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識別面膜中的有毒成分?

市面上的面膜多種多樣,貼片的、塗抹的、撕拉的……除了從面膜中的精華液成分、面膜的質地之外,還有什麼能夠迅速辨別面膜好壞的方法?網絡上瘋傳的各種檢測報告,質量認證真的能相信嗎?村安小編告訴你,相信自己才最靠譜,今天就教你4招迅速辨別面膜是否有毒。

  辨別招數1:注意成分

  一般面膜的包裝上都會詳細的列出成分表,並且排列順序都是由含量從高至低,如果這款面膜主推玻尿酸保溼,而你卻發現玻尿酸這個成分竟然排在最末位,可想而知,它的可能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辨別招數2:避免刺激成分

  薄荷、薄荷醇、橙花油、樟腦等都是會刺激皮膚的,引發炎症,它們可能會摧毀肌膚膠原蛋白,妨礙自我修復能力,還會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所以當你在成分表裡看到這些成分時,請敬而遠之吧。

  可能致癌的成分:阿伏苯宗

  防晒霜裡常用的成分,接觸陽光後會生成活性氧,導致DNA損傷,誘發癌症等疾病,使用含量不應該超過5%。

  異丙醇

  有機化合物,別名二甲基甲醇、2-丙醇。接觸高濃度蒸汽會出現頭痛、倦睡、內分泌失調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狀。長期接觸皮膚剋制皮膚乾燥、皸裂。

  十二烷基硫酸鈉SLS、桂基乙醚硫酸鈉SLES

  用作乳化劑、滅火劑、發泡劑等。也用作牙膏和霜狀、粉狀洗髮膏的發泡劑。具有致癌性、致敏性的刺激性成分,屬於限定成分。

  三乙醇胺

  多用作洗滌劑原料、護膚品和化妝品原料。具有中和劑作用,可以與CP-940中和,從而達到增稠和保溼的作用。在特定條件下可生成有毒物質,屬於限定成分。

  乙二醇醚

  作為化妝水、霜、洗髮膏的保溼劑和界面活性劑使用。雖然大部分廣告中宣傳它屬於植物性範疇,但大部分都是合成品,有致癌危險。

  合成色素

  即人工合成的色素,優點是色澤鮮豔,著色力強,但具有毒性。這些毒性源於合成色素中的砷、鉛、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鹽,對人體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相當部分的合成色素都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異丙基甲基苯酚

  具有較強的殺菌能力和抗氧化力安定性的化合物,廣泛應用與醫藥品和化妝品領域,在祛痘產品中起到殺菌作用、屬於低毒性產品。

  山梨酸

  用於化妝品的防腐保鮮劑。它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被人體的代謝系統吸收而迅速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體內無殘留。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引發過敏。

  苯氧基乙醇

  多用於防腐劑,對皮膚有刺激性,用量不超過1%,屬於限定成分。

  丁基羥基茴香醚,即BHA

  易溶於乙醇、丙二醇和油脂,不容於水。對熱穩定,在弱鹼條件下不易被破壞。有致癌危險,可引發過敏。

  辨別招數3:檢測熒光劑

  通常美白麵膜最容易中招,熒光劑能夠瞬間提亮肌膚,讓肌看似變白,實際只是類似熒石的閃閃發光的效應,熒光劑非常不好溶解,堆積在體內會大大消減人體的免疫力,但是黑心的商家都不會把這個成分標註在成分表中。

  將面膜放在驗鈔機下面,如果面膜特別亮,發出藍光,就是增添了熒光劑。

  辨別招數4:檢測重金屬

  取部分精華液塗在手背上,然後將銀戒指或者其他銀製品在塗抹區域來回摩擦(類似宮鬥劇中用銀針試毒),如過有呈現黑色或淺黑色痕跡,說明其中含有鉛等重金屬物質。

  辨別招數5:檢測激素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將激素藥分為7組,從1到7,第1組最強,7為最弱,看看你中招了沒?

  第一組:倍他米鬆二丙酸酯、 丙酯烏倍他索、醋酸雙氟拉鬆

  第二組:醋酸氟輕鬆、 氯氟舒鬆、 安西奈德、去羥米鬆

  第三組:0.5%曲安奈德、艾洛鬆(膏)、氟替卡鬆 、倍他米鬆

  第四組:醋酸膚輕鬆、戊酸氫化可的鬆膏、尤卓爾 0.1%曲安奈德、0.1%艾洛鬆(霜)

  第五組:0.1%曲安奈德霜、 0.05%氟替卡鬆霜、 0.2%戊酸氫化可的鬆霜

  第六組:潑尼卡酯、0.025%曲安奈德霜、0.01%醋酸膚輕鬆、0.05%地索奈德

  第七組:2.5%氫化可的鬆、1%氫化可的鬆、1%醋酸氫化可的鬆、2.5%醋酸氫化可的鬆

  是否含有激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停用15天,臉上什麼都不抹或者停用你覺得最有效的產品,看是否會出現撤藥性反跳(其實多數停用1-3天就反跳了)。皮膚暗淡發黃鬆弛沒有光澤、乾燥起皺紋脫皮過敏紅血絲多毛等等,建議你最好停用這個產品。

  辨別招數6:抗氧化檢測

  還原前和還原後

  現在是個面膜都說有抗氧化作用,阻止細胞衰老,真的有效嗎?一滴碘酒就能看出來了。在面膜上滴一滴碘酒,如果碘酒褪色,甚至變得透明,那這面膜的抗氧化性就相當不錯了。

  你不知道的面膜“潛規則”

  潛規則1:敷一次或者幾天就能快速見效——添加違禁的化學美白成分

  解釋:汞、氫醌和苯酚具有一定的美白作用,但其毒性和刺激性大,故我國衛生標準規定祛斑類化妝品中禁用汞、氫醌和苯酚。但是此類物質易獲得且價格低廉,因此常被不法生產廠家用於祛斑類漂白化妝品中,長期使用含量高的氫醌類化妝品會引起皮膚刺激,色素加深甚至出現白斑。

  潛規則2:用一下就見效很快但一旦停用就恢復原樣——添加熒光粉等增白劑

  解釋:即效美白的面膜很可能是是因為添加了二氧化鈦、熒光增白劑導致的,這時的白是因為皮膚上殘留了二氧化鈦而導致的視覺假白而已。

  潛規則3:幾元一包的面膜貼看起來依然很濃稠營養很足的樣子——添加了增稠劑或高分子膠體

  解釋:一些廉價的幾元錢一帖的面膜,除去營銷和包裝費用後,成本所剩無幾。而那些看似黏稠的營養豐富的精華背後更多的是隱藏著的增稠劑或高分子膠體,真正起效的無非是一些多元醇類保溼劑(如甘油、丙二醇、丁二醇等),想要大有作為實在很難。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