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水是如此重要,人的肌體的所有代謝活動都依靠水分來進行。那麼當我們在登山過程中,在崇山峻嶺中帶的飲用水用盡了,我們該如何去尋找水源呢?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的經驗以及多年來通過請教不少經驗豐富的老驢友總結了一些戶外尋找水源的方法。

工具/原料

戶外專用水壺,明礬或消毒片,塑料袋、帆布或衣料,戶外刀具

一般情況下尋找水源

帶足飲用水。在登山過程中體能的消耗無疑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氣候炎熱的山區,由於體能消耗帶來的出汗,結果就是身體內水分的大量流失。在這種情況下,及時補充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登山前的準備工作中,一定要帶夠水。購買專用的戶外水壺容量大材質結實,密封性好。到融雪的山上露營時,由於早晚溫度比較低,因此要留意儲存用水,以免水被凍結而缺水。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調動感官。 人是靈長類動物,所以在尋找水源時要很好的調動自身的各種感覺器官。首先要會聽,隨時留意耳邊是否有溪流,山澗等的流水聲,有沒有青蛙的叫聲,如果出現上述聲音,那麼生命之源就離你不遠了;然後要會聞,充分動用你的嗅覺,如果嗅到潮溼的味道或者泥土混合著青草的溼潤氣息,就循著氣味去尋找。

學會通過動物及昆蟲來尋找水源。如果附近有動物的行蹤,便可順著動物的行蹤去尋找了水源了。像蚊子通常喜歡在水面聚成團來回飛行。一些軟體動物和地表的昆蟲的巢穴和聚居處通常是泥土溼潤,地下水埋藏豐富之處,也可留意尋找。

運用地理地貌常識尋找水源。如果能夠充分的研究地圖與勘察地形,不難在接近稜線的地方找到水源。尤其在長滿植物的山峰上,沿著沼澤走,一定可以找到水源。冬季下雪量多的地方,即使到了仲夏時分,稜線上仍然留有殘雪。稜線下方滴下來的水是生津止渴的好東西。露營時,萬一找不到可以補充水源的地方,這就是最佳的水源。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收集地表水

河流,小溪,巖縫裡流出的山泉等之類的水源。如果找到此類水源,一定不能貿然飲用,首先要判斷水源是否受到汙染。一些礦物有毒可能會汙染水源,辨別的辦法就是觀察水底的岩石,看看是否呈現異樣鮮豔的顏色,如果水裡沒有任何魚類及水生動植物,也是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還可以通過觀察水的顏色和聞水是否有異味。如果判斷無毒,在飲用前一定還要記得消毒,這就要求我們要攜帶消毒片,明礬等消毒用的物品了。如果時間和條件允許,最好是把水煮沸再飲用。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雨水收集:下雨時,在大的樹幹上挖一孔,插入竹筒,雨水及沿此筒聚流,底部以容器盛接即可。如無利器挖孔,可用長布條沿樹幹纏繞,約留尺許於容器內,雨水即沿雨布條引入。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露水收集:利用金屬板,夜間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結成時收集之。或可用收集:在地上挖一直徑三尺左右的淺坑,在坑內正中間放置一個容器(杯子或水壺),其上鋪一塑料袋(或紙張、帆布、衣料、山芋葉等品)代再用石頭在上面上壓著使帆布向下形成V字形,使其正對著容器口,則帆布上面露水沿石頭而下積聚於帆布內,帆布反面由坑內地表或地下植被蒸發的水分沿帆布下流,滴入容器中,次日去除石頭,帆布上面的水消毒即可飲用,容器中水可直接飲用。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從植物上取水

從樹幹取水。如果遇到乾燥的氣候或天氣,沒有雨水或露水收集,就要學會在植物上取水。凡枝繁葉茂的,樹葉闊大的粗壯喬木等木本植物的樹幹中都蘊藏豐富的水分,只須在樹上鑿開洞即可獲得水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黃昏之後樹內才有水。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水藤是含水量很高的植物,主要分佈於海拔八百米以下溪畔,潮溼地帶。將其莖割切一段,即有水泊泊流出,待流盡後,在約其上約一尺年切割一段,水再源源流出。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仙人掌類植物也是含水甚豐,切去頂部,汁液即自切口流出,然後搗碎果殼果果肉以吸管吸取汁漿。但如發現其汁液為乳白色時,則切勿飲用,因可能有毒性。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野生蔗只要在樹幹上挖洞,水則流出。亦可砍去枝葉,以切口對嘴飲之,為其味生澀,但如無其它方法,則野生蕉亦為最佳植物代用水。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粗大的竹類、麻竹、桂竹、孟宗竹等,莖均含少許水份,幹裁之竹莖內含更多量水份,趁其雨後採取方便,唯須注意筒內水否清潔。

戶外如何尋找水源

注意事項

​戶外一定要注意飲水安全,能過濾和消毒最好。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