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蘊涵著中國歷史的滄桑、記載著中華民族歷史的悲壯與輝煌的城市。迄今為止,我國政府已將120座城市列為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對它們進行了重點保護,河北省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許多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運動和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城市。迄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已將120座城市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並對它們進行了重點保護。河北省內共有5座這樣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河北五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邯鄲市
位於河北省南端,地處東經114°03'~40',北緯36°20'~44'之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轄4區、1市、14縣,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57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896.4萬。邯鄲市的市花是月季。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和中國散文之城、太極之鄉。國務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和市區人口超百萬的特大城市。
保定
地處北京、天津、石家莊三角地帶,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保定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對外開放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全國籃球城市、全國乒乓球重點城市,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入選2008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承德
舊稱“熱河”,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是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甲類開放城市。1994年位於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從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
山海關
又稱“榆關”,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與萬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1990年,遼寧省丹東市的虎山長城被髮掘出來後,考古界認為虎山長城才應該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1961年,萬里長城—山海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關公1700年曆史的青龍偃月刀刀鋒向東,現存放在山海關城樓上,成為鎮關之寶。
正定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地處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百歲帝王趙佗、常勝將軍趙雲故里、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是河北省會石家莊的北大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深高速公路縱貫南北,石德鐵路、石太鐵路、307國道、石黃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坐落境內的石家莊機場已開通20多條國內外航。正定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文化積澱深厚,享有“古建築寶庫”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