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判定紫砂壺的年代??

從明代中期紫砂壺創始以來,侍童供春向金沙寺老僧學習壺藝開始,多是子承父業,師徒傳承,從選砂、打泥片,裝身筒,和造型設計全憑個人的藝術愛好而定。歷代的名家作品在當時就有仿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民國初年,幾乎所有的紫砂界高手都被請到上海,對歷代名家作品進行精心仿製,這些仿品均源於名家舊器實物,且水平極高,遺存至今,給我們的鑑定工作帶來困難。近些年來,經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同時結合近年來地下出土物的印證,對紫砂器製作年代的鑑定大有進步。

教你如何判定紫砂壺的年代?

方法/步驟

紫砂壺的鑑定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鑑別。

(一)造型。紫砂壺的造型明代的式樣較少,多為圓形、筋紋形。清代初期砂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 為主。另外一些民間實用型壺類壺型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瓏;清末及民國初期的砂壺造型、 款識增多,附加的裝飾也多,多以仿古代名家為主,在形式上沒有太大的創新。

(二)胎質。明代時期紫砂使用的泥料內含顆粒狀粗砂,給人的感覺比較粗糙;明末清初泥料仍較粗糙, 大多含有閃亮的雲母,胎壁也較厚實。 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

(三)製作工藝。明代創始期的壺是以捏製為主,壺內胎往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到了晚明的時候,時 大彬創造了木模製壺方法,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觸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了美化接痕而貼上柿蒂 形泥片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清代的紫砂壺一般採用打泥片,再將泥片鑲接而成,其壺底多有放射狀 痕跡。到了近現代則採用注漿成型,壺身略加修飾就極為光潤,手感也極好。

(四)款識和銘刻。紫砂製品上的款識和銘刻是指刻、印、劃在砂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 產生的年代、製作者和使用者等諸多因素。不同的時代刻款銘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書體上, 明代都為楷書,到了清代早期楷書、篆書並用,而後期則以篆書為主。

教你如何判定紫砂壺的年代?

注意事項

品一壺好茶的同時,能夠把玩一把喜愛的紫砂壺,並且還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間,這樣的理財方式是最愜 意不過的。無論外面如何喧囂,做投資理財,必須有一顆沉靜的心,只有在寧靜中保持敏銳的市場觸感 ,才能有意外收穫。而收藏品投資,則是一個集合了趣味性與投資性,又能修身養性的好方式。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