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汽車保修更容易?

汽車作為家庭大件消費品,不出問題當然是好事,但出了問題該怎麼辦?

保修和保險,大家想必都知道。而且保險大家應該都很瞭解,出了事故,打電話報保險就可以了。但保修呢?打電話給4S店就可以了嗎?

保修其實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其中的關鍵除了是否真的車輛品質故障引起以外,如果還能瞭解廠家的鑑定流程和政策,那麼保修就會更容易。這裡忽略售後服務特別差的品牌。

這裡首先介紹重大品質故障中的保修索賠:

方法/步驟

車輛自燃篇

車輛自燃,車全燒了或者燒了一部分;這種情況下,車主一般首先報警,然後找4S店投訴車輛品質不良導致起火。首先甭管保險賠不賠,首先氣憤地指責車輛品質有問題。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尤其對於沒有購買自燃險甚至車損險的車主,更是會不惜一切努力抓住4S店這根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車輛自燃真的那麼容易獲得保修或者三包的賠償嗎?答案是否定的。別以為車已經全燒了就死無對證,以為汽車廠家就無法找到起火的真實原因了。廠家的技術人員和鑑定方法高著呢,首先從火災的5要素出發進行檢查。所謂火災5要素就是外火,燃油,排氣,油脂和電氣。如很多火燒車流入二手車市場,魚龍混雜,要鑑別也是一項費時費神的工作,廠家技術員可以用專用查詢工具庖丁解車來查詢原車輛4S店維修出險記錄,則在這方面幫助了一臂之力。面對一輛連鈑金上的油漆都燒沒了的車,會首先從燒損的外觀判斷火源的位置。要知道尋找火源是可能的,就首先要了解火的蔓燃原理。因為火是從下往上,從中心向四周蔓燃的,舉個例子,面對被燒損的發動機艙,首先找出最低燒損位置,那麼火源就一般都是在這位置或之上水平面;其次,火源位置一般是燃燒時間最久的地方,因此受高溫的時間也是最久的地方,因此在鎖定火源的水平面後,就在這水平面尋找那裡燒得最久(以鋼鐵為例,隨受熱的時間長短,顏色會由黑變白再變亮)。當火源找到後,廠家的技術人員就會找火源附近究竟有什麼因素會起火,電氣?電氣的起火一般是短路造成,而短路就會造成電線熔珠;其外,電路加改裝也是廠家技術人員的一個查找重點,一般有電路加改裝的情況,基本就被拒賠了,車主可能認為這太武斷了,但假如出現誰也說不服對方的話,廠家會選擇法律上解決,車主會有把握能用證據和合邏輯的推理說服法官嗎?。因此,有電氣的改裝的車輛是極易被拒賠的。而廠家是如何排除呢?首先火源位置是否在燃油管附近位置,如果不是,那麼燃油系統導致火災就可以排除。如果是,那麼會分析油管是否脫落和破損,而造成這些可能的原因是什麼,比如如果是碰撞後發生火災,且發動機出現後移,那麼廠家基本也有足夠的證據推理燃油管脫落或破損是由於碰撞造成的,跟車輛質量沒有關係,所以也會拒賠。而對於油脂因素,一般油脂是指發動機冷卻液,玻璃水,潤滑油和變速箱油,這些都是可以燃燒的,一般行駛中起火或者碰撞後起火的車輛,廠家均會對油脂相關係統進行仔細檢查,比如最前面的水箱,發動機缸體,變速箱體等是否破損,如果出現破損,而且火源又被判斷是在附近,那麼拒賠也就順理成章了。而至於排氣,是指可燃物捲入到排氣歧管或者排氣管前段,那裡的溫度最高可達800攝氏度左右,紙或者塑料袋輕易就會被點燃,而如果火源位置被定位在排氣管上,而排氣管表面又存在著高溫導致的色差,或者碳化物,那麼拒賠也幾乎成為必然。最後是外火,這也是導致車輛起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這個有個不成文的規律,就是臨近歲晚,車輛火災的案件就特別多,因為好多債主仇人在這時候行動;別以為把車燒成一堆廢鐵就神不知鬼不覺了,除了監控錄像的幫忙,上述的火源推理邏輯同樣適用這種情況,由於放火的人一般都是心虛,選擇的時間也會是夜深人靜之時,做得也會比較匆忙,因此火種一般在車輛的外圍,而在車輛完全冷車後,車輛外圍還能起火的因素不外乎外火和電氣短路,而由於外火燃燒後一般都會留下痕跡(煙燻或液體垂流的痕跡),因此是不難鑑別的;除了被人放火外,還有一種外火是車內的物品起火,比如打火機,這種情況也可以首先通過定位火源,火源附近是否存在車輛本身容易導致起火的因素,尋找燃燒後的殘留物來鑑定。

