識到,我已經走過寶華麵店了。
下著雨、打著傘、揹著包、躲避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照片是各種虛焦,哈哈。寶華麵店的正面是金色的招牌,側面是紅底黑字的招牌。
回過去找到寶華麵店,我一口氣點了3樣招牌:鮮蝦淨雲吞、牛三星、金牌豬手面。一個人對這3大碗食物,我熱淚盈眶!吃一個雲吞、咬一根牛三星、再低頭啃一口豬手,熱騰騰啊熱騰騰,每個細胞都舒展開來了。
原來傳說中的牛三星是脆的,原來豬手面一點都不膩,雲吞嘛~雖然沒有很驚豔,但是吃到了也很高興。三大碗味兒調得都很鮮,但是又不一樣,這是對舌頭的考驗,我輪著寵幸它們,把失落的中飯填補回來。邊吃還邊想,幾個鐘頭前我還在杭州折騰,現在就坐在廣州大吃,旅行就是有意思!
3大碗一起端上來,在我面前一溜排開,霸氣啊~秒殺對面一個碗的男人。
吃完寶華麵店,老貓繼續往前走,去找順記冰室。順記冰室最有名的就是它的3個雪糕,椰子、芒果、榴蓮,10塊錢一個味道。走進去,坐下來,我問店員雪糕我一個人吃得完嗎?店員說,當然。我說我每樣來一個呢?店員:。。。。
3個味道一起點專門有個名字“名三色”,而且只要24元,強烈推薦一起點嘛。然後我還要了個楊枝甘露,滿滿裝了一大杯。其實吧,吃到這裡,我就已經撐到了,可是機會難得,都到了還不都嚐嚐?只怪順記冰室和寶華麵店實在是。。。太近了,都不給我消化的時間。看到對面的小男生只點了一個球,我很悲憤,為神馬我就不能天天順路溜達過來吃好吃的,連吃冰激凌都吃得那麼悲壯。
3個球裡面,我覺得芒果最好吃,椰子最甜,味兒真濃。楊枝甘露嘛,一般般,扣分原因是我吃到了芒果渣,味道還行,分量是滿記、南信的2倍。這是個亮點。
順記冰室出來,雨已經停了,我搖搖晃晃滴走在路上,根據攻略顯示和實際現場體驗,我感受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那就是如果我不走慢一點,再過幾分鐘,就會看到成批出現的目標店面,這太恐怖了。硬塞還是放棄,都是痛苦的選擇。分析了下後,我決定放過寶華路陳添記的魚皮、文記壹心雞、湯圓王的湯圓,上下九步行街的蓮香樓、荔灣美食名家、銀記腸粉店,去把最有名的南信牛奶甜品專家吃掉。
④上下九步行街:荔灣區的核心
寶華路直走就會到一個丁字路口,往左拐,就是上下九步行街的延伸段。這裡和寶華路的區別就在於,沒有樹。建築物更規整些。騎樓的風格很明顯。基本也賣地攤貨。神馬陶陶居酒家、陶陶居餅家、南信甜品專家、蓮香樓都是連著的。陶陶居餅家大家推薦得比較多的就是蛋撻、皮蛋酥、叉燒酥之類的傳統糕點了。我買了老婆餅、雞仔餅、五仁皮蛋酥、叉燒酥打包,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肚子來吃,先買了再說。
接著就走到了南信牛奶甜品專家,我很期待。南信最有名的就是2個奶,雙皮奶和姜撞奶。雙皮奶要吃冷的、姜撞奶要吃熱的。我一直就對雙皮奶很有好感,雖然名字聽著跟二皮臉似的。
那麼老貓吃哪個呢?老貓全部都吃!看得出哪個是雙皮奶,哪個是姜撞奶嗎?左邊水多一點的是姜撞奶,非常夠勁。姜味濃厚,放在嘴裡,水汪汪滑溜溜的。左邊固體狀一點的是雙皮奶。話說,南信的雙皮奶不錯哦。入口即化,沒有一點兒蛋腥味,適中的甜度和奶味相得益彰,而且這種凝膠狀的樣子讓人非常有慾望去攪和它。雖然我吃不完你,我一定要虐死你。恩,總之我對南信的這2個奶還是滿意的,不枉費我打飛的過來吃啊。
