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作為新月詩派的代表,體現“三美”的詩歌創作理論。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這一課的學習。
工具/原料
高一語文必修一
必修一語文輔導資料
方法/步驟
課文解題:康橋即英國的劍橋,是徐志犘留學英國時的母校,在這裡他遇到了一生傾慕的對象---林徽因,遇到大文豪泰戈爾,找到了他人生的價值。即對“愛,自由,美”為中心的人生的追求。所以,他對康橋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以至於他第二次來到這裡,寫下了這首詩歌,抒發他對康橋的眷戀、熱愛、不捨之情。
作家、作品:徐志犘,天才型的詩人、學者。早年留學英國。他的作品體現了新月詩派的詩歌創作理論,即詩歌創作應遵循“三美”理論: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這是聞一多先生在詩論中提出來的。
音樂美:體現在詩歌的押韻如第一節中押ang、清閒優美的節奏;建築美:體現在詩句節的勻稱和句的錯落有致;繪畫美:體現在詩中出現的多姿多彩的畫面美如榆柳、星輝、虹、夕陽等
方法/步驟2
意象和情感:通過康橋的景物如榆柳等,構成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的喜愛、眷戀和不捨的情感。
注意事項
新月詩派和現代詩派的區別
詩歌三美創作理論