綜上所述,車輛自燃的索賠並沒有那麼容易,據內參君瞭解,不到1%的車輛自燃被鑑定為車輛品質導致的,因此廣大車主或者潛在車主可以參考參考,唯一比較靠譜的方法就是起碼買個車損險,如果已經被廠家發現了起火原因不是車輛品質問題(當然車主心裡有數,確實不是車輛品質引起的),那麼轉而聽4S店的勸,並要求4S店協助你走保險索賠更靠譜。對於汽車自燃這些敏感的案件,一旦廠家認定為非品質引起,即使車主鬧,耗和找媒體擴大化都沒有用(除非車主堅定知道是車輛品質引起),其立場會越發堅定,最多就是跟車主打官司。因為一旦輕易承認,那可是自毀品牌啊。

氣囊篇

很多車主事故後投訴氣囊誤爆或者不爆,向廠家索賠,容易嗎?內參君告訴大家,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首先從外觀上判斷事故是否達到爆氣囊的條件,然後用專用電腦讀取車輛的中央氣囊傳感器裡的數據(有點黑匣子的味道),就基本可以準確地鑑別是否車輛質量原因導致的氣囊誤爆或者不爆了。

中央氣囊傳感器能夠記錄碰撞前5s的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算出碰撞期間車輛的最大減速度是否達到爆氣囊的門限值,來判斷氣囊應不應該爆。因此,如果身邊稍為懂車的朋友單憑外觀去建議你去投訴索賠,可能需要再考慮考慮。可能有人想,那麼事故後我把中央氣囊傳感器裡的數據刪除掉或者乾脆換掉那個傳感器,是不是可以騙保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數據是無法被清除的,即使有能力破壞掉數據,廠家也會發現其中的痕跡,從而有理由拒賠;而對於換傳感器的情況就更容易鑑別了。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通過上述鑑定,證明是車輛本身質量原因導致的氣囊問題,廠家也不會耍手段去抵賴的,畢竟鐵證如山,各位車主只要要求4S店提供碰撞前的數據即可讓廠家不敢忽悠你。

剎車和轉向篇

投訴剎車失靈索賠同樣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一般廠家都會從電腦控制和機械結構來綜合判斷剎車是否真的失靈,剎車系統是單純通過機械結構就可以產生制動力的,因此即使電腦控制出現問題,也不會導致制動不了的情況。而機械結構出現故障導致剎車失靈的,一般也能在事後鑑定出來,比如剎車液大量洩漏,剎車分泵工作不良,剎車總泵工作不良,剎車助力器損壞等;而寄望以偶發性故障導致當時剎車時失靈,從而事後無跡可尋的說辭,恐怕是難以迫使廠家賠償的。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轉向系統。

簡單地說,剎車和轉向系統的機械傳動結構,基本保證了有問題肯定就有可供鑑定的損壞痕跡。沒有損壞痕跡而導致剎車轉向失靈的情況,技術鑑定上是難以成立的,因此也是難以索賠的。

以上重大品質故障由於涉及到品牌美譽度,廠家一般是不會輕易承認的,除非在鐵證如山下。而收集整理出如山的鐵證對於車主來說不太現實,因此轉而與廠家和4S店協商解決,從經濟角度來說,還是最靠譜的方式。當然對於擁有強烈正義感和公平意識的車主,不妨與廠家和4S店掰一下手腕,畢竟社會的進步,行業的發展要靠這群人來推動。

而對於一般的品質故障的保修索賠,基本上廠家都有一個品質故障彙總功能,多發的故障,車主只要說出故障現象,4S店馬上就幫你保修了;但如果全國那麼多車,只發生了你一例,那麼廠家可能就要刨根問底了,當然有些注重客戶滿意度的品牌,保修政策是會鬆一些。這裡有個特殊期,一般是新車型上市的頭半年,保修相對容易,因為廠家還未累積足夠多的數據來判斷哪些故障會多發,哪些是客戶不當使用導致的個例。當然除了彙總的數據外,專業的技術人員和設備視情況也會派上用場,但判斷的方法都是基於現狀再遵循合理的邏輯推理。比如發動機出現異響,作為車主肯定很緊張,向4S店投訴並要求保修發動機總成;這時一般4S店先進行非拆解式檢查,把相關檢查數據反饋給廠家,如果從數據上和客戶問診信息發現不了原因所在,廠家技術人員會前往4S店對車輛進行檢查。在徵得車主同意下,分解發動機,如果發現不了明顯損壞,則會為客戶保修一個新的發動機總成。但如果是發現氣門與活塞撞擊,那麼就會研究為什麼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在進一步的檢查中發現氣門杆有異常的積碳,那麼就會分析客戶的使用習慣(是否經常怠速或中低速行駛,所加汽油是否品質不良),對於這種情況,廠家就會判斷是車主的用車不當導致故障,拒絕保修。簡而言之,在現今競爭日趨激烈的汽車市場,真實的品質故障基本能得到保修,而非品質故障則的相對變得困難。

當然,事情是沒有絕對的。現在4S店的職業經理人體制,和廠家對客戶滿意度的重視,都給了一些額外可爭取的非品質故障保修機會。比如鬧,耗和媒體擴大化,面對這些情況,即使是車主個人使用不當導致的故障,也可多少爭取到來自廠家和4S店的保修或賠償;此外,如果車主是該品牌的忠實用戶(家裡已經或者先後買了2輛以上該品牌的車),那麼也較容易爭取到額外的非品質故障保修或賠償機會。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