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外地人因為吃蛇的典故對廣州格外熟悉,事實上我發現,吃蛇在廣州的飲食文化傳統中所佔的比例並不是很大,讓廣州人引以為榮的飲食習慣,可能僅僅是一鍋用小白菜乾和豬骨頭煲出來的老湯,廣州有許多老字號的餐館都以做不同風格的雞自豪,許多貌不驚人的路邊小店早已是和這條街的歷史密不可分。人們喜歡假設,就假設給我一天時間要讓一個第一天到廣州的人愛上廣州吧,我會很小心地帶他去吃飯,而且喋喋不休地解說每一家館子、每一道菜。吃在廣州,祝他吃得開心。下面為您介紹廣州美食傳統之旅的一天行程。
步驟
早餐:點心+西關
泮溪酒家(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151)
在老廣州那裡,很少會有人和你說吃早餐,他們只知道飲早茶。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飲茶。不僅飲早茶,還要吃點心;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可見,廣州人的飲茶實際上是一種社會交際的方式。當然,上茶樓不僅是喝點茶那麼簡單,嘆茶的內容,還包括了吃點心。
選擇來泮溪酒家喝早茶是有道理的,泮溪酒家位於西關,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是集多種菜系和中外不同風味於一體的美食園。有“八寶冬瓜盅”、“泮塘茭筍皇”、“牡丹鮮蝦仁”等名牌菜式。最著名的還要數它的點心。傳統名點有“椰皇蘋葉角”、“泮塘馬蹄糕”、“蜂巢香芋角”等。“泮塘馬蹄糕”是採用當地的特產馬蹄粉作原料,其糕體色澤金黃透明,爽滑而富有彈性,特別香甜可口。
一個外地人要想認識廣州,不妨就從一頓飽含飲食文化和民居特色的早茶開始。
午餐:牛雜+坊間
林華牛雜屋(東華東路店,越秀區東華東路618號)(起義路店越秀區起義路178號)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有沒搞錯,去吃路邊小店?路邊小店自有其獨到之處,莫道坊間無高人,廣州傳統的精髓就是一種風情入骨的市井文化,廣州人對生活會講究,但絕不會鋪張。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一樣,這裡充滿著濃濃的人情世故。
吃的是什麼呢?剛到時我還把門口的“牛羊蛇雜”幾個大字看成了“牛鬼蛇神”,著實吃了一驚,坐定知道除了幾種老火靚湯以外,主要供應牛羊蛇雜湯,牛羊雜吃得多了,蛇雜倒是頭一遭,看著端上來的砂鍋裡盛滿了蛇皮、蛇腸、蛇肝、蛇心和蛇鞭等東西,還真下不了口,廣東人對蛇有癖好連這些“蛇下水”也不放過,但用中藥材煲出的湯底確實不錯,不一會兒就連湯帶渣風捲殘雲吃了個乾淨,價錢也便宜,五元。
晚餐:文昌雞+紅棉
廣州酒家(文昌總店,荔灣區文昌南路2號)
“食在廣州第一家”,說得就是廣州酒家,廣州酒家在廣州的地位全國其它大城市中恐怕無有出其右者。
廣州酒家以經營正宗粵菜和承辦大型筵席為主,於1987年隆重推出了“滿漢全席”,同時還整理推出了仿唐、宋、元、明、清五朝食譜,和仿古接待等服務項目。客人在這裡飲宴,不僅能品嚐到各種美味佳餚,而且還可以領略到古人的飲食風情,和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所具有迷人風采。
夜宵:龍虎鳳+煲湯
炳勝酒家(海珠區東曉路33號)
有些店不需要太長曆史,也不需要太高的規格,它就和這個城市連為一體了,比如說炳勝。
這裡價格低廉,物美味好,酒樓生意異常火爆。這裡的海鮮刺身、河鮮刺身最出色,堪稱刺身廣州第一家。滋補養顏全貓宴、龍虎鳳窩、藥膳貓窩、香濃貓窩、貓腩窩。榕蛇連皮腩火窩、養顏蛤蟆窩,價格便宜,各式家常小炒品種繁多,花樣百出,可以說,貪食三天而菜餚不會重複。
炳勝營業到很晚,和北方城市十點以後車馬稀落不同,廣州人似乎天生就屬於夜晚的,因此也有一些店到了深夜還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