哎,圖縮小了,衝擊力也小了,但是一張張貼圖,這帖子不知道得多長了,就這麼著吧。照片再美,也比不上自己真的去看一眼,對吧,嘿嘿。再說回這2碗奶,因為我實在是很飽,所以我在南信磨蹭了45分鐘,也沒把它們幹完,要問我後悔不後悔這麼飽還要去塞奶,我的回答是----不!因為後來我有機會再來了一次,但那時五一小長假已經正式開始了,這裡人滿為患啊,這還不算,最可恨的是神馬雙皮奶都賣完了。所以,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人生就是這麼變態。
出了南信,之後的路,我就是用來消食了。今天逛的吃的都屬於荔灣區,荔灣區是老城區,老城區的房子都是密密麻麻、層層疊疊、滿滿當當。環境逼仄吵鬧,但是又方便快捷,讓人又愛又怕。
走過路過,最後始終沒去嘗試的幾家,蓮香樓、荔灣美食城(裡面由伍湛記、南信、歐成記3家店的分店組成,是個吃及第粥、腸粉、鹹煎餅的好地方)、銀記腸粉(就在文昌小學旁,公交站的對面。門口還掛著蔡瀾給他們題字的照片)、平安大戲院(這是看電影的)。最後給他們留個影。
7點半,我坐上了公交車,然後去火車站拿行李,等我到死黨家,已經是晚上8點半了,洗洗刷刷,明天的行程會更滿檔。
第二天
一早,死黨去上班,我也整裝出發。今天天氣出奇的好,居然還開了太陽,一開門,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多麼難琢磨的天氣,昨天還一副黑雲壓城的樣子,今天就酷熱難當。想了想,我決定多帶一件長袖。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明智啊:D)早飯是在死黨樓下的小吃店解決的。這家叫做釗記美食的小吃店其實沒啥特別的,但是它能在人最需要的時候出現,這就是它最大的價值。
最平常的小吃攤釗記美食和我的早飯牛腩河粉。只要吃了,我就把你記上,做人要厚道。
①南越王博物館:無論當年風光還是落魄,都會是一堆土
坐地鐵到越秀公園站下,出地鐵口,往北走1分鐘就是南越王博物館。周身都被塗成磚紅色。博物館是依靠著一個土坡建的,這個土坡裡就埋著2000多年前這裡的皇帝趙昧。趙昧的爺爺是第一代越王,他是第二代。他爺爺死的時候都100多歲了,所有的兒子都沒有等到繼承王位的這一天。趙昧作為孫子等到了。據說趙昧是個軟弱的皇帝,出了事就只會找漢武帝。在位16年後他病死,把4個老婆和一群侍奉的人都殉了葬。1983年趙昧被考古學家們挖了出來,這時他爛得只剩下幾顆牙。而他的老婆們爛得只有一位還剩下一點點殘肢。(之前記憶錯誤啊,老貓修改下)
進了博物館先去土坡裡看墓室結構,然後去旁邊的陳列館看出土文物。趙昧喜歡玉,所以出土文物以玉為主。主要有他的絲縷玉衣、玉佩,和他悲劇的老婆們的玉器。
幽幽暗暗的陵墓,說說有7室,其實面積都不大,比起三叔在盜墓筆記裡寫的那些可以當操場的皇帝墓室比起來,這裡侷促得就像KTV的小包廂。這就是骨感現實和豐滿理想的差距。
我對南越王博物館的出土文物陳列室非常有好感。因為地大,人少,空調足。到現在我都還記得一個人在裡面凍到哆嗦、凍到傻樂的感覺。精神的震撼已然忘卻了,肉體的折磨卻讓我記憶深刻。我就是這麼動物屬性啊。
博物館還有一個館區是介紹枕頭文化的,放了很多從古自今的枕頭,我只匆匆看了一圈。大家有時間也可以細看。老貓主要是肚子餓了,就先去吃飯了,下一個站,光孝寺中飯.
