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P2P成為一個熱門詞彙,對於投資者而言,P2P理財最大的吸引力在於投資收益。而很多理財新手對P2P的概念還非常懵懂,針對此種情況,金投手理財師為大家整理了p2p理財入門必須要了解的基礎知識,給大家補補課。
方法/步驟
p2p理財簡介
p2p理財通俗一點的講就是投資人與借款人通過互聯網為介質實現對接完成資金的借入借出,即p2p(peer to peer)。借款人或企業在p2p平臺上發佈借款需求,p2p平臺對借款企業或個人進行資質審核,通過後則發佈借款標的,投資人通過平臺將資金借給借款人或得相應的利率收益。p2p理財平臺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於能夠覆蓋傳統銀行難以企及的借款人、小微企業的金融貸款業務,使他們通過p2p理財平臺充分享受高效便捷的貸款業務,同時給予投資人更加豐厚的理財受益,提供多元化的理財渠道。
p2p理財背景
p2p理財的雛形,起源於英國人理查德·杜瓦、詹姆斯·亞歷山大、薩拉·馬休斯和大衛·尼克爾森4位年輕人。2005年3月,他們創辦的全球第一家p2p網貸平臺zopa在倫敦上線運營。如今zopa的業務已擴至意大利、美國和日本,平均每天線上的投資額達200多萬英鎊。是“可達成協議的空間(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的縮寫。在 zopa網站上,投資者可列出金額、利率和想要借出款項的時間,而借款者則根據用途、金額搜索適合的貸款產品,zopa則向借貸雙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而非賺取利息。而後逐步擴大到美國、德國及其他國家。我國於2006年開始出現p2p網貸平臺,經過三四年的發展低潮,到2011年,我國網貸平臺進入快速發展期,大量網貸平臺紛紛上線。進入2013年,網貸平臺更是以每天1—2家新平臺上線的速度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含線下放貸的網貸平臺每月交易額已接近70億元。
p2p理財的兩種運營模式
1、傳統p2p模式
傳統p2p模式:平臺僅為借貸書暗訪提供信息交互、信息價值認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務,其交易過程沒有實質性參與,借貸雙方直接發生債權債務關係,平臺只依靠借貸雙方手續費維持運營。
2、債權轉讓模式
債權轉讓模式又稱是“本土化”p2p理財模式,平臺能夠更好連接借款者的資金需求和投資者的理財需求,積極批量化開展業務,從而實現自身規模的快速擴展,並逐漸成為所有2012年以來成立的p2p平臺的主流模式。
p2p理財相關術語
一:標的類型:
信用標:網貸平臺通過對借款用戶個人信用資質的全面審核而允許用戶發佈的標的。(精英標也是信用標的一種,針對特點白領的信用標)
秒還標(簡稱秒標):網貸平臺發佈的借款完成後自動審核並還款的娛樂標,通常為招攬客戶。
淨值標:借款人用待收款、賬戶餘額等進行借款發佈的標的。
擔保標:借款人向第三方擔保人申請擔保獲得的借款額度而發佈的標的。
流轉標:借款人(債權所有人)通過優質債權的轉讓而發佈的標的,無資金空檔期。
抵押標:借款人通過抵押(資產、房本、銀行票據等)而獲准發佈的標的。
二:標的相關
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本金)/(投資天數/360)
期限:借款人借款的時間長短(投資天數)
進度:已經投資額與滿標額的比率
獎勵:借款人給投資人年化收益之外的利息獎勵
還款方式
到期還本息:即借款到期後,借款人一次還清本金與利息
月息到期本:即借款人每月還等額利息,借款到期後再還本金。
按月還本息:即每月同時還本金與利息,=貸款本金 / 貸款期數+(貸款本金-累計已還本金)*貸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