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種類繁多,魚蝦蟹是最基礎的海鮮,也是人們經常吃的,海鮮蛋白質含量很高,是人們攝取蛋白質的良品。可是,孕婦是否能吃海鮮呢?有的媽媽會擔心海鮮洗不乾淨有寄生蟲,吃後會吸收這些寄生蟲,影響身體健康,尤其是對胎兒發育不利,對於孕婦是否可以吃海鮮的問題,今天媽媽女人網和你一起來了解下。
海鮮有哪些營養?
海鮮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鈣質與鐵質,同時還含有許多微量礦物質如鉻、鈷、銅、碘、硒、硫、鋅等,這些營養物質都是孕婦在懷孕期間非常重要的。
孕婦可以吃海鮮嗎?
關於孕婦是否能吃海鮮的問題,有兩派意見。
支持派:孕媽在懷孕期間多吃魚類等海鮮,可幫助孩子在幼兒階段的運動和交流能力發育更好,7歲左右的行為表現更佳,8歲左右語言表達能力更強。而對於那些在懷孕期間從來不吃海鮮的孕婦,她們的孩子8歲時語言表達能力欠佳的可能性比多吃魚母親的孩子高48%。
反對派:孕婦在懷孕期間不能吃海鮮,美國政府2004年建議孕婦少吃海鮮,特別是鯊魚、旗魚等食物最好不要吃。
孕婦吃海鮮的注意事項
如果孕媽抵不住海鮮那鮮美味道的誘惑,那麼在食用海鮮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海鮮一定要吃熟的,萬不可吃生海鮮。孕婦如果吃生海鮮,有一些病菌或寄生蟲很容易被你肚子裡的寶寶吸收,那個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2.注意食物之間的相生相剋,吃海鮮時不宜暢飲啤酒,這樣容易導致血尿酸水平急劇升高,誘發痛風,以致出現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病等。另外,海鮮不宜與富含鞣酸的水果如葡萄、柿子等一起吃,至少應間隔2個小時,因為鞣酸會破壞海鮮中的優質蛋白,大大降低海鮮的營養價值。
3.患有關節炎、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病人也應少吃海鮮。因為海鮮中嘌呤含量較高,病人吃了以後容易在體內形成尿酸結晶,加重病情。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也應少吃海鮮,因為海鮮含碘量較高,過高的碘也會加重病情。
孕婦吃海鮮有講究
孕婦能吃海鮮,但也有前提條件,就是要講究烹飪方法和進食的量,還要注意個人體質。
1、之所以有孕婦不能吃海鮮的說法,主要是因為人們擔心生的海鮮中可能有寄生蟲,由於烹飪不當,沒有完全熟透的海鮮中可能仍然存在寄生蟲或病菌,可能影響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所以孕婦吃海鮮首先要保證加工到全部熟透,千萬不能吃全生、半生不熟的海鮮,比如生魚片、生螺、生貝、醉蝦、醉蟹等。
2、其次孕婦吃海鮮要注意適量,過量不食。比如螃蟹,不論海蟹肉還是河蟹肉蛋白質都很豐富,但是腸胃不易消化,所以過量食用可能引起腸胃不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寒氣重”。孕婦腸胃不好的時候就儘量不要進食過多。雖然螃蟹等海鮮可能一年僅肥碩一回,但也要以自身健康為重,不要猛吃。
3、另外,有些孕婦吃海鮮可能會過敏,特別是大量食用的時候。由於孕婦在懷孕期間應當儘量避免服用藥物,所以一旦吃海鮮孕婦過敏治療起來也很麻煩,如果是過敏體質的孕婦,儘量避免在孕期食用海鮮。
孕期可以吃一些海鮮,但是要注意以上幾點,烹調也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熟透才是關鍵,一些已經死了的蝦蟹最好也不要食用。瞭解更多孕婦食譜,希望能對懷孕媽媽和胎兒的健康起到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