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遊不得不去的高校/香港大學遊玩攻略?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HKU)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且最重要的大學,其目標是培養領袖人才。前身是創立於1887年的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先生曾習醫於此。香港大學採用英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中文校訓為“明德格物”,於《英國泰晤士報》2007年的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八位。校園本部坐落香港島西部的薄扶林道以東、般鹹道以南、羅便臣道以西、龍虎山以北,佔地約16公頃。在港大,隨處可以見到很多古老的西式建築。校園依山而立,山梯和電梯把一座座摩天大樓連起來。

香港旅遊不得不去的高校/香港大學遊玩攻略

本部大樓:

香港大學建於1910年2月26日,這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就是本部大樓。大樓用文藝復興期建築模式的花崗石柱廊所支撐,頂部則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築風格。本部大樓不僅是文學院的大本營,張愛玲曾於1939年這裡的文學院讀書。這裡同時也是港大學生拍攝畢業照的首選地帶。其中的陸佑堂,是《色戒》中學生們演戲的劇場取景地。

大學堂

位於薄扶林道山頂,揉合了都鐸及歌德式建築特色,引人注目。大學堂於1861年由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興建,作為公司總部及寓所,因此取名為“杜格拉斯堡”。1894年,一個法國傳道團買下了這幢建築物,並大舉修葺及增建,後於1953年遷出。香港大學在1954年收購了這幢建築物,並自1956年闢作男生宿舍,改稱大學堂。大學堂之外有設計優雅的梯級,而於內部則有古色古香的圖書館及螺旋式樓梯,都是該建築物的特色。多套香港電影曾於該建築物取景,包括《流氓醫生》、《玻璃之城》等。

鄧志昂樓:

是香港大學的一座古老建築物,位於香港港島薄扶林道本部校園,鄰近薄扶林道,由鄧肇堅爵士父親鄧志昂於1929年捐助建成,作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之用。鄧志昂樓為1座樓高3層之平頂建築,外牆鋪以洗水批蕩,裝飾花紋簡樸。2樓外牆有5個小陽臺。大樓於1931年9月28日由當時之香港總督貝璐爵士揭幕。現為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香港旅遊不得不去的高校/香港大學遊玩攻略

舍堂村:

“舍堂”是香港大學為學生(尤其是本科生)提供共同生活的地方。舍堂教育”的概念源自英國劍橋牛津等大學的“學院制舍堂的活動多姿多采,但時間上多集中於晚上至凌晨,而且有部分是宿生必須參加的。
香港大學擁有三個舍堂村,即是:
沙宣道舍堂村—沙宣道6號(1992年落成):偉倫堂,利希慎堂,利銘澤堂,何善衡夫人堂(醫科生宿舍)
賽馬會第一舍堂村—薄扶林道91號(2001年落成):何東夫人紀念堂,施德堂,何添堂(多用途禮堂)(利瑪竇宿舍,賽馬會第二舍堂村—薄扶林道109號(2005年落成):是目前最好的舍堂。
港大正計劃于堅尼地城龍華街多興建四所舍堂,預計將於2012年落成,耗資約五億港元。

交通貼士

香港大學位於香港中西區,臨近較近的景點有上環和太平山頂,沒有地鐵可直到港大。
中環碼頭巴士總站乘 7 號巴士,於薄扶林道香港大學西閘下車。
金鐘道太古廣場外巴士站乘 23、40 或40M 號巴士,於薄扶林道香港大學西閘下車。
從海洋公園到港大,需坐629回金鐘,再坐23路大巴。
銅鑼灣怡和街西行的巴士站乘搭 23 路(往“蒲飛路”方向), 途經香港大學。
從港大到太平山頂,可於薄扶林道或般鹹道坐23、40於聖約翰座當下車,對面就是太平山纜車站。從太平山頂也可徒步到達港大,沿夏力道徒步 30 分鐘至克頓道路口,再徒步約 60 分鐘便到香港大學。
從機場到港大,坐機場巴士E11或A11到金鐘下,再轉23路大巴。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