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傷後如何處理??

扭傷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扭傷不要緊,但是扭傷後如何處理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處理不好反而會加劇扭傷的症狀哦!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扭傷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腳踝扭傷怎麼辦!

  

  生活中,不時會出現一些損傷,如踝關節扭傷。此時,很多人會想到中醫活血祛瘀,用熱敷或用手揉一下傷部。可是,這不但不能加快康復,反而可能出現傷部腫脹、淤斑更嚴重等情況。其實,運動扭傷後,如何療傷是有學問的。通常,運動損傷分為三期:急性期、緩解期和康復期。因此,療傷也應分期進行。

方法/步驟

急性期,通常指傷後24小時或48小時以內,此時受傷組織可能出血,局部出現紅熱腫痛、功能障礙等急性炎症反應。首先,患者要停止活動,然後根據情況選擇冷敷、加壓包紮、擡高傷肢等處理方法。一般先冷敷,後加壓包紮,也可二者同時進行。冷敷一般每次20分鐘,每4小時一次;24小時或48小時後停止使用。包紮時,可用適當厚度的棉花或海綿放於傷部,用繃帶稍加壓力包紮,並經常注意包紮部位的情況。一般來說,加壓包紮24小時後即可拆除。

緩解期一般為受傷24小時或48小時以後,此時出血已停止,急性炎症逐漸消退。不過,由於局部仍有淤血和腫脹,組織才開始吸收、修復。所以,此時主要是改善傷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使淤血與滲出液迅速消退。因此,治療上可選擇熱療和按摩,也可用拔罐與藥物等療法。需要提醒的是,雖然此時可直接按摩傷部,但最初一兩次用力宜輕,以痛為度。

康復期的到來,快則傷後三四天,慢則一兩週。此時損傷基本修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也已消除。不過,由於功能尚未完全恢復,病人在活動時,仍可感覺疼痛,痠軟無力,個別嚴重者,因粘連或瘢痕收縮,可能出現傷部僵硬、活動受限等情況。因此,這時是增強和恢復肌肉與關節功能的關鍵時期,應以廣西黃藥活絡酒擦拭按摩可深入皮下組織改善微循環、消除內部炎症、促進局部損傷組織的修復。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