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拿如何治療寶寶腹瀉呢??

腹瀉是一種常見症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複發性腹瀉。

中醫解釋寶寶腹瀉原因

小寶寶為什麼容易腹瀉?專家解釋,小孩子的脾胃功能本來就很虛弱,如果進食過於生冷、油膩的飲食,就會給胃腸造成很大的負擔,損傷脾胃,從而發生腹瀉。在冬季裡,孩子和父母一起吃火鍋,一吃了不熟或者洗不乾淨的東西,往往就容易拉肚子了。在中醫來說,這種腹瀉叫做傷食瀉。
另外,一些寶寶體質不好,脾胃虛寒,臟腑功能太弱,就容易在天氣變化的時候,外感風寒風熱、暑氣溼氣,引發腹瀉。

中醫推拿如何治療寶寶腹瀉呢?

下面介紹一下基本的推拿手法,家長可以在家自行給孩子推拿,一是可以止瀉,另外也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傷食瀉和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治療手法是不一樣的,需要中醫進行辯證治療。

推拿手法介紹

揉腹法。
家長可以把手掌攤開,放在寶寶的腹部,逆時針輕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鐘左右。這個按摩手法可以讓孩子止住腹瀉,同時促進腸胃功能潤化。醫生提醒,一定要逆時針,也就是要逆著腸子的方向揉動(見下圖①)。

中醫推拿如何治療寶寶腹瀉呢?

推背法。
方法要領是順著寶寶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到皮膚微紅髮熱為止。小兒腹瀉傷經液,氣血經液同源,所以要給寶寶補氣血。脊柱屬中醫督脈,主一身之陽,推背可以補陽氣,健脾補腎,增強孩子抵抗力(見下圖②)。

中醫推拿如何治療寶寶腹瀉呢?

推上七節骨。
用拇指側面或者食指、中指指腹,從寶寶的骶骨(尾椎)出往上推,直推到腰部,即命門(督脈穴,第二腰椎下凹陷中)處止。推拿時,手法可以稍重一些,推到皮膚髮熱為適度。這是比較好的止瀉手法(見下圖③)。

中醫推拿如何治療寶寶腹瀉呢?

揉板門。
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家長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順時針旋揉寶寶手掌大魚際,次數在50次左右。按揉這裡,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強腸的蠕動功能,讓寶寶的腸功能更好(見下圖④)。

中醫推拿如何治療寶寶腹瀉呢?

補腎。
家長按住寶寶的小拇指最外面一節的指腹,順時針旋推,150~300次。在這裡,是寶寶腎經的反應點,腎主水,所以推拿此處可以補腎水,防治寶寶因腹瀉而發生脫水的情況(見下圖⑤)。

中醫推拿如何治療寶寶腹瀉呢?

注意事項

在給孩子按摩推拿之前,一定要準備好BB油,在按摩部位塗抹均勻。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