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里處,始建於西漢武帝時期,因在玉門關之南而得名。它憑水為隘,據川當險,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中西交通的重要門戶。陽關歷史文化,是絲綢之路文化、中國長城文化和敦煌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敦煌學的重要研究對象。“陽關大道”是康莊、光明、幸福之路的代名詞。陽關馳名中外,“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千古名句,更是令人心馳神往。
陽關遊覽小貼士
下午17:00時至18:00時左右來陽關,到達後先參觀陽關景區的核心部分陽關博物館(參觀1小時),之後去古陽關遺址區看日落。
夜宿景區仿古兵營或距離600米左右處的“農家樂”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品時鮮水果。
次日早6:00時許看日出,您會感受到獨特視覺效果和大自然給人類的奇特感受 。
“陽關”不得不知的事
1、陽關景區現存有漢唐時期的古關、古城、古烽燧、古水源、古道、古塞牆、古墓葬、古陶窯等眾多文物遺址;
2、景區內興建了陽關博物館。陽關博物館整體呈現仿漢建築風格,佔地約10萬平方米,是目前中國西北地區最大的景點式遺址博物館,系統的反映漢唐時期敦煌及陽關的繁華與變遷;
3、陽關景區四季景觀迥異,各具特色!到陽關景區觀賞日出和日落是最佳選擇地!
敦煌陽關景區門票信息
門票類型 票面價 同程價
成人票 50元 45元
購票小貼士:
1、景區開放時間:8:00—20:00;
2、免費政策:1.2米以下兒童免票;70歲以上老人憑相關證件免費;
3、優惠政策:持軍官證、記者證、國內大專院校(本科以下)學生證,購半票。
4、此票為景區內參觀通票(包括陽關博物館和陽關遺址兩個景點的票)。
陽關景區•看點
陽關博物館(陽關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
陽關博物館在北邊,陽關遺址在西南。
陽關博物館主要設施有,博物館門樓、張騫銅像、大型浮雕《漢將出徵》、大型壁畫《絲路駝鈴》、《兩關漢塞館》、《絲綢之路館》、漢闕牌樓、陽關都尉府、陽關關城、漢代兵營、王維石雕像、陽關刻石等仿漢風格建築和藝術品。這些古樸典雅的建造,同周邊的陽關遺址構成了古今相映的歷史畫面。
陽關博物館可以說是一個實地遺址立體博物館,是將仿古建築和博物館內古物遺存、圖說歷史等結合起來,遊客可在館內參觀瞭解陽關歷史,然後到陽關遺址看真實的陽關及思古懷古。
陽關道
其實陽關道就是指古絲綢之路出敦煌過陽關西去的絲路南道,人們熟知的“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走盡崎嶇路,踏上陽關道”的這些諺語中也特指這條道。後經引伸演化,陽關道成為象徵光明、希望的陽關大道。究其陽關大道之成因有三:一是陽關道中“陽”,“陽”象徵光明。二是絲路南道廣闊而漫長,故稱其為大。三是走絲綢之路艱險無比,人們為了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寄希望陽關道是寬闊、平坦、吉祥的陽關大道。也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事業之路都是陽關大道,因此人們到陽關都想親自走一走陽關大道!!!
陽關烽燧遺址
陽關烽燧建在陽關這一地區的制高點。採用幾層土塊一層蘆葦的方式層層疊壓而築成。現高4.7米左右,底長寬8-7.5米,頂長寬8-6.8米,攀登烽頂,方園數十里,盡收眼底,故稱“陽關耳目”。陽關地區烽燧以“十”字形分佈,別於玉門關地區烽燧“一”字形分佈的形式,以陽關遺址為中心,向東有大墩,山闕烽,白山烽與敦煌郡相接。向南有南墩,元山子烽燧進入青海境內。向西有青山樑烽遂、海子灣東、西墩烽燧、葫蘆斯太東、西墩烽燧等進入新疆境內,向北有頭墩、二墩、蘆草井子等和玉門關相接,並有都尉、侯關及塞牆構成防禦體系顯示了陽關四通八達的核心優勢。
注意事項
從市區出發往西南方向走,一路上都有路標指引前往,車程約40分鐘左右
敦煌市至陽關有柏油馬路相通,建議在市區包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