②光孝寺:人民群眾需要一個信仰A
出了南越王博物館,為了節約體力我打車去了光孝寺,這是廣州一個很有名的寺。它距離南越王也不遠,公交就是3、4站路。但是老貓會去,主要是那邊有個燉品店不錯,我就是喜歡這種又可以吃又可以消磨時間的景點。這個燉品店叫做:信行豐燉品皇。它的位置就在光孝寺門口的光孝路65號。到了的時候,還看到有人在賣菠蘿蜜。嘿~ 5塊錢~但是我沒買,後來活該到超市買18塊的。所以,同志們,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千萬不要錯過哎,不管是一個菠蘿蜜,還是一個女人。
早在做攻略的時候,我就對別人帖子的大椰子燉品很口水。椰子,是多麼好吃的東西,如果裡面燉上補品,口味一定很奇怪,我喜歡!信豐行是一家30多年的老店,據說裡面還賣燉小烏龜,價格也很親民。我一共點了3個菜,分別是原只椰子燉鵪鶉、淮杞燉絲竹雞、肇慶粽子。
原只椰子料很足,剛端上來的時候,我很氣憤,為神馬我的椰子邊緣看不到厚厚的椰肉,和別家不一樣,後來一通撈,發現這家店已經把椰肉削下來了,就是那個白色圓圈一樣的東西,恩~咬起來很奇妙也很費牙口的感覺。絲竹雞沒神馬特別,挺嫩的。最後說說這個粽子,這個粽子很難吃,哎。咬開來,裡面是黃色的餡,有點鹹,也不是肉,反正。。。挺難吃的。BUT,我還是挺高興的,至少只有吃過了,我才知道有多難吃。(通過大家教育,我打算以後再去吃吃看!再給粽子也給自己一個機會~)
這裡燉品種類很多,我建議大家去了以後不要點太主流的,點點兒稀奇古怪的種類吧,造福後人。
吃飽喝足,老貓終於開始逛光孝寺了。光孝寺的門票5塊錢,這個數除了告訴你便宜外,也告訴了你這裡不會有很壯觀的人文景觀。不過,寺廟嘛,我除了被大昭寺柱子上的牙齒,一顆牙齒就代表一個死在朝聖路上的信徒的屍體,小小滴觸動了一下外,其他基本都沒有神馬印象了。感覺它們都是那麼的規規整整、千佛一面,跟流水線包裝似地。
人民群眾需要有一個信仰。往大了說,有利於社會統治,協調各階層矛盾,減少內耗;往小了說,可以讓人反躬自省,規範個體行為,寄託希望與哀思。叫神馬名字沒關係,阿彌陀佛、馬列主義,都成。之前有個牛人幾乎給我們換了一個信仰,可惜破滅得太快搞的現在大陸人民神馬都不是很相信,真悲劇。
老貓去的這天,人還是挺多的,因為剛好趕上寺廟在浴佛祈福大法會。在大雄寶殿前,大家排著隊往佛像上舀水同時奉上香火錢,祈禱佛光普照,祈禱諸事順心。老貓也例行拜一拜,光孝寺就算游完了。
1700年曆史的光孝寺。裡面有個大鐵塔還有一個舍利塔可以看,我發現每次我都把寺廟拍的很醜,哎,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哦,還有,我還遇到了一隻在晒太陽的非常淡定的老貓。無論我在旁邊怎麼搔首弄姿,它都木有睜眼看我一回,恩!道行高深!
③聖心大教堂:人民群眾需要一個信仰B
出了光孝寺,坐公交到珠海南路,下車就是林記粥品店的。本來是打算逛完石室聖心大教堂再來吃,但是老貓懶得走回頭路,於是,開吃。林記粥品店的名品有2個,鹹煎餅和鹹肉粥,我看到其他遊記裡有人還點了個炸雲吞,好像很好吃的樣子,所以我也點啦~可是,跑堂阿姨把餅和粥放下後,就把炸雲吞送到隔壁桌的大叔桌上去了。發現送錯了,又折回來和我道歉說:哎呀,對不起,我以為你一個人肯定吃不了這麼多,就以為是隔壁桌的了。囧。
林記粥品店也是老店了,它的鹹煎餅外凸內凹,咬起來脆脆的,因為昨天我沒有吃伍湛記的鹹煎餅,所以沒辦法對比。我只能說,作為一個煎餅,它吃起來果然一股煎餅味,照片裡四分五裂的樣子是我自己用剪刀剪的。至於鹹肉粥,煮的非常細膩,肉也是專門醃製過。炸雲吞裡有整隻的鮮蝦,蘸著番茄醬吃,咬起來吱吱嘎嘎滴響。其實都是平淡的小吃,我想以前推薦的人,之所以會推薦這裡,應該在享受坐在老街老房中的心情吧。因為吃太猛,吃到雲吞的時候感覺吃傷了,於是,老貓把大半的炸雲吞打包了。
