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外教育子女的幾個案例?

以色列——下午的“靜養時光”
以色列是一個以孩子為中心的社會。下午 1 點左右,孩子們就放學了,2點到4點是以色列特有的持續約2個小時的“安靜時段”。很多銀行和商店會在這個時段內暫停營業,公園裡面也是空無一人,因為這個時間孩子們有的在午睡,有的在安靜地玩耍,有的寫作業。這個“安靜時段”可以保證孩子們從4點到7點的有充沛的精力進行校外活動。
以色列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做法令人感動。爸爸媽媽們不妨自己在家也小試一下,實施你自己的“安靜時段”計劃。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關掉電視和電腦,然後陪孩子一起看看書,或者從事一些安靜的活動,這樣無論大人小孩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休整一下,讓整日不停接收信息的大腦暫時停止,恢復充沛的精力。

法國——你我是“平等” 的
法國人沒有經常抱著寶寶的習慣,寶寶幾個月大就會被安置在一塊圍起來的安全的嬰兒區,讓他們在裡面摸爬滾打,再大一些就把寶寶放在地毯上讓他們來回爬。他們認為這樣長大的孩子肌肉更靈活,個性也更獨立。法國父母對待孩子最大的特點是“平等”。即便寶寶吵鬧,父母也只會用平等的口氣說“你要安靜一點”。我們經常會看見法國父母蹲下來,用平和的語氣跟孩子聊天,認真地回答孩子充滿童真的問題。例如,在麵包房裡,一個售貨員會對一個挑選蛋糕的孩子說:“小姐,您挑選好了嗎?”孩子從小就受到他人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只要不是特別正式嚴肅的場合,法國父母一般都會帶著孩子一起參加。孩子和小同伴之間也會相互邀約,一起開派對,這時父母只充當“司機”的角色,僅僅負責接送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社交,並和他的社交圈保持距離。
法國父母主張的“平等”或許戳中了許多中國父母的要害。我們經常從一些視頻中看到國外的寶寶像“小大人”那樣把自己的想法說得頭頭是道,這便是我們的孩子所欠缺的獨立思考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孩子當成和自己一樣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個體,把他們的話當真並站在他們的角度認真思考,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這點呢?

韓國——“粗放式”育兒
韓國的每個家庭都有教育子女品德、 修養的家訓掛於家中的居室。這使得韓國的青少年大多講究禮貌、 尊重長輩。如果你有機會到韓國人家中做客的話,就會發現無論多小的孩子,都懂得為客人和長輩倒水時雙手捧著,恭敬地奉上。
韓國人週末愛舉家到大自然裡遊山玩水。幾個月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兩三歲完全能走的孩子則手拉著手一起爬山。有時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動了,家長們也很少抱起他們,而是在一邊等他們休息一會兒再接著走。韓國的父母認為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他們覺得只要有機會就應該多帶孩子出去,雖然路途中辛苦一點,但對孩子也是鍛鍊。他們認為從小就要鍛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太嬌生慣養長大必定沒有出息。
在中國常常有這樣的現象,家長們很少帶小孩子們出外遠行,即使出門也要捂得很嚴實,做足各方面的準備。韓國父母的 “粗放式” 育兒或許對你有所啟發。比起 “金屋藏嬌”教育式的養育,讓城市出生的孩子也像大山裡的孩子那樣赤著腳丫滿世界奔跑,小磕小碰權當歷練,這樣是不是才是對孩子真正的保護呢?

原作者: www.yusea.net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