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實際運作當中,公司ERP數據報表是動態的、財務部經常需要這些動態數據來分析公司生產成本與利潤。以下以一個問題案例總結一下,希望能給從事ERP使用人員有一些啟發作用。例:財務從ERP的《採購對帳單》裡導出Excel,然後是希望通過這個方式,來統計外貿部份使用資金動態情況,有以下問題要考慮:
工具/原料
電腦一臺
實際運作企業ERP、從事應用管理或使用ERP系統相關人員
方法/步驟
採購部採購原料,有自己公司生產需要原料以及外貿使用的,外貿就是本公司不直接加工,需要外派給其它公司加工完成附件產品,外貿加工附件產品回到本公司後再組裝完成。採購部在ERP裡向供應商下達採購單時,要註明自用與貿易以此區別,例:
採購部在下達成功採購單後,必須審核後,才可以打印。
財務部打開採購部模塊,查詢採購部下達採購單的明細
統計出來這個額度,主要是用來了解付款給供應商情況嗎?還是隻是用來作為一個參考瞭解一下都用在哪個客戶身上了?
如果是這個問題,哪麼相對來說簡單一點。相當於在《採購對帳單》顯示一列客戶名稱即可。但這個資料只能是參考,不能保證外貿的東西100%用在哪個客戶身上了。
統計出來的額度,真真正正瞭解外貿產品,這個錢都用在哪個客戶身上了?
如果是第二個情況,哪這個問題就複雜得多了。因為採購回來的東西,不一定就是給當時採購指定客戶使用的,這個跟輔料出庫操作準確情況有關,例如:小吳採購回來這個東西A,按道理是應該給B客戶使用,但出庫時給C客戶使用了。這個情況就要求,輔料倉庫管理上非常嚴格,領用人寫領料單要清清楚楚,領的東西用在哪個工單上,出庫人操作,清清楚楚在ERP對應操作好。但ERP輔料部份,有些工作涉及到生產外貿的、彩盒工作量很多。要考慮與生產部商議以後怎麼按排管理輔料倉庫管理了。是否重新劃分。
只有這樣做,ERP才是真真正正的能統計得出外貿用在哪些客戶身上了。。例圖如下:
注意事項
採購部下達採購單分自用與貿易單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