吃傷了的老貓,提溜著一包雲吞,開始往小巷子裡拐,經過老街坊的指點,石室聖心大教堂出現了!老貓到了的時候大教堂正在準備做儀式。運氣不錯哎~我心想,於是找了個位置坐下來看熱鬧。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周圍的小孩子越來越多。有一個長得還特別大餅臉,真像棒子啊。結果人家真的說了一句思密達!今天是韓國人包場哎。恩~後來老貓聽不懂他們在說神馬,而且動不動就要跟著他們起身唱歌,實在是累,轉了一圈就走了。在門後還看到一幫亞非拉友人在等待入場。你看,我說了人民群眾需要信仰了吧,全世界都一回事。
哥特式風格的石室聖心大教堂,挺上鏡的。想起上帝說的,“只能愛我一個”“不能愛其他的神”“我要專一的忠貞的愛,對我不專一我就收拾你”。我覺得-------上帝就是個女人。
④沙面:潮溼的別墅群
聖心大教堂不大,出了教堂,我一看,才在這裡呆了半個多小時,4點還沒到,本來我是打算下雨就去沙面,不下雨就去珠江夜遊。現在看起來,時間也夠,天氣也好,乾脆沙面、夜遊今天就解決掉。於是我就去沙面了。坐車到沙面,我看到了這個似島非島的地方。上面全是100多年的殖民地建築。沙面東西走向主要有3條路,這次我走的是北街和中間的大道。我對沙面的印象,就是2個字,潮溼。
住老房子我還是有經驗的,通風采光都是大問題。而且這裡的綠化、周邊環境、地理位置都是水分的代名詞。恩~對老房子,我始終認為距離產生美。
死黨的阿姨就在島上工作、生活。這裡的戶口只出不進。也許過若干年,這裡就沒有沙麵人了。
大家推薦的蘭桂坊在沙面南街的口子上,因為老貓一點都不餓,手上還掛著一包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吃掉的雲吞,而且也沒有時間沒有力氣走南街了,所以,乳鴿,我們有緣再見。
⑤大沙頭碼頭的珠江夜遊:原來這個城市晚上最美
走出沙面島的時候,老貓精疲力盡。從早上一直暴走到現在,腿要斷掉了。現在只剩下最後一站,大沙頭碼頭。幸好,等了10分鐘,老貓打到車了,這個時候是晚上6點了。坐在車上,老貓覺得真幸福啊。。。多走一步都會死人的,最好司機師傅把我直接拉上船吧。旅遊也是體力的考驗。
珠江夜遊是很多人在廣州會參與的一個旅遊項目。就是坐著船看珠江兩岸的夜景,重點當然就是小蠻腰了。這個項目沿岸有好幾個碼頭都有,神馬天字碼頭、西堤碼頭。而大沙頭碼頭是距離沙面最遠的。那為什麼還選這個碼頭,因為根據大家零零碎碎的遊記片段裡提到的,大沙頭碼頭的船比較大、視野好、而且開得慢。恩,來都來了,當然要選個視野好的船了。而且老貓事先也在同程網上把票定好了,我定的是“工銀牡丹卡號”3樓19:30-20:30的露天票。現場買是138元,而網上預訂的話,到場只需付69元。實在是很實惠。大家不要以為3樓票最貴,事實上最貴的是1樓船艙裡的票,因為還包含自助餐,共188元。但是老貓非常不喜歡這樣,要麼就專心看夜景,要麼就專心吃,我是很討厭這種三心二意,結果神馬都不盡興的感覺。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個自助餐據說很難吃,哎,萬分同情買1樓票的人。
順利拿到票,工作人員都沒檢查我的預訂短信,並且告訴我今天會提早15分鐘開船。在碼頭晃盪了下,7點,我上船了。我對牡丹卡號挺滿意,三樓平臺很寬敞,船也比較新。上船後,我就明白工作人員為什麼對我這麼寬鬆而且還提早開船了------因為3樓就我一個人,即使是最後開船了,這個偌大的平臺上,也沒有幾顆人,這實在是個談情說愛的好地方。
7點20分,開船了,這時正是羊城華燈初上的時候,溼漉漉的江風徑直吹過來,一天的暑氣都消散了,眺望遠方,身心無比舒暢。之前一直都在老城區裡打轉,如果不是這一晚,恐怕,我對廣州最深的印象就是擁擠、嘈雜,但是這趟船,讓我對廣